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会计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公允价值计量的革新

  • 投稿石欣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193次
  • 评分4
  • 65
  • 0

唐宇 刘芯瑞 刘颖然

摘要:财政部在2014年1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新准则。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即公允价值层次、公允价值披露、估值技术应用来阐述新准则带来的变革。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公允价值计量;输入值;估值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和会计环境的变迁,历史成本作为长期使用的计量属性其弊端日益显现出来。我国也已经意识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大势所趋。新准则从相关资产或负债、市场参与者、有序交易和市场、公允价值初始计量、估值技术、公允价值层次、公允价值披露等多个方面,就公允价值确认和计量进行了规定,提高了公允价值计量的系统性和相关性。

公允价值披露是会计信息相关性的最终体现,而公允价值层次、估值技术决定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本文将对公允价值层次、公允价值披露和估值技术的应用这三个方面对《企业会计准则第39 号———公允价值计量》进行解读和剖析,并得出相关研究结论。

一、公允价值的层次

第一层次输入值来源于活跃市场中取得的未经调整的报价,为公允价值的计量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据,最能够准确代表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但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对活跃市场的公开报价进行调整:

例如,某公司持有大量的类似债券,但是在计量日难以获取其持有的每一种债券的相关价格信息。这时可以采用部分可以确定价格信息的债券报价来确定其他类似债券的公允价值,但是其计量结果不再属于第一层次的公允价值,相关性有所下降。

又如,在证券交易市场闭市与计量日期间,若发生了特殊公告、买卖双方直接交易、经纪人交易等重大事项,这时的市场报价可靠性不高,应对公开报价进行调整。企业应当制定相应会计政策与标准来识别哪些是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重大事项,并持续地应用,保持一致性原则。所以如果发生了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重大事件,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公允价值计量,导致活跃市场的报价不能代表计量日的公允价值,准则规定公允价值计量应当划入较低层次。

另外,如果使用了不可观察输入值对可观察输入值进行调整,并且该调整引起了相关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计量结果显著变化,则公允价值计量结果应当划入第三层次。

企业应该注意,公允价值计量结果所属的层次,应符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由对公允价值计量整体而言重要输入值的最低所属层次所决定。在判断输入值的重要性时,应当考虑公允价值计量本身,而不是公允价值的变动以及这些变动的会计处理。应当充分考虑相关资产或负债的特征并结合最新市场信息。

二、公允价值的披露

准则规定,“根据公允价值计量所使用的不同层次输入值将公允价值划分为三个层次,并适用于不同的披露要求,以增强公允价值披露的相关性和可比性。”

(一)第一、二层次公允价值计量信息披露

对于持续和非持续的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应当披露第一、二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所属项目以及其金额。在第二层次公允价值计量信息的披露中,还应涉及使用的估值技术和输入值的描述性信息。当变更估值技术时,要求披露这一变更以及变更原因。

(二)第三层次公允价值计量信息披露

由于企业在活跃市场中得不到有效的市场信息,在允许使用企业内部数据的基础上,财务人员可能为了服务于某种目的,遵循管理层的偏好而不是满足相关性的需求来采取特定估值技术。并且不可观察输入值的假设存在不确定性风险,特定的估值技术需要完善的市场经济为前提,但现实条件与假设相差较远,上述都会造成公允价值计量的不准确。

所以,对于第三层次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应当更加细化地披露,以充分反映第三层次公允价值计量涉及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以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企业在公允价值计量中所作的所有重大判断和假设。

三、估值技术的应用

企业应当使用当前适用并且可获取足够充分信息的估值技术。存在相关资产或负债活跃市场报价的,选择未经调整的第一层次输入值作为公允价值;否则,需要用估值技术进行调整。准则中所涉及的估值技术有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

市场法作为估值技术中最具权威的估值方法,其弊端和优势相辅相成。结合市场报价和可比对象使得结论相关性较高,但企业可通过调整可比样本数据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结果,从而实现利润操纵。收益法将未来金额转换成现值,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期,体现了资产的本质。成本法从投入的角度进行估价,结合贬值情况以及当前市场物价指数综合分析资产的重置价值,解决了未来收益不能确定的资产估价问题。准则中并未规定应当优先使用何种估值技术,三种估值技术的结合应用为公允价值计量结果的合理性和相关性提供了一定的保障,降低了企业估值较大偏差的风险。

四、研究结论

会计实务界相比于理论界保持了更为谨慎的原则。事实上,市场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企业并不多见。并且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成熟、新准则实施的时间较短而缺少示范性、公允价值计量本身存在的难度与风险、难以准确地划分公允价值层次,以及第三层次公允价值因使用了不可观测输入值而引起了报表使用者对其可靠程度的质疑等等一系列原因,使企业避而为之。

因此,在公允价值层次方面,企业应当认识到公允价值计量结果所属的层次取决于估值技术的输入值,而不是估值技术本身。企业在划分公允价值层次的时候,要重点关注对公允价值计量整体而言重要的输入值所属的最低层次。

估值技术应用的准确性和公允价值的层次直接决定了公允价值的披露。一般来讲,估计和虚拟程度会影响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需要通过不同程度的披露来弥补。因此,使用的重要输入值越不可观察,公允价值层次越高,虚拟程度也越高,就越需要更加详细的披露。尤其对于第三层次公允价值,由于本身的模糊性与不可确定性,需要披露更多的计量使用的估值技术和相关程序等信息,来消除报表使用者对其可靠程度的质疑,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3]陈美华.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