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语文教学上的套板反应及规避

  • 投稿穆刀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432次
  • 评分4
  • 95
  • 0

李子春

贵州省西秀区旧州中学561009

【摘要】目前相当多的语文教师受教学习惯或教学定势的影响,教学中普遍地存在套板反应现象。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罔顾学生实际和个性差异,致使语文课堂愈来愈平淡俗滑,缺少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这完全背离了新课改精神。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努力摆脱套板反应的束缚,重新构建鲜活的语文课堂,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持续发展、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摆脱套板反应的束缚要求语文教师确实转变观念,敢于突破教学定势,并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只有如此,方能拓展思路、创新教法,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套板反应 教学创新 套板反应现象规避

套板反应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对文艺创作和行文态势所作的心理分析,指写作中的墨守成规、陈陈相因的心理习惯。其主要表现为内容和形式上的老一套,使作品流于平庸,破坏读者的欣赏趣味。朱光潜先生曾在《咬文嚼字》一文中对此作过精辟分析。就文艺创作而言确有此弊,当下的语文教学亦存在类似现象。不少语文教师教了几年语文,便会形成某种教学习惯或教学定势,以致教学愈来愈平淡俗滑,课堂上没有一点新奇的趣味,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上的套板反应较为普遍地存在于当下的语文教学之中,尤以教龄较长的教师最为明显。这部分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多年,确实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和成功课例,但也正是这些经验和成功课例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语文教师的教学创新和专业发展。笔者所在学校有一中年教师,工作兢兢业业,他把历年教学成功的几十个课例积攒起来作为独得之秘,不断在教学中反复使用,且不顾学生群体的实际差异。某次校际交流中该教师印发给听课教师的教学设计竟与一年前在本校所上公开课使用的教学设计雷同。就笔者所知,这种语文教学上习惯走熟路的类似套板反应并非个例。

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语文教学中起于习惯的罔顾学生实际和个性差异的套板反应现象是完全与新课改精神、理念背道而驰的,这不仅影响语文教师的教学创新和专业发展,更使得语文教学失去了原本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很难想象一个语文教师总是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套路面对不同学生教学同一篇文章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不难看出,语文教学中广泛存在的套板反应现象是语文教学的大敌。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的’唤醒’,这正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一个人的创造力诱发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教育承担着如此重大的责任,显然给每个教师提出巨大的挑战。作为语文教师要将学生的创造力诱发出来,就不能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不能不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就不能不尽量规避教学中广泛存在的套板反应。一个在语文教学中总是习惯于走老路、走熟路缺乏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的教师如何能培养得出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呢?

作为任何一个有追求的语文教师,就应该尽量规避教学中的套板反应,构建鲜活的语文课堂,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乐学、爱学、会学、学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规避教学中的套板反应呢?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语文教师必须要确实转变教育观念

目前正在实施的新课改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全新的学生观。语文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分析和理解,只能是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知,引导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只有确实转变教育观念,才能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深入研究学生,才能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语文教师必须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全面发展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从学生的角度理解他们眼中的世界,根据每个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组织教学,使师生平等对话,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师生共同探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构建民主的、开放的、生成的、整合的课堂。教师观念的真正转变有助于规避语文教学中的套板反应现象。

2.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敢于突破习惯的束缚,富有创新精神

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套板反应是由于教师受思维定势和成功课例影响,自觉不自觉地在教学中走老路。这种现象与新课改精神是背离的。语文学科所具有的特点为多角度、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提供了多种可能,许多文章本身蕴含的丰富内容本是见仁见智的,难以定于一尊。学生又是思维极其活跃的群体,巧加引导,通过相互交流,相互碰撞,就会收获许多意外的惊喜,从而使课堂变得鲜活起来。如果教师教学中一味走老路,摆脱不了习惯的束缚,缺乏创新精神,势必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家陶行知把教导学生创造看作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求教师“教后起青年运用双手与大脑去做新文明的创造者,不教他们袖起手来去做旧文明的安享者。”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角度来认识。”可见教师对此责任重大,一个缺乏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教师是难以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的。因此,我们必须敢于并勇于突破思维定势,多研究学生和教材,拓展思路,善用求异思维和逆向思维去处理教材,想人之所未想,见人之所未见,将学生带入探究创造的思维天地之中。

3.语文教师必须勤于学习,善于学习

敢于突破常规、能摆脱语文教学中套板反应现象束缚的教师必定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也正因为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所以他们思维活跃,教学方法新意迭出,倍受学生尊敬、喜欢。现在,终身学习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力学不倦,博通经史,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领域、学习最新的知识,以提高语文素养和专业素养。如果一个语文教师阅读面狭窄,学问不高,本领不强,只会照本宣科,习惯在教学中走老路,那么学生是不会有任何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的,想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进而让学生学会学习显然也是办不到的。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通过学习不断增加知识积累,使自己具备深厚广博的学科专业知识,熟悉学科教学方法,善于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特点来去拓展自己的思路、创新教法。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摆脱套板反应带来的束缚,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为学生的持续发展、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做好学生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