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浅谈

  • 投稿卿卿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541次
  • 评分4
  • 77
  • 0

甘肃省临潭县第一中学 马海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2-0102-01

一、积累的习惯

我国古代学者十分重视知识积累。战国时期学者荀子在《劝学》中告诫人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唐代韩愈说:“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进学解》)。宋代苏轼则主张:“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杂说》)可见积累对语文学习多么重要。从高考语文优胜者的实践来看,积累也确实重要。一位高考状元在谈到自己的语文学习经验时说:“语文学习是慢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点点滴滴的语文知识就如一粒粒的黄沙,今天积一粒,明天积一粒,就会聚沙成塔。”他的高分来自高中三年苦心经营的积累。积累也是高考应试的需要。一个高中生,必须首先做好知识积累。

积累的主要途径有四个:一是摘抄,二是背诵,三是记忆,四是训练。积累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单元积累法。就是学习一个单元之后,及时归纳本单元学习的难读字、易错字、成语典故、精彩语段等,力求精要实用;二是考点积累法。就是根据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规定的高考考点,对散见于课本、资料、试卷中的语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要注意突出重点、难点;三是易混点积累法。就是对平时训练中遇到的易混知识点、考试中出错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要着眼于辨析疑点。

积累的内容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1.积累字音、字形、词语、成语的意义和用法。一是要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的习惯;二是善于对易混字音、字形和同义的词语、成语进行搜集整理:包括教材注释中提到的字、词,分考点训练的资料中的列举的字词,综合训练试卷中出现的字词等;三是掌握词语搭配、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辨析同义词的方法。

2.积累文言实词。《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文言实词120个,其实要适应高考的需要,应该是越多越好。积累文言实词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词的古今异义。着重掌握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还有的词义转移了。如“人灾,绝食者千余家”句中,“绝食”作“断绝粮食”讲,与今天的“绝食”意义完全不同。

(2)一词多义。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

(3)词类的活用。古汉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是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

(4)偏义复词。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5)通假字。通假字是指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它,乙字是甲字的通假字。

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 通假字是高考文言实词的主要考查点,考生备考时,要针对这些考点不断的积累知识,加强训练,培养结合语境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3.积累古诗文名篇。不少人学习文言文只满足于扫清文字障碍,认为老师已讲清楚,自己也明白,这就够了。这种学习方法是极不可取的。因此,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积累。而积累的最好办法就是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记在心,文言实词的意义、虚词的运用、各种句式的变化等也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背诵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4.积累名言、警句、典故、故事、精彩篇段。积累名言、警句、典故、故事、精彩篇段,是提高语言修养和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

二、阅读的习惯

1.诵读。诵读就是有声的读书。古代人把上学叫做“读书”,可以看出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对“读”的重视程度。今天许多学生语文素养不高的根本原因就是从初中到高中一直都只重视各种模拟试题,而没有认真进行过“诵读”训练。但语文能力的形成恰恰是在诵读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教材上选的那些优秀作品,特别是要求背诵的文章,一定要认真诵读。除此之外,还要找一些文情并茂的文章反复诵读,潜移默化地提高语文素养。

2.精读。从形式上看,与诵读相比,精读是一种无声地读,即默读;从本质上看,它是伴随思考、理解、概括、转化、吸收的研究性和创造性的阅读,是更高层次地阅读。孔子讲“学而不思则罔”,对于精读来说,最关键的一条是在读中要思考,在思考中质疑,即发现问题。实际上有效阅读,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阅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3.多读。“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阅读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多读名篇佳作,读多了,视野开阔了,自然就会有比较、有鉴别,自然也就会产生较为深入的理解。如有人读了《荷塘月色》中关于月色的描写,就想起“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的朦胧,又想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恬静,觉得有那么几分相似,由是而到画面所显示的凄婉的美。

4.勤动笔。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一是要随时记下有用的知识,生字、新词、生动的语句,优美的语段,将读书与积累结合起来;二是点评阅读材料,对其内容、结构、语言、手法直至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地、独到地点评。点评式阅读是传统的阅读方法。

三、写作的习惯

1.积累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素材是作文的基础。素材的积累宜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亲身经历和体验(含自身周围环境见闻),这是极为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来源;二是学过的课文内容,这也是可观的材料库;三是课外阅读(书籍、报刊、影视等)中反映社会生活的典型材料、精彩片断、名言警句等。

2.要注意文体的选择。现在高考作文在文体上几乎对考生没有限制,但文体影响着评卷教师对一篇文章优劣的认定,所以考生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3.要注意材料的运用。引用材料宜概括,不要原文照抄。一篇文章800字,其中照抄材料200多字,评卷教师的第一感觉就是凑字数。引申材料时也不要说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材料、听到一个故事等,因为明明是给你的材料,还要说自己看到、听到,这不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吗?

4.要注意文章的模仿。文章可以借鉴、模仿,如果照抄就不行了。有的学生文句表达很有特色,但整篇文章的框架内容都是从别人那里“借”来的,得分就不高。如果材料内容是从大家都熟悉的考前辅导材料或发行量很大的杂志上“借”来的,得分起码要降一个档次。

5.要注意文章的主题不要偏离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虽然高考作文只要能够自圆其说,怎样的观点都可以,但必须有个度,这个度就是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6.要注意在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强化文句表达训练。阅卷中发现几乎90%的作文,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不同步。学生在发展等级中存在的问题基本上是缺乏深刻地思考、文采。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强化这两方面的内容。

7.要注意追求独特的构思,但不为追求而追求。独特的构思吸引人,尤其在许多模式化、公式化的文章中。独特的构思必须用丰富的内容来支撑,丰富的内容必须紧扣中心。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