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会计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议我国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 投稿悠理
  • 更新时间2017-11-04
  • 阅读量421次
  • 评分4
  • 75
  • 0
摘要:土地整理是多学科的,因不同社会制度和国家的不同,土地整理的概念也有所不同。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和地理的多样性,需要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结构以及现有资源重新分配,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强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但会因受到经济、技术以及思维意识的限制,而影响到土地整理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本文对我国土地整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土地整理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土地整理;问题;对策

土地资源是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来自于农民大多数的经济收入和生活必需品。建设社会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土地整理对国家的发展具有主义新农村,土地整理是综合性、全方位的土地建设活重要的作用,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手段,既能够动,集田、水、路、林、村于一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两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加土地者具体实践中互相促进,目标大体一致,按照要求全方位利用效益,又能够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土地供给土地建设成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生产发展、生活宽能力,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土地裕”的方向建设。开展土地整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理是一个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计划,同时当务之急,土地整理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功不可没。还需要防止土壤退化对后代产生恶性循环影响,清除妨二、当前我国土地整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碍土地利用的障碍物,积极改善生态条件,防止土地性能(一)土地整理质量不高。耕地保护“重量不重质”的下降。土地整理已经给原本的系统带来了干扰,在实际的表现是我国土地整理质量不高存在的主要原因。我国土操作中,就是将负面效应降到最低,以保证实现最大的生地整理起步较晚,土地整理具有盲目性,国家已经将耕地态效益。数量保护作为土地整理的核心目标。如土地整理后虽然

一、我国土地整理的现实意义耕地面积增加了,土地大多用于耕地,但土地的生产率却

(一)土地整理可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具有没有提高。土地整理是保护耕地的有效措施,实现耕地总十几亿人口的农业大国,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大较大,农村量动态平衡的重要途径,但土地整理的目标不是增加耕剩余劳动力大量剩余,约有 1.2亿 -1.5亿人,当前政府而地。在我国土地整理中,有些地方片面强调数量而忽略农临的最大难题之一就是如何消化数量如此庞大的剩余劳地开发质量,为了达到国家的要求,甚至将农地整理理解动力。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劳动力总量仍在持为开垦荒地,是对农地整理内涵的偏离,也是土地整理质续稳定增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涌向城市。而随量较低、效益低下的直接原因。着近几年全球经济下滑,我国要发展经济、实现小康水平(二)土地规划管理碎片化。即便有国土资源部统一就需要解决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而土地整理进行指挥,我国土地规划管理仍然缺乏协调一致的政策。正好需要大量劳动力,能够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解决农村各部门间由于缺乏必要的联络,我国土地整理活动中的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保证了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和可一些规划的制定、实施缺乏全局性的考虑。重复规划建设持续发展。的问题的存在,对于地方土地整理而言,会直接导致土地

(二)土地整理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环境。土地整利用成本增加,土地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理主要是进行水利设施配置、道路的建设,改变农业基础(三)土地所有权不明晰。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土地制设施不配套的土地,有助于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进行渠度历经变迁,当前土地整理却无法估计到各方面的要求,道合理布局和硬化,进行水利设施配置、道路的建设,扩相当一部分为土地所有权不明确。土地会带来增值收益,大农业生产规模,降低农田灌水排水能耗。土地整理后可土地所有权涉及到土地产权人的根本利益,许多人对土以大大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地经过长期承包以后,很容易将土地看成是自家财产,在水平,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增加耕地数量,进行土地整理时可能会引起纠纷,一些矛盾在土地所有提高土地质量,实现农业增产增效。者之间激化,协调起来比较困难,还有可能造成冲突。并

(三)土地整理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人且根据法律,农村以及郊区的土地资源则属于农村集体,口比例占具了我国的近七成,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有但农民往往不具有相关的法律意识,对这一集体的概念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据测算,农民手中的土地特别是耕地仍不明晰,当土地整理完成后,产权人的合法权益被漠视,对各自取得权利义务理解不一致,农民不能保护自己合法权益。

三、土地整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政策宣传。以群众为基础是土地整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只有引导群众积极的参与土地整理工作,并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土地整理工作效率才能够得到提高。因为对政策了解的不够透彻,所以群众的参与程度不高,相关部门应该与地方政府联合让群众深刻的了解土地整理工作,积极的向群众开展宣传工作,进行详细的讲解,让群众明白土地整理工作能够为自身带来的经济利益,而且国家还给与一定的技术支持和政策扶持,并且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激励机制。群众只有真正明白土地整理的内涵,知悉土地整理与自身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才有参与到土地整理工作的积极性,土地整理工作才能够顺利开展。

(二)阳光透明操作,让群众满意。在实际操作中,群众最对土地整理关注的是否公开透明,对这一项政策性、原则性、规范性很强的工作,国家应土地整理项目与建设目标向群众交底,对有关政策向群众交底,将特别是向群众公开房屋搬迁补偿,在测定房屋面积、结构及陈设分等定级等敏感工作,应邀请群众代表参与让群众放心,避免暗箱操作,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登记和公示。在资金管理和工程招标方面,置于纪检、监察部门及群众阳光透明的监督之下,严格遵守规则不越位,强化监督管理事前、事中、事后项目,对容易产生腐败的环节,主管部门应主动杜绝。使土地整理为构建社会主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为民造福。

(三)政策制定。进一步健全政策制定体系,政策制定的部门需要为政策的执行准备好充分的发展条件。土地整理政策的实行中,要切实考虑到本地区内各利益主体相关系,土地资源管理规划部门要明晰产权,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着重处理和利益纠纷。

(四)明确产权归属。由于我国的土地管理没有一个统一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明确的规定,虽然进行过多次变革,但在开展土地整理工作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对土地的所有权存在一定的歧义。土地管理部门应该与当地政府协调商榷,与群众进行沟通,更好的配合土地整理工作的开展。为了不触及各方的利益,需要明确土地的所有权,避免正面冲突,友好协商解决这也是我国进行土地整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金晓斌,周寅康,李学瑞,徐国鑫.中部土地整理区土地整理投入产出效率评价[J].地理研究,2011,7,15.

[2]王军,李正,白中科,鞠正山,王国茹.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农业工程学报,2011,5,15.

(作者单位:光山县国土资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