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阅读,因“创新”而精彩

  • 投稿shya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738次
  • 评分4
  • 54
  • 0

文/倪 斌

【摘 要】何谓阅读中的创新,本人认为就是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通过自读文本,分析、收集和处理文本相关的信息,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形成独特的感悟、体验和情感,并能灵活运用的一种阅读行为。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呢?一、激发兴趣,诱发创新意识。1.抓住预习中的疑点;2.抓住文中的空白处;3.抓住互动的交流点。二、注重问题,发展创新思维。1.精心设计问题;2.自我解决疑难;3.诱发发散思维。三、正确评价,勇于创新表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阅读;创新;兴趣;问题;评价

何谓阅读中的创新,本人认为就是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通过自读文本,分析、收集和处理文本相关的信息,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形成独特的感悟、体验和情感,并能灵活运用的一种阅读行为。那如何使阅读教学中闪烁着“创新”的火花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诱发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而言,最能激发兴趣的是那些不知道而又想知道的东西,为此,我们要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悟性去挖掘文本中的教学点,引领学生一起去探究,以诱发创新意识。

1.抓住预习中的疑点

小学课文都是编者精挑细选,非常适合孩子阅读的。然而由于小孩子天性好动,静不下心来阅读。我要求孩子预习时不光要读通课文,还要想想你读懂每一个词、每一句话了吗?读不懂的地方打上“?”。这样预习,有了问题,那么盼着上课时解决的心理特急切,学习探究的兴趣自然高昂了。

2.抓住文中的空白处

把长长的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乃至一个词,是思维的浓缩;同样把一句话、一个词乃至一个标点符号读成一个画面,更是思维的拓展、创新的摇篮!我们要善于抓住与文本中心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字词,让学生品味这样的字词,以悟到文字的内涵。如此让学生亲历由“不知”到“知”的过程,哪会不感兴趣?

3.抓住互动的交流点

叶老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为此,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和文本对话,和教师对话,学生互话,多方互动,此间,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互动中感兴趣的交流点,让他们尽情地交流想法、沟通情感、品味思索,以此激发学生的发现欲、创新欲。

二、注重问题,发展创新思维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不仅能把学生的思维、注意力带到一种特定的问题情境,而且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怎样的问题是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觉得所提的问题既能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更是能够抓住学生的心思,并给学生思考的方向,答案绝不仅仅是旧知的再现,而要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这,是学生创新阅读的前提。

1.精心设计问题

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问题一个接着一个,短短的四十分钟哪容学生静心思考?没有思考,创新何来!所以作为教师,拿到一篇文章,首要做的是静下心来阅读,做深入浅出的分析,既要高瞻远瞩,设计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回答;又兼顾学情,使大多数学生能够通过积极思考来回答。只有这样,你才能看到学生那鲜活的创新阅读。

学习《第一次抱母亲》,我就文章中出现的两次抱母亲,引出了本堂课的中心问题——课题是“第一次抱母亲”,文章为什么写了两次抱母亲?接着,让学生读第一次抱母亲的句子,自然派生出一个中心问题的子问题——母亲到底是重还是轻?让学生在文中找依据。当学生认为母亲“重”的同学找了关于母亲挑重物翻山越岭那一段话时,抓住“翻山越岭”这个词,想象:这是怎样的山,怎样的岭?此时此刻,母亲手里拉的是?肩上挑的是?背上背的是?在一个个想象的场景中,母亲肩负的重担化作了一个个似曾熟悉的画面,犹如一张张照片在学生的眼前定格了,真切地感悟到了最重时只有89斤的母亲肩负的的重担。那些对语言感悟比较敏锐的学生悟到了——母亲“轻”的是“体重”,内心“看轻”自己;母亲因为“看轻”自己,所以在她心里孩子、家庭最“重”!

你看,这样的理解已经超越了文本表面的语意,更把握了文本的本质语意、社会语意!如此富有见地的阅读难道不是“创新阅读”吗?

2.自我解决疑难

创新阅读,千万不可满足于学生的问题解决就了事,课堂上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善于捕捉学生讨论时产生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往往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们在学习《大作家的小老师》的第二自然段。学生初读后,第一反映就是萧伯纳太骄傲了。这就出现了对文本的误解。我让学生静下心来,细细阅读。结果细心的一帆同学,找到了话末的“句号”,他说:“如果萧伯纳很骄傲的话,末尾会用‘!’”悟到了萧伯纳的“谦虚”。由此及彼,有学生找到了“临别时”这个词,说:“如果他很骄傲的话,会一开始就告诉小女孩的。”此时,又有学生提出:“这与第四自然段中的‘他马上意识到刚才太自夸了’这句话不是矛盾吗?”到底是“谦虚”还是“自夸”呢?随着问题探讨的深入,学生的的思维也随之活跃了起来。让学生站在了萧伯纳的角度上反省刚才的言行,悟性高的孩子一下子读到了萧伯纳不同于常人的“自律”!

学贵有疑,特别是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这可是获得新知的契机。如此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独特体验的关注,展开讨论,共同探究,能有效地激发认知冲突,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3.诱发发散思维

教材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还是学生习得各种能力的依据,是发展学生智慧的工具。为此,我们教师要发挥教材的潜在势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此诱发学生的发散思维,给学生提供创新阅读的途径。

小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特点就是敢于大胆想象。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路。学习《游园不值》这首诗,眼前浮现了“路上苍苔”“园门柴扉”“春色满园”“红杏出墙”这四个画面,其中“春色满园”是春意最浓的画面。我就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那株出墙的红杏,你是以怎样的心情出墙的?周围有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如何争奇斗艳、表现自我的?随着老师的提示,凭着已有的生活经验,孩子们置身于浓浓春意中,你是红艳艳的杏花,我是那依依的杨柳、鸣叫的鸟儿、绿茸茸的春草……园中之物“动”起来了。此时,孩子们一起跟随诗人拜访老友,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创新性地写下来,可谓水到渠成。

三、正确评价,勇于创新表述

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是阅读中“创新”行为的一种重要体现。课堂上,我们往往在为学生那创新性的见解而叫好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学生表述的指导,长此以往,学生的表述能力有退步的危险,这,得不偿失!因此,我们要注意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及时纠正表述中的问题,使学生既体验到创新阅读的自豪感,也品尝到正确表述的成功感。

如在教学《祁黄羊》时,有学生对晋悼公赞叹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这句话有异议,他认为外举解狐、内举祁午是祁黄羊的故意行为,表述理由时出现了以下几种错误的方式:1.作为一起工作的祁黄羊难道不知道解狐有病吗?他故意先选解狐。2.他的目的就是为了选自己的儿子当中军尉,让解狐主动提出自己不当,那么自然就轮到祁午了。3.所以说祁黄羊是一个有私心的人。此言一出,全教室哗然,这样的悖于原文的观点确实创新,但是,阅读教学不能因为追求超文本的阅读体验而忽视引导学生对文本价值的理解与把握。更何况,这样的表述还有语言上的问题。我立即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找出这几个问题在表述上的错误:1.中军尉这个职位关系着国家的安慰,用“选”字不当,该用“举荐”;2.上述的三个问题是站在解狐的角度来说的,我们应站在第三者的公正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讨论后,再表述时,语言就准确了。如:1.祁黄羊为什么先举荐解狐,而后举荐祁午?2.祁黄羊凭什么举荐解狐?3.祁黄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由此可见,当我们用心呵护学生那创新之举时,教师的正确评价是多么重要。在教师正确评价后,学生不仅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而且表述得清楚、完整、准确,表达能力也提高了。

阅读中学生“创新”之举的培养内涵丰厚,我仅触及了冰山一角。但是,我却欣赏到了学生阅读中因为“创新”而精彩的一面!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兆丰学校小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