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让孩子在心灵的绿地上诗意地成长

  • 投稿heal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270次
  • 评分4
  • 91
  • 0

文/陈如英

【摘要】对于多数教师来说,“问题学生”的教育确实是一个难题。有人认为,面对这些“困难学生”,即使时苦口婆心、使尽浑身解数也收效甚微。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师的良知告诉我们,决不能漠视和舍弃“问题学生”,应当千方百计地教育、转化他们。结合教育学生的实绩,本文将从“爱心”“宽容”“信任”的等角度谈谈“问题学生”转化的策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问题学生;转化策略

所谓“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在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偏离常态,并且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这类学生在班上所占比例虽小,但活动能量大,影响面广,常常妨碍班级活动的顺利开展,甚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的稳定,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本人曾经接任一个“问题学生”特多的初二班级,初二本来就是学生分化比较明显的阶段,中途接任班主任对学生和老师都是一个难题。接任该班以来对转化问题学生本人不断的尝试、不断地总结,摸索出了一些粗浅的策略和方法。

一、用真诚的爱心打开学生的心灵

热爱学生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教育若没有情感没有爱就不能称之为教育,教育如果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爱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但是教育的爱,它是一种尊重、关心、严格要求的统一。缺少尊重的爱那是扭曲的爱,缺少严格要求的爱那是溺爱,缺少关心的爱不是真正的爱。

下面我将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倪敏同学是个从小就缺少母爱的孩子,因为他的妈妈在他还没什么记忆时就离开了家,倪敏是奶奶带大的,倪的爸爸对他的教育方式单一且粗暴,从小就很少跟倪交流,更谈不上谈心,导致倪同学性情粗暴,而且各种习惯差。我接任班主任后了解了倪的家庭背景,从心底同情倪敏同学,同情他从小缺少母爱。我认为倪同学平时性情粗暴是从小缺乏母爱的体现,鉴于此我必须要多加关爱倪同学。在各科课堂上倪几乎都跟老师发生了冲突,每次这时候我都分三步做:一是尊重他,先不批评他,先让倪自己冷静冷静,后再平心静气的让其将事情的经过说出来;二是关心他,与他一起分析找出自己做的不对的地方,又一起做假设若当时能冷静一点或忍一忍就不会跟老师起冲突了;经过前两步倪的情绪已基本稳定,第三步再跟他提出一些要求,他也能欣然接受了。每次用这种方式处理倪的犯错,开始一个月倪还是隔三差五的犯同样的错。可我相信“爱”是软化“问题学生”的重要武器,爱能缩短心与心的距离。教师的爱是师生之间情感沟通最有力、最贴近的连接点。于是我平时也常找他谈心,跟他谈将来的打算,也说他与爸爸为何很少沟通,很重要的一点是缺少妈妈在旁帮衬,要想将来有个健康温馨的家庭就得从现在好好地学会待人处事等等。在校关爱倪的同时,我还坚持每周都与其父亲电话交流,知道其父对孩子缺乏正确的教育并对学校教育又存在不满,每次电话交流时总先肯定倪在校的表现或表扬近期倪在某方便的进步,再指出某些不足需要您帮助和配合使孩子有更大的进步。这样坚持了一个学期,倪同学慢慢的有所转变:上课跟科任老师的冲突少了,上课的坐像也慢慢不架起二郎腿了,跟同学间说话出口成脏也慢慢少了。

苏霍姆林斯基总结出一条十分宝贵的经验:“只有真正热爱学生的老师,才会受到学生真心实意的爱戴。”教师不但要爱“优秀生”,还要爱“后进生”,更不能歧视所谓的“问题生”以及有某些障碍的学生,一定要抛弃成见,克服偏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教师的第一要职是让学生学会爱,爱心不是教育出来的,也不是灌输出来的,爱是被唤醒的。爱的教育需要教师用自己的爱心去熏染,用真诚的爱去打开一扇扇心灵之门。

二、用博大的胸怀宽容学生的错误

我们常说要爱学生首先要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问题学生”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对老师心理上存在不信任和排斥,行为上拒绝合作,我们要揣摩他们的心理,理解他们的处境,宽容他们的缺点和问题,让他们从心底接纳你,把你当成朋友,教育转化工作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我们的宽容和理解能给做错事的学生以改过自新的勇气。再次分享倪敏的案例:进入初三后有一次课间休息,我无意间注意到倪无故擅自换了座位,当时我要求其换回位置,倪发疯似的跟我顶嘴并随手将凳子扔出很远,还随口说了很难听的脏话,我走过去想劝其到教室外单独谈避免影响其他同学上课,当我伸手拉倪的手时倪敏猛地拽住我并用另一只手掐住我的脖子,致使我接近窒息,此时来上课的老师走过来见这种场面,忙叫来正在教室外的校长,随后校长将倪拉走。我回过神后第一想法便是倪今天一定有什么不痛快的事才会掐住我的脖子,于是在校长面前我就不提倪掐我脖子的事。我先配合校长对倪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并了解到倪作出过激行为的真正原因是:近两周倪父很忙,几乎每天晚饭都没在家吃,回家时倪基本上都睡着了,而年迈的奶奶由于耳朵比较背倪说话几乎听不见,只顾自己一个劲的唠叨,这样让倪敏觉得很无助想离家出走,因此今天想找机会发泄一下。在对倪进行了解真正原因时发现倪的手上流血,了解到是他自己扔凳子时划破了手指,随即我找到几个创口贴给倪并帮他贴好,后就让其回教室。我觉得倪敏的错虽离谱,但有它必然的因素,因此我没有批评他,而是让倪冷静一周后再找他谈话,谈话前先查看了他手上的伤,再询问他刚才一周时间内爸爸是否还每天晚上很晚回家,同时表示我很理解他的处境:回家没有人可以说话交流。后给他分析爸爸这样拼命工作都是为了给你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让倪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宽容和理解。最后对倪提出要求:男子汉大丈夫敢作敢当,做错了事要勇于承认并及时改错。谈话后,倪主动书面写了认识并当面向我道歉,从此倪不再在课堂上发脾气、做的凳子不再变摇椅、值日工作也能认真做,成了我的课代表,还能积极主动收好作业及时上交。

另外,我们对问题学生的重视,能鼓励他们说出满意的答案,也能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还能让学生感到自我的存在和价值的体现。我班有好几个男生在初一时由于各方面原因,在行为上有偏差,学习上不求上进,上任班主任对他们几个持放弃的态度,而我接任班主任后,首先表现出很重视他们,时常在各种场合肯定和激励他们,在课堂上也很关注他们,每节课上都要请他们几个回答问题。慢慢地他们对我所任教的科目感兴趣了,课堂上能较认真地听课并做笔记,作业也基本能完成了。这时我抓住机会分别找他们几个谈话,谈话时请他们跟我面对面地坐并边吃水果边聊,这样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友善、关注和重视;同时请他们说出自己的困惑和要求,此时老师要学会倾听而且要完整的倾听,切忌打断他们的讲述,借此了解他们的生活哲学,对他们提出的要求要尽快的做出反应,确保使之觉得老师确实重视并感到被理解。这样做使得“问题学生”有选择和参与的机会,从而建立转化联盟。转化联盟包含4个成分:问题学生与转化工作者的情感性联系;问题学生在转化中进行有目标工作的能力;转化工作者的理解、共情;问题学生与转化工作者有彼此都同意的转化目标和任务。

三、用坚定的信任促进学生的进步

在学生发展过程中会产生某些方面的暂时的冲突与矛盾,必然会表现出一些问题行为。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存在着两面性,因此,看待问题行为也要一分为二地认识它,问题行为有它消极的一面,同时,也必然存在它的积极一面,关键是我们能否发现和有效利用它,将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或者扬长避短,冷静对待与处理问题行为,使问题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人都具有面临困难时所有解决他们自身问题需要的潜能。然而,有时人们不可自拔,这时,他们就需要他人的一些帮助。教师把“问题学生”看作是一个有着无限的自我价值的个人,不管他的局限性、行为或者他的感受是什么,他都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因此,教师要相信问题学生也有积极改变的潜力,相信问题学生有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并去挖掘和调动问题学生的闪光点和潜力,帮助问题学生自我的实现和成长。

我班有个号称“睡神”的唐杉杉 ,初一的一学年以来,到校几乎每天都趴在桌子上睡觉,不论老师和同学怎么叫他,他都沉浸在自己的睡梦中。初二我接任这个班后,找到他跟他面对面交谈,对他的问题行为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首先肯定这一行为从不影响老师和同学的教与学;再从学生到校的目的来看,整天睡觉违背一个学生的天职,从这点上来说既对不起自己的青春更对不起父母。从两方面进行分析过后,倾听了他的述说:很多科目都听不懂,作业根本就懒得写。接着我询问他最喜欢做什么,了解到他平时在家只喜欢上网聊天、打游戏之类的,又问他网上聊天时有碰到一时打不出的字没有、通常怎么处理?他说经常有,通常用拼音。借此机会对他提出一个小建议:买或借本字典没事的时候翻一翻。初步了解了唐某的情况后,跟其家长联系,建议家长每天晚上帮忙翻翻孩子的作业本;同时关注唐某,平时睡觉时轻轻推推他,轻声提醒他睡觉别着凉;平时一有进步就大张旗鼓的表扬他。在每个学期的期中和期末两次对像唐这样有进步的学生,都给与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并记入电子档案。我坚信唐能改变现状,不出所料,初三开学初以来,唐在校期间不再像以前那样睡觉了,大多数课堂上都能听老师讲课并做一些笔记,有时还能主动到语文老师处背古诗词,下课期间也能跟同学聊天时而谈论跟学习有关的问题。每当看到这种情景时,我就由衷地感慨:“人一定会转变,只是未到时候。”

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实验告诉我们,永远对学生抱着期待,就是利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特别是那些“问题学生”更需要我们付出给更多的爱心和期待,相信他们会不断进步,那么老师对他们的情感和教学行为都是积极地,就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以上是多年来在转化“问题学生”过程中不断尝试所取得的点滴策略和方法,社会在不断变化,问题学生也在不断发展,我们教育工作者对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但单靠我们教师的个人力量要真正转化这些问题学生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问题学生的形成是多元化、多因素的。家庭的第一任老师是否称职,社会是否能提供一片蓝天,学校的教育体制的局限性等等多方面都是形成问题学生的因素,只有优化德育环境,形成家庭、学校、社区教育的合力,才能减少乃至消除问题学生及问题行为。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霍丽娟.“问题学生”的成因与德育教育研究

[2]石军.诗化德育: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新视角

[3]武永江.“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新思路——基于“问题学生”的主观框架理论

[4]杨文凤,马维振.中学问题学生的成因及教育策略探析

(作者单位:浙江省长兴县水口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