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会计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浅析

  • 投稿周习
  • 更新时间2015-09-12
  • 阅读量367次
  • 评分4
  • 98
  • 0

杨媚

摘要: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是以优化高校资源配置为最终目的一种绩效评价体系,并且结合预算编制对资金的分配、使用、决算进行全方位管理的过程。这种科学的评价体系不仅能够提高资源配置、促进高校良好发展,更是适应我国宏观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相关基础理论,探讨了预算绩效评价的具体方法和指标的筛选,并针对目前高校预算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预算; 绩效; 指标评价; 高校

一、高校预算绩效评价基础理论

(一)一致性理论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是以绩效为核心结合预算管理,将优化高校资源配置为最终目的的一种评价体系。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首先要满足系统目标、评价指标和评价目的的一致性。首先,指标与目标的一致性能够保证绩效评价与系统目标相联系,即评价指标的内容能够反映评价体系的最终目标,对于实现目标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评价指标还必须能够全面的反映目标的各个方面,做到指标的具体化和详细化。其次,我们要做到指标与目的的一致性。评价指标作为系统中的考核因子,能够具体衡量系统中变量的变化情况。基于评价目的的变动,评价指标也必须随之变动,从而更好地衡量系统的要求和目的。最后,目的与目标的一致性要求我们做到系统目标和评价目的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来保证绩效评价工作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根据一致性原理,评价指标、系统目标和评价目的三者的一致性保证了系统中所有活动都由系统的目标而决定,并且评价的目的以系统目标为中心,评价指标具体反映系统目标从而实现高效预算评价的预期效果,实现高校资源优化配置。

(二)绩效评价原则

在绩效评价体系中,各高校根据预算管理目标执行相关活动后系统对各部门预算完成情况以及预算完成效果进行考核。在考核过程中,我们不但要注意预算目标的完成情况,同时还要关注高校基于预算执行后部门的发展情况。我们既要避免一味的追求快速发展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也不能为了完成预算目标而大幅度减慢部门发展速度。因此,高校预算绩效评价要遵循以下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财务绩效评级体系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被评价部门和被评价者往往为了追求短期评价效果而忽视长远发展。为了避免盲目的追求短期评价效果,评级体系制定者需要从长远角度出发,优化评价体系发挥其导向作用,推动高校长期可持续发展。

2.可比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要求评价体系中的指标在设计中要具有动态可比性。在横向和纵向发展中具有动态可观性。在空间范围内,同一指标在不同时期以及在同一时期不同预算主体之间都能进行衡量与评价,从而使体系具有全方位的评价效果。可操作性需要考虑系统客观条件以及预算管理的最终目标,便于绩效评价体系在操作过程中能够及时获取有效合理数据,同时能够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准确的操作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高校预算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可以分为主观方法和客观方法。主观方法以主观人为因素为衡量重点,根据长期经营确定指标结构和指标过程,而客观方法则是以具体数据为主,进行分析统计与比较得出客观结论。基于这两种方法的各自特点,我们在构建评价体系时要注意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发挥其优点避免其缺点从而做到客观有效的评价效果。

(一)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

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是以整体战略目标为出发点,将组织的最终目标分割为有内部逻辑联系的若干层次,从而将组织的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实现了稳定发展与快速发展的平衡状态。高校作为非盈利性组织与一般企业存在差异性,其产出的多样性和特殊性不能像单纯的商品一样可以找到简单的衡量标准。高校人才培养、科研成果以及学科发展等都对评价体系的构建增加了难度,平衡计分卡体系的多角度衡量恰好克服了这一困难。从宏观角度看,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是一个以组织战略目标为中心的网状体系,它克服了单纯以财务评价指标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缺点,从四个不同角度出发,包括了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以及财务指标来全面评价预算管理的完成情况,对于高校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二)关键绩效指标评价体系

关键指标评价体系相比于平衡计分卡体系强调了推动组织快速健康发展的绩效驱动因素,将网状的平铺绩效体系集中为立体有深度的评价体系。它将评价重点放在组织绩效的关键节点,其绩效指标一般具有五大特征:明确性、可度量性、可行性、现实性和实效性。其明确性特征强调了指标的独立性和重要性,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能够具体准确的对被评价组织做出合理评估和判断。这种方法将评价过程更加具体化和详尽化,能够在众多评价指标中抓住重点,实现高效合理的评价效果。

基于评价体系的多样性和高校组织的特殊性,我们可以将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平衡计分卡体系与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相结合,从整体出发,由全面的网状结构具体到关键推动因素,在每个层次上抓住关键点,以客观数据和历史经验为依据清晰准确的作出绩效评价,更好的完成高校预算管理的目标。

三、高校预算评价指标的筛选

(一)教学绩效指标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其主要工作集中在教学阶段,学校有关教学工作的硬件以及软件设施与学生的配比情况应该是绩效评价的重点。从平衡计分卡的网状思维方式来考虑,我们可以选取与教学工作相关的投入与产出指标来衡量其工作效果。1、与投入相关指标:教师人数与学生人数比、学生人均设备费用以及人员经费占总支出的比重。教师人数与学生人数比率能够反映每个学生占用教师资源的情况,从而反映学校对学生教育资源的投入情况。相似的学生人均设备费用也是反映了学生对于硬件设备的占用情况。2、与产出相关指标:毕业生合格率、教育事业收入年增长率。一般来说,教学质量越高的院校,其毕业生合格率也更高。同时,持续的教育事业年增长率也说明了其办学质量的提高。

(二)科研成果指标

科研绩效不但能够反映一所高校的师资力量和学生素质的水平,更能够反映其在科研领域的影响力与作用。因此,我们以科研成果为主要绩效评价依据来反映高校科研预算管理水平。其主要指标有:教师人均科研经费和科研成果年收益率。

(三)财务发展指标

衡量高校财务发展指标时,评价系统需要更加注重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基于长期稳定的财务目标管理,高校面对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来保持组织的稳定发展,在保证收支平衡的同时找到突破点,实现资金的高效利用。基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要求,高校组织需要在财务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需要从预算完成情况、财务稳定情况和资金使用率这三方面来衡量高校的财务指标。具体来说,预算方面的指标有:收入预算完成情况和支出预算完成情况;财务稳定性的指标有:高校资产负债率;资金使用方面的指标有:经费自给率和自筹经费年增长率。

(四)资源配置指标

优化资源配置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目的,体现了国家对于资源利用的重视。高校组织需要在有限的资源占有情况下提高其使用效率,这也是资源有限理论的基本要求。由于无形资源的具体量化难道较大,我们在绩效评价体系中以有形资源配置指标为主,主要有:学生人均总资产值和房屋使用效率。

四、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一)建立相关法律和制度保障体系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是在公共财政体系下的评价机制,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能够加快预算管理体制的建设速度并且增强高校管理者的科学管理理念。健全的社会制度体系能够从国家的角度以法律的手段强化高校预算的管理工作和预算绩效评价的进程,从根本上加上预算绩效评价的发展速度,促使资源合理优化配置。

(二)建立全方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要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全面结合的管理监督机制。事前要做到对预算的合理编制、决策和掌握,与评价体系目标最接近的预算制定。事中要求对预算的执行和调整能够做出及时的回应。事后部分作为决算审查阶段要求管理者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持和必要的操作平台。在这三个阶段,绩效评价将贯穿整个支出收入预算周期,在预算编制、执行、决算三个环节有机结合发挥重要作用,使预算管理达到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三)建立高校预算绩效评价委员会

我国目前大部分预算绩效评价管理都是由高校人员兼任,而相比于西方国家的独立任命,这种组织管理体系缺乏专业性,因此高校应该建立单独的预算绩效评价委员会。在专制人员的管理下,委员会有权力进行预算的合理编制和执行,并且在绩效评价时避免了兼职人员自身因素的影响,能够更加客观地完成绩效评价,同时专职人员有更多的精力做好相关工作,从而推进高校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有效执行。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克友.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的应用分析[J]. 企业经济,2007,10:178-180.

[2]王宏鑫.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06:20-26.

[3]陈雪珍.高校预算执行绩效评价体系探析[J].现在经济信息,2010,08:26-27.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