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投稿克里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411次
  • 评分4
  • 27
  • 0

文/邵亿锋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的力度,这是教育界的共识。在教学中系统的安排德育内容,形成系列化、螺旋上升式的教学是基础。采用形象感染,以情动人,说理引导,榜样引领,活动实践,自我教育等方式,选择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等途径进行,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语文教学;德育;策略

语文和德育的关系,在应试教育下,口号唱得高,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只是一个点缀,有之,课题光彩大增,无之,无伤大雅。因而,对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问题,语文教师都没有深入的研究。既然大家都认识到必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知”已不是问题,那就是“行”的问题了。那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呢?以下是笔者的思考。

一、系统安排德育内容

语文教材的编写通常有自己的编排思路,但是教师教学的重点是语文知识和能力。所以教师要对德育教学有整体上系统的安排和思考。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不但肩负着教学任务,更承担着育人的重任。所以首先,教师要钻研《中学德育大纲》,熟悉初中阶段学校德育的要点,根据《中学德育大纲》编制六个学期的德育教学内容系列表,高屋建瓴的做好德育内容的整体考虑。在系统研读整套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读所教学的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根据德育内容教学表,根据学生品德表现情况,有针对性、重点地编排这一段德育内容,有的放矢,针对性强的在教案中列出每篇课文德育内容的详细要点。例如朱自清《背影》中既表现出了父子间的相怜相爱的亲情,又表现出了青少年时期的朱自清当时对于父亲的自以为是的看法,让同学们反思自己对于父母的态度,培养学生对于父母亲情的感恩之情,并举一反三的指出要对家人,对朋友,对于帮助自己的人都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常怀感恩之心。

二、注重方式方法

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说服。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但是由于初中学生处于小学和高中的承上启下的阶段,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心理和生理上都处于极不稳定的时期,对于说教式的大道理比较反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仅仅强调或运用说服的方法是不行的。特别是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容易急躁,变成简单而粗暴的方式,效果很差。所以老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有的放矢的做好德育工作。

1.形象感染法。语文课文中的形象很多,这些形象完整而鲜明,《最后一课》中小弗郎士的从调皮贪玩到刻苦学习思想转变,韩麦尔先生因想到祖国的领土被普鲁士占领而痛苦的说不话站在讲台前的形象,通过生动讲述描绘、表情朗读背诵等教学手段,让这些鲜明的形象完整扎根在学生的脑海里,尊重国家标志,维护国家的尊严、荣誉;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这些初步的国家观念就会深深渗透学生的血液中。

2.以情动人法。单纯的说教容易引起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都是在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中,精选出来的,具有丰富感情因素的上乘之作,但如果语文教师只是干巴巴的照本宣科,只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听而生厌。因此,教师要用声情并茂、富于激情的教学语言和体态语言进行情景创设,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让学生沉浸在教师所营造的特定的课堂教学氛围之中来欣赏和阅读课文。领会课文中所表达的怀感,并引导起深深的共鸣,从而做到“润物细无声”的达到德育老家目标。还以《背影》一课为例,课文中儿子对父亲态度的转变,也正是很多叛逆期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情感经历,课文感人肺腑的至真至情,通过课堂教学中的情景设置,让父子间的相怜相爱感染学生,培养孩子们的亲情观念。

3.说理引导法。逻辑的力量在于丝丝入扣,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白杨礼赞》虽然是一篇状物散文,但其中品析课文的写法中蕴含的逻辑力量非常强大:作者写白杨树的生存的西北高原的原因是什么?刻画白杨树的具体形象的目的何在?篇末写楠木原因何在?师生通过讨论得出结果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学习白杨树优秀品格的过程。

4.树立榜样法。每个人在青少年时期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并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和方向,但有的青少年把影视明星或漫画人物作为偶像,有的以富二代的讲究吃穿作为榜样,作为教师要结合语文教学内容正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学生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明辨是非,走向积极健康的人生道路。例如在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文中有见义勇为惩治恶霸的模范——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不怕牺牲、迎难而上的国际主义的榜样——志愿军战士火海救朝鲜儿童,最佳谦虚奖获得者——卖油翁无他唯手熟尔,等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模仿中央电视台给道德模范撰写颁奖词,强化这些道德模范的行为。这些学习的榜样是学生自己选出来,的能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引导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5.活动实践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文教学中故事性强,不少内容可以角色扮演,这样的活动促使学生深入人物内心深处,理解人物的内心的变化这样就等于去实践了一次,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美国教师雷夫·艾斯奎斯在第56号教室里,雷夫老师就是通过让学生用排练莎士比亚的戏剧的方法来学习课本内容,从而使得高达九成的来自贫困的移民家庭的学生,由于角度扮演的需要不断地熟悉教材内容的过程中,受到教材内容的耳濡目染,使他们原来良莠不齐的品行向善良诚实的积极健康的方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6.自我教育法。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不断提高自己,努力获得良好的思想品质,使个性品质得到完善这就是自我教育。德育教育是一个从外化到内化的过程,也就是说从外因的变化到内因的实现自我提升,所以说,德育的最终目的和要达到最佳效果还是得归结于自我教育法,当然学生的自我教育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把语文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作为德育的正面或反面材料,作为德育教育的个案,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形成心灵共鸣,从而让教材内容和教师的引导的外因变成自我教育的内因,由“随风潜入夜”的点点滴滴的量变“润物细无声”的引起学生内容的质变,最终“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达到“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德育目标。

三、讲究合适途径

教育是要讲究途径的,合适的途径进行合适教育,事半功倍,不合适的途径进行教育,可能效果为零甚至负数。

1.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实践自我教育的重要方法。初中学语文教材编选的都是脍炙人口、文质兼美、具有教育意义的好作品,所以,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实践的主渠道。语文教材的德育内容不是直接表达出来而是潜藏在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在进行德育时,要结合培养能力和传授语文知识来加以渗透。首先可以用“设身处地”法。就是通过采用心理换位的方式,让学生在心理上改变角色,这样可使学生与作者、主人公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容易把对文章中的思想内容学习变成自己的体验与感受。言为心声。

还可以用“身临其境”法再造想象。把课文中作为抽象文字符号描述的事物还原,形成相应的新形象,可以增强学生置身其中的感觉,激发他们潜在的情感。还有用 “朗读体悟”法。体悟人物的思想感情,都是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2.写作教学。

作文教学也是初中语文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去观察感受大自然;了解周边人和发生的事情,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激发写作的欲望,既培养作文能力又实施德育。

日记被特级教师魏书生看成是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绝大多数写日记时学生没有了顾忌,都说真话,说心里话,这便起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课后练笔是在学习课文的同时,相机进行的习作训练。随笔形式灵活,选题自由,是学生较为喜欢的一种习作形式,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一条好途径。

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和实践。还要能够抓住适当的时机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比如重要的传统节日,教师节、重阳节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尊师重教尊老教育,特殊的日期,九一八、七七、八一五等有关抗日战争日期,教育学生不忘国耻,奋发图强。

但是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最重要的是语文教师要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品德修养高的人。一个不爱国的教师能教出爱国的学生吗?所以,语文教师不仅是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更重要的是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王艳梅.语文与德育.《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年05期

[2]赵爽.语文课堂中的德育.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第3期

[3]陈艳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学周刊》.2014年01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任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