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行政管理毕业论文范文,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新常态下吉林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若干思考

  • 投稿首席
  • 更新时间2015-10-22
  • 阅读量542次
  • 评分4
  • 62
  • 0

闫勋才

(中共敦化市委党校,吉林 敦化 133700)

摘 要:当前,吉林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在投资驱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区域协调发展、驱动创新、新兴业态、现代农业等方面呈现出了较快的发展态势,提升速度比较明显,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产业聚集度不高、空间布局不够优化、创新能力不足、品牌意识不强、新兴业态发展缓慢等问题。本文认为,新常态下,如何克服不利因素,扭转被动局面,创造新的生机,实现调结构、促转型、稳增长,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关 键 词:吉林省;转型升级;经济结构;新常态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07(2015)05-0043-07

收稿日期:2015-03-16

作者简介:闫勋才(1965—),男,吉林敦化人,中共敦化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一、吉林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发展的趋势

(一)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投资驱动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项目建设是促进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是提升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载体。新常态下,吉林省各地科学谋划,创新理念,依据省情,采取有效措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14年,全省新建项目完成投资额4410.04亿元,同比增长23.2%。[1]通化市开工项目119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50个,10亿元以上项目30个,新上项目、工业项目比重分别达到83%和62%。[2]延边州开工项目86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47个,10亿元以上项目45个。[3]四平市新续建亿元以上项目281个,10亿元以上项目26个。[4]吉林市开工项目350项,新落地项目到位资金260亿元。[5]白城市开工项目264个,亿元以上项目达134个。[6]长春市超亿元的项目630个。松原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715亿元。[7]白山市项目开复工500个,完成投资460亿元。[8]长白山管区开工项目66个,完成投资36.6亿元。[9]这些项目的开工建设,为加快推进吉林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赢得了机遇,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增添了动力。

(二)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服务业呈现强劲发展态势

⒈块状促动。吉林省的城镇化建设可以划分为四块,以长吉两市辐射四平、辽源、松原为首块,其它三块为通化、白山为一体的通白城镇群,以白城为主的西部城镇群,以延龙图为主的图们江城镇群。2014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98.7万人。[10]新增就业人数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大多数都在服务行业就业,新型城镇化建设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的发展又吸纳了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⒉网状拉动。2014年,吉林省出台了《吉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明确提出构建以“一群三组团”为主体、以“两轴一环”城镇轴带为骨架、以节点城市为支撑、以重点小城镇为补充的吉林省新型城镇化格局。新常态下,长吉一体化的两市外溢效应已初步显现。长吉北线城市经济产业带、长吉南线绿色休闲与现代农业产业带、长吉南部生态旅游产业带这三大产业带已经迅速集聚了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电子软件、休闲农业、生态旅游、健康食品、新材料等产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优势,对周边乡镇产生了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城市功能和产业外溢效应得到了充分释放。此外,县域发展除了寻求自身突破外,都在加快小城镇建设,特别是在重点培育县域重点中心乡镇,提升其综合实力,创新管理体制,强化产业支撑等方面成效尤为明显,增强了中心乡镇的承载功能。

⒊制度撬动。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上,吉林省加大了政策调整力度,在户籍管理、社会保障、土地管理、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等方面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全力解决农民进城后面临的诸多突出问题,初步形成了推进城镇化的政策体系。

(三)以区域协调发展为主导,带状经济呈现快速提升态势

新常态下,吉林省委、省政府做出了有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吉林东部建设绿色转型发展区,在中部建设创新核心区,在西部建设生态经济发展区。

在东部,延边自治州依托长白山,以绿色经济为主题,在中医药、矿泉水、绿色食品、健康保健、生态旅游等产业上加大引资招商力度,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白山市突出发展硅藻土新材料、矿泉水、人参精深加工、旅游度假等产业, 构建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产业支撑。通化市重点发展农产品开发、生物制药、中医药、葡萄酒、绿色食品等绿色产业,实现经济绿色转型。

在中部,长春市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战略,稳步推进科技改革。2014年,全市建立了协同创新试验点20个,36家高水平研发机构落户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新增的33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关键技术120项,实现104项科技成果就地产业化,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达到25.7%。新增的68户科技型“小巨人”企业,[11]在长春市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了强大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吉林市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博硕工作站,与大中专院校合作建立了一批实验室,通过科技创新增强企业内生动力。辽源市和四平市创新体制机制,引进优质项目,立足现实,谋划长远。

在西部,白城市和松原市以生态经济为主线,在水利设施、沙化治理、新能源、农产品深加工、畜牧业、杂粮加工等项目上加快脚步,向生态要红利,成效显著。

(四)以驱动创新为载体,企业转型呈现跨越升级态势

自2009年起,吉林省启动“双十工程”,每年支持10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10个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这一举措使大批企业受惠,激发了企业的研发热情,提升了产品创新升级能力。2014年12月11日,吉林省出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股权和分红奖励的若干规定》,对在科技成果研发及成果转化中贡献突出的人员或团队实施股权和分红奖励。这一政策对于促进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成果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激励作用。

此外,为加快创新基地建设,吉林省先后组建了一汽集团院士工作站、辽源四环汽车零部件院士工作站等9个院士工作站,批准了9家国家级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成立了围绕镁、人参、动漫、汽车内饰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了汽车零部件、农作物育种、医药等公共研发中心,认定了4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2]

(五)以新兴业态为支撑,区域经济呈现后发优势

2014年,吉林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旅游支柱产业的意见》和《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了新兴业态的发展。旅游业开发出森林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休闲农业、温泉度假旅游等新兴业态,信息服务业开发出云计算、软件外包、智慧城市、宽带中国、信息消费等新兴业态,围绕长白山开发的人参健康科技产业也正在快速发展。

(六)以转变发展方式为统领,农业经济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2014年,吉林省粮食产量达到706.56亿斤,是2001年的一倍,[13]实现了十四连丰,书写了吉林省农业的新辉煌。目前,全省已有农产品加工国家级龙头企业47户,省级龙头企业494户。[14]龙头企业发挥了辐射带动功能,拉动了产业发展。同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全省有家庭农场2.5万个、农村专业合作组织4.1万个。在此基础上,吉林省坚持以科技创新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作物优良品种繁育、农作物耕种技术创新、施肥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创新等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农业废弃物的再生利用也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可以说,“智慧农业”建设的提速,助推了吉林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吉林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产业集聚度不高,“抱团效应”不强

吉林省现有60个产业集群,内含企业3383户,规模以上企业1983户。纵观吉林省产业集群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比较明显。

⒈产业集群地域分布差异明显。从产业集群分布看,长春市14个,吉林市9个,四平、通化、白山、延边各6个,辽源市5个,松原、白城各4个。[15]长春市产业基础较好,龙头产业相对较多,发展势头强劲,而吉林省西部产业集群数量较少且基础薄弱。

⒉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发展不均衡。一是规模以上企业占比不高,仅占58.6%,还有很大一部分企业规模小、产品质量难以提高,产品附加值低。二是创新能力弱,缺乏竞争力,小规模企业很多还处在仿制阶段,缺乏创新产品。三是抗风险能力不强,生存能力差,一旦出现市场波动,往往最先被淘汰出局。

⒊自有品牌少,知名品牌更少。在全省3383户企业中,能传播在外的品牌不足百个,有些还是合资或招商的注入品牌。企业缺乏品牌意识和规划,无法提升产品价值。

(二)空间布局不合理,缺乏统筹规划

新常态下,吉林省的产业发展存在着产业布局雷同问题。如:汽车零部件产业在长春市、吉林市、辽源市、四平市、白城市都有产业集群,这些围绕一汽集团的零部件产业必然会产生同业竞争。又如:虽是林业资源大省,但吉林省木制品加工企业绝大多数从事的是地板加工,产品单一,附加值低,同业竞争激烈,木制品企业仍在低层次徘徊。此外,产业集聚辐射能力不强,虽然全省已经建立了60家产业集群,但高新技术企业及金融、软件服务外包、互联网、物联网等高端服务业还比较少,全省只有三家企业进入了中国服务业500强,[16]绝大部分企业都在各自为战,没有体现出辐射带动功能。

(三)创新能力不足,高端人才匮乏

由于经济不发达,致使一些企业缺乏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专业人才,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一些专业技术人才不愿意到企业从事开发与研究工作,造成了人才的浪费。由于科技人才不足,导致一些企业严重缺乏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只能跟在别人后面吃“剩馍”。

(四)品牌意识不强,营销手段单一

品牌是企业和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实施品牌战略是吉林省加快经济转型发展迫切需要。目前,全省有中国驰名商标127件,吉林省著名商标1353件,地理标志商标41件,分别比2013年增长了27%、18%和17%。[17]尽管如此,一些支柱产业却没有驰名商标,比如在农产品中没有全国有名的大米,林产品中家居类是外省品牌的天下,守着长白山优质水资源却没有驰名的矿泉水,仅有的“泉阳泉”也是不温不火。可以说,吉林省的品牌意识还有待提高,品牌建设还急需加快。

(五)新兴业态中的新技术发展缓慢,抢抓机遇滞后

吉林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立足现实,培育和扶持新兴业态、新技术产业。目前,吉林新兴业态、新技术发展还比较缓慢,如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信息软件等产业还很少,一些相关平台更是少之又少。又如旅游业,吉林省还缺少像工业旅游、周末自驾旅游、亲子旅游等新兴旅游业态。虽然吉林省是农业大省,但创意农业也仅仅在农博会可见,像“家居农业”、“屋顶农业”、“观赏作物”等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

三、吉林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发展的对策

(一)以转型升级引擎拉动项目建设投资

吉林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资源相对匮乏,投资和项目建设仍是吉林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5年,吉林省规划了2000多个超亿元的项目,这些项目建设和投资有利于加快培育战略支撑产业,有利于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有利于促进和谐民生,对稳增长、调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吉林省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引擎。笔者认为,项目推进工作应做到“五个加快”(加快项目洽谈、加快项目审批、加快项目落地、加快项目建设、加快项目投产),使项目真正落地生根。在抓投资和项目建设过程中,还要做好以下工作:

⒈转变项目建设理念。近几年,吉林省各地的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项目建设成绩斐然,涌现出了一批好项目,带动了一批产业的发展。但也存在着眼睛“向外”不“向内”的问题,即对招商引资采取的政策、措施力度较大,对本地企业培育和扶持的政策、措施力度比较小,以至于当地很难产生有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和品牌。从吉林省的长久发展来看,这种发展理念应该进行调整,应把侧重点放在培育本地企业特别是一些重点行业上,从优惠政策、发展方向、创新技术、品牌创立、引进人才、资金引导等方面进行扶持,使当地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形成大型企业引领、中型企业支撑、中小企业快速提升跟进的发展格局。招商的重点应放在引进新技术、新兴业态上,以补充当地产业的空白。在培育本地企业与招商方面,要逐步过渡到重内轻外,重育轻招。

⒉转变规划理念。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目标,必须先制定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发展规划,通过科学规划积极稳妥地实施战略构想。不能先招商后规划,先引进再归类。政府应该制定具有方向性的规划,引导各地规范、理智地发展。应逐个论证发展培育的企业,改造提升的企业,限制淘汰的企业,明确发展目标、发展定位、发展布局、发展措施,力求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根据各地产业发展现状,明晰产业集群发展的布局,通过规划和布局实现错位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使产业集群发展更能发挥带动和聚集作用。如农业应重点布局六大基地:经济林果基地、蔬菜花卉基地、畜禽养殖基地、水产养殖基地、特产种植基地和粮食生产基地。怎样布局更科学、更有利,需要省级部门相关提前规划,按需招商,按规划发展。

(二)以创新驱动支撑结构转型升级

⒈政府要加大引导力度。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也是产业发展、园区建设的不竭源泉。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只有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才能使企业有强大的发展后劲。一方面,政府要牵线搭桥,使企业与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发挥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研优势,实施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应加大引导资金的投入力度,通过设立科技创新引导资金,形成引导机制,激励企业加快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关键技术和工艺的转型升级,围绕规模以上企业实行“一企一策”,逐户研究创新方向。

⒉引智育才。一个企业能不能走向高端,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批管理和技术人才;一个产业能不能发展壮大,也在于是否有人才支撑;一个项目能不能落地生根,还要看是否有人才护驾;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必须靠人才推动。招商引资的一项重要任务应该是招才引智。没有创新人才,就没有企业的创新能力;没有高端管理人才,就没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想实现转型升级,就必须从待遇、保障等多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留住人才。

⒊培育品牌。一是积极培育自主品牌。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没有品牌就没有价值,没有品牌就没有高端产品。可见,培育自主品牌是做大做强企业的关键。二是营销自主品牌。有了自主品牌,不等于有了知名度,不等于有了市场,还必须加大营销品牌的力度,提高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三是成立既联系政府又联系企业的品牌建设社团组织。一方面,让社团组织成为全省品牌建设的智囊团;另一方面,社团组应根据省委、省政府品牌建设战略的要求,定期开展人才培训、信息交流、政策研讨等活动,促进品牌建设快速发展。四是政府集中力量培育公共品牌,企业达到生产标准就可以使用公共品牌,这样,既有利于知名品牌的打造,又能降低企业成本,是一项双赢的策略。像吉林大米、地板块等都可以由地方政府组织打造公共品牌。

⒋围绕农业做文章。吉林省最具优势的资源是农业,最大的卖点是农副产品。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吉林要突出抓好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三个重点,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建设,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为吉林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农业驱动创新,要在农业产业化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上有实质性的突破。聚乳酸产业的快速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说明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上有相当广阔的前景,关键是发现、引导、培育和壮大。

⒌借助平台推进技术创新。一方面,借助院士工作站加强科研成果研发,借助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充分发挥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引导辐射作用,借助省内外大学、科研院所科的研力量开展战略合作并促进科研成果的就地转化;另一方面,借助“长吉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这一重要平台,加快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创新产业的聚集,使其成为吉林省创新发展新的增长极。

(三)以结构转型升级促服务业发展

吉林省要扭转“一业独大”的现状,就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因为现代服务业是吉林省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吉林省三大产业结构的比例为11.0:52.8:36.2,第一产业比重较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的比重较上年分别提升了0.1个百分点。二产业比三产业高16.6%,与全国比落后11.9%[18],与去年比又有了新的差距,说明吉林省的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要真正实现吉林省经济转型升级,就必须把焦点对准服务业,就必须把项目建设的重点放在服务业上。因此,吉林省经济转型升级要做到两手抓:一手抓工业创新,另一手抓服务业扩容增量,只有两手都硬,才能真正实现转型升级。具体来说:

⒈抓新兴产业发展。要在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电子商务、信息消费、特色旅游等产业上大做文章,让更多的新兴业态在各县市落地开花。

⒉抓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一汽、轨道交通等都需要大量的配套服务企业,因此,应使装备制造业与服务业相融合,积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⒊抓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服务业集聚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服务业发展的有效模式,要做好统筹规划,分类定型,推动督导。

⒋抓好通道建设。要抓住有利契机,加快珲春与罗津港、珲春与扎鲁比诺港、图们与清津港的海陆联运建设工作,发挥珲春到海参崴的汽运通道、珲春至马哈林诺铁路运输通道的作用。同时,加快通丹陆港建设,打通南部出海口,让口岸成为吉林省经济转型升级的新亮点。

(四)以结构转型升级为基础,挖掘消费潜力、扩大内需

扩大消费总量,实现持续消费是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新常态下,要挖掘“绿色消费”潜力,多措并举,扩大消费需求,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一是挖掘当地创新型服务消费元素,大力培育文化创意、休闲乡村游、创意农业、健康保健、家居服务、社区服务等消费市场。二是壮大商贸流通企业,发挥商业功能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三是培育当地的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模式,让更多的微型创业者加入电商大军,拉动当地的消费市场。同时,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推动城乡结构转型,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五)以政策落实保证结构转型升级

⒈打造保障平台。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打造与其相配套和相适应的保障平台。一是打造服务平台,构建信息、法律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企业融资等综合服务性平台,让企业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各种服务。二是打造专业平台,围绕不同行业、不同产业集群,建立不同产品研发、监测、转让、营销平台。目前,吉林省的专业平台和服务性平台数量少,配套不全,在功能发挥上存在短板,急需补齐。

⒉加强园区建设。一是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要不断完善公路交通网络,加快电网升级工程建设,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更加优越的投资环境。二是要把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做好跟踪服务,打造招商平台,优化招商环境,不断增强投资吸引力。

⒊加强孵化器建设。企业孵化器已经成为小微企业成长的摇篮,全民创业的助推器。目前,吉林省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34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9家。[19]这些企业孵化器多数集中在长吉两市,覆盖面窄,一些有创业愿望的人找不到适合的创业场所。此外,2014年吉林省首批认定的创业导师仅17人,与现有的孵化器不相匹配,致使各孵化器也难有长足发展。因此,应加快孵化器建设步伐,加快创业导师的培训和认定,使更多小微企业和怀揣创业梦想的人真正梦想成真。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10]2014年吉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R].

[2]2014年通化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R].

[3]2014年延边州人民政府工作报告[R].

[4]2014年四平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R].

[5]2014年吉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R].

[6]2014年白城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R].

[7]2014年松原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R].

[8]2014年白山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R].

[9]2014年长白山管委会工作报告[R].

[11]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我市部署2015年科技工作[N].长春日报,2015-02-01.

[12]重大科技项目带动产业升级[N].经济日报,2012-12-17.

[13]2014年吉林省粮食再获丰收 总产量达706.56亿斤[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2014-12-08.

[14]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收入突破4000亿[DB/OL].吉林省人民政府网,2014-01-30.

[15]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Z].内部资料, 2015-03-05.

[16]吉林省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Z].内部资料,2014-07-30.

[17]2014年吉林省工商系统中国驰名商标增至127件[DB/OL].吉林新闻网,2015-01-08.

[18]2014年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DB/OL].吉林统计信息网,2015-02-03.

[19]吉林省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DB/OL].吉林新闻网,2014-06-20.

(责任编辑:刘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