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回归语文本色打造高效课堂

  • 投稿第三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627次
  • 评分4
  • 15
  • 0

◆湖北省枣阳市熊集镇中学 张国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6-0061-02

语文是工具,需要学习训练,需要运用积累;语文又是人文生活,需要有情感、有审美、有文化积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提高语言实践的能力。所以,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创设言语环境,为学生的言语表达搭建平台,通过各种语言实践让学生真正学习言语,让语文课堂回归简约、高效的本色。

一、扎实地读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也说过,“阅读教学要让学生留下语言,留下情感,留下形象。”而语言的积累,情感的积淀,形象的丰满,主要还是靠朗读,因此,课堂必须回归到以读去理解、感悟文意的传统教学方法上来,把课堂还给学生,腾出相当的时间让学生从容不迫地去主动读书,让学生在读中直接与文本对话,与作者沟通。学生书读多了,读熟了,自然会领悟文章的意思,自然会品尝到语言的“原汁原味”,达到“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境界,真正陶醉其中。

1.让学生充分地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充分地读,才能让文本中优美的语言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只有充分地读,才能让学生从作品中体验真实的感受,获得享受和熏陶;只有充分地读,才能真正品出语文之味。如教学《一夜的工作》时,笔者用饱满的情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情感之后,说:“学习这一课,同学们要想法完成一个任务,就是多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然后想想:读完课文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在这里,笔者没有提过多的问题,而是让学生谈感受、原因,而这一点需要学生反复阅读,只有读懂了,才有感受,才会说原因,而说感受、说原因,又可以从多角度、多侧面来说,所以这样引导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阅读机会,营造了更大的思考、表达空间,更大程度地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2.让学生有感情地读。叶圣陶说:“学生读书要设身处地地读,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感通。”这样学生读出感情来了,语文味也就出来了。比如,教学《一夜的工作》,笔者让学生找出课文中能表达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反复地朗读,要读得感人。这样,学生在揣摩怎样才能读好,才能读得感人这个准备活动中,已逐步感悟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设身处地、满怀激情地朗读“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能以幸福激动之情,朗读“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见过这样的总理吗?”学生和作者当时的心情达到了完美、和谐的统一,对总理的崇敬和爱戴之情很自然地从语调中倾诉出来了,从神色中流露出来了。

二、细细地品

叶圣陶说过,“我们读一篇东西,无论诗歌词曲,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把它的滋味辨出来。”是的,细细咀嚼,才能辨出味来。只有仔仔细细地品,斟词酌句,才能真正感受到作品语言的魅力,领悟到作品中许多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内在含义,触摸到文章所表达的情思。只有仔仔细细地品,咬文嚼字,才能和作者心灵相通,引起共鸣,达到“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美妙境界。

1.在比较中品味。人们常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比较、品味语言,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入地咀嚼词语,探索文本的意蕴。《冬阳 童年 骆驼队》里有这样一段对话:

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妈:“夏天他们到哪里去?”“谁?”“骆驼呀!”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

教学时,笔者先是安排分角色朗读,老师当妈妈,大家来当小英子。接着提问小英子都问了些什么,然后问道小英子还会问什么问题。最后,笔者再次与学生对话,此时,对话的最后一句变成了:“哎,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呀!”很显然地多了“呀”字。再次让学生品味这句话与课文上的“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品味,学生明白因为作为一个母亲,对孩子的问题要体现出母爱。加入‘呀’字,就显出母亲的不耐烦。从“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这又怪又爱、又恼又怜的责备里,学生悟到了母爱呵护下的童真和童趣。

2.在想象中品味。法国诗人波得莱尔指出:“没有想象力,一切功能,无论多么健康敏锐,都等于乌有。”在阅读教学中,想象是沟通学生与文本的桥梁。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有助于学生去领悟文章的深层意义。比如,教学《秋思》时,“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这里的一个“见”字,耐人寻味。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却不可见,为了突破这一难点,笔者是这样引导的:同学们想象一下作者在洛阳都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学生很快想出:作者看到了枯萎的花草,树上的落叶;作者看见了秋叶飘零;作者看见了秋叶纷纷,落红遍地……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以使树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随意在秋风处处可见,此时,“见秋风”这一难点不攻自破。笔者接着引导:作者在哪里“见秋风”?(洛阳)洛阳是个什么样的城?(洛阳曾经是个繁华的地方,唐代共有七个皇帝移都洛阳。应该是一个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地方。)洛阳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但是,张籍在洛阳城里不见繁华,只见秋风,为什么?(张籍就是因为思乡而满目凄凉,所以站在繁华的洛阳城,只见秋风。)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给予读者多么丰富的想象啊!当学到“欲作家书意万重”时,笔者问道:假如你是作者,你是阔别家乡多年的张籍,你会在家书中写些什么?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唉,离家这么多年了,不知我种的桃树、梨树长多大了,是不是每年都结果了?调皮的小明还偷王大妈的黄瓜吗?李大妈家的虎子还经常打架吗?哦,我想不会了,他现在也都是几十岁的人了呀!我儿时滚过的铁环还在吗?千万不要把它扔掉了!”……多么丰富的联想,多么纯真的想象啊。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让学生透过字词表象去品味语言,据言析事,体情明理,始终做到始于语言,实于语言,深于语言。

三、轻松地写

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合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这话道破了读与写的紧密联系。学生在学习课文中适时进行“写”的训练,不仅可以积累语言,内化语言,运用语言,而且能够升华学生情感,发挥学生想象。

1.相机写批注。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阅读批注是学生、文本对话的一种有效方式,因此,教师要把学生的阅读批注当作课堂生成的宝贵的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借助批注开展阅读交流,真正实现生本、生生、师生之间的对话。例如,教学《太阳是大家的》 时,在学生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后,笔者让学生品读体验:在课文中自己感触最深的句子旁写上自己想说的话。巡视中,发现有的学生在第一节旁这样写:“我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你看那各种形状的晚霞,它们有的像小狗,有的像马……”有的学生在第二节旁这样写:“啊,太阳真了不起!你给大地带来温暖。啊,太阳真了不起!你为人类来了光明。啊,太阳真了不起!你为人类带来了美丽……”有的学生在第三节旁这样写:“太阳啊太阳,你太辛苦了,为了给全人类带来快乐,您总是不知疲倦……”还有的学生在最后一节旁这样写:“原来别的国家的小朋友也和我们共享一个太阳。太阳,我们已经享受了一天的光明和温暖,别的国家的小朋友正在等你,你快去吧!”

由此可见,学生们把书读到心里去了,也真正体会到了诗歌描绘的意境、表达的感情。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悦,不仅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形成了独立的阅读个性,同时也获得了阅读能力的提高与品位的提升,这种阅读批注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诗意盎然,高潮迭起。

2.适时巧练笔。情动而辞发,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都洋溢着作者浓浓的情感,假如在课文情感的高潮喷发处,或是在学生的情感和作者、文本的情感产生共鸣之际,趁热打铁,设置小练笔,学生自然“情动”而“辞发”。

比如,《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当学生理解了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后,笔者是这样“趁热打铁”的:同学们,小钱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运的。茫茫的海峡隔不断骨肉亲情,也许有一天小钱会与这位台湾青年见面,小钱会怎么感谢他?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先想一想,然后写下来。有学生这样写道:“在媒体的帮助下,他们终于见面了。小钱看到他日思夜想的救命恩人, 眼里闪着泪花,激动地握着台湾青年的手,说:‘谢谢你,真是太谢谢你了!是你让我再次获得生命,谢谢……’‘不用谢,因为我们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怎么能见死不救呢?’”还有的这样写道:“大哥哥,你好!自从移植了您捐献的骨髓后,我慢慢地康复了,我又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我和我的家人万分地感谢你。此时此刻,千言万语都不能表达我的谢意。海峡可以暂时阻碍我们的来往,但是,我们的血脉亲情是时空不能割断的。”这样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不仅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使文章的内涵更加丰富,进一步升华了情感,引发了共鸣,使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洗尽铅华见本色,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充分朗读,领悟语言文字的美,感受情感的激荡,唤醒童心童真。把听说读写扎扎实实落到实处,实现语文课堂本色的回归,才能使语文课堂更加高效。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