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采百花酿佳蜜,留余香味无穷

  • 投稿丁丁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517次
  • 评分4
  • 85
  • 0

戴建梅

(诸城市第一初中山东诸城262200)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以工具性和人文性为主要特征的第一基础学科。它包括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即“一语四文”。初中语文以语言、文学为主兼顾其它。而语言的丰富多采,文学的包罗万象,既有一个具体的范畴,也有着深不可测的外延。根据初中学生形象思维日臻完善,抽象思维尚不够成熟的特点,我认为,要想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走出小课堂,走进大课堂,相互合作,自主探究,到大自然中去采撷灵感。这样,他们的思维才能迸发出智慧之花。

一、融入大千世界,挖掘思维潜能

语言、文学来源于生活中的每事每物。作为一个初中学生,如果对大千世界一知半解,对社会知识一窍不通,整天禁锢在学校和家庭这个小圈子里,那么,他在单纯的同时就会变得无知而又迟钝,他内在的潜能永远也得不到开发。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的同时,应带领学生走出小课堂,到外面世界去认识生活,发现问题,丰富他们的头脑,增加他们的阅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对他们潜能的开发。我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每周抽出一节语文课作为实践课,带领学生或到郊外去郊游,或深入工厂去调查,或到敬老院去帮助孤寡老人。在每次活动之后,都抽出时间来让学生谈体会,谈感受,让他们展开讨论,甚至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辩论。也可以针对活动内容出示作文题目,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了,辨别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大大提高。在写作的时候,也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班的学生才思敏捷,能言善辩。作文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可喜局面。实践证明:走出小课堂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可行之路。

二、优化课堂结构,培养创新能力

学习效果直接得益于学习意境。因此,教师尽力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意境氛围尤为重要。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进入了寻常学校。师资力量的加强,使得学校人才辈出。中老年教师的丰富经验,青年教师的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我抓住了这一机遇,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不把学生固定在一个教室里。有时,制作课件,把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让学生身临起境,在情文并茂中感受新知。有时,和其他教师进行合作,学生通过合堂的形式,教师通过合作的方式,一个大教室,可容纳一百多个学生学习;一节课,可有两三位教师执教。这样,小课堂变成大课堂,教师可以互相改进教学方法,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学生可以班与班之间展开竞争,知彼知己,在比中赶,在赶中学。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掌握初步的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竞争精神。

三、展开广泛阅读,激活学生思维

我在教学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启而不发的的现象,究其原因,不是学生不理解,而是不会表达。学生的语言太贫乏了,知识面太狭窄了。针对这种现象,我号召学生展开广泛阅读。每周至少抽一节课,把学生带到阅览室,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进行阅读,并让学生写出读书笔记;节假日,鼓励学生到书店转一转,买一些文学书籍,一个节假日至少读一本书,并写出读后感;在课堂上,我也时常给学生插入一些古典文学知识,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这样,同学们就可以尽情地遨游在鲁迅、郭沫若、茅盾、沈从文、张爱玲等名人名家创作的浩瀚的文学海洋里,也可以吟诵、赏读、品味、感悟古典诗词的无穷意韵。各极其美的艺术魅力,各臻其盛的动人风格,给同学们以全新的感受、丰富的词汇、深刻的哲理。久而久之,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思维敏捷,用词准确,语言流畅。在与人交谈时,也显得侃侃而谈,知识丰富。

四、挖掘生活真谛,进行感悟训练

由于几十年来语文教学目的的偏狭性设置,因此,阐释一篇文章的主题便成了教学的重心,于是便有了一背景、二作者、三段意、四主题、五写法的教学程序。这套过于死板僵化的教学模式受到批评后,起而代之的是所谓一课一得的单元教学法以及开篇即揭示教学目标的目标教学法。这种“一得”或“目标”尽管集中但过于笼统,缩小了学生任意发挥的空间,扼制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达不到感悟生活真谛的目的。

有一个阅读分析题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贝壳多得像星星一样的沙滩上,一个孩子提篮子捡贝壳,他想找一颗最美丽的贝壳却始终没有找到,眼看着别的孩子都捡满了篮子,那个孩子却空手而归。问: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对于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回答却令人吃惊,有的竟然回答“因为最完美的贝壳是没有的”,至此,我明白学生对这段文字的意思是理解的,但对人生的感悟还不够深刻。这从而证明了死读书是不行的,必须有一定的感悟生活的能力。

感悟能力的培养来源于对生活的品味,缺少了生活,就缺少了发现,就限制了思索,对事物的判断就不够准确。针对这一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五分钟问题答辩”的课题。每节课抽出五分钟,教师或学生提出一句名言或一个故事或一段新闻等,让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展开辩论,然后教师进行总结。久而久之,学生就能感悟到生活的真谛,懂得做人的道理,判断事物的能力也就增强了。

总之,语文课堂应该是一片广阔的天地,语文知识就像五彩斑斓的鲜花,令人目不暇及。教师应该做一只勤劳的蜜蜂,从课内走向课外,多方面到搜集知识的花粉,酿成最美、最甜的蜜,给学生以丰富的营养,让他们吃得精,吃得饱,吃的乐。只有这样,他们的潜力才能得到充分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