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装在套子里的人》研究综述和教学建议

  • 投稿Arth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515次
  • 评分4
  • 72
  • 0

谢政满

上世纪50年代以来,《装在套子里的人》一直被选人多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而且也是许多高校中文系外国文学课重点讲授的作品之一,堪称中国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本。本文将就《装在套子里的人》的研究和教学做如下综述。

一、《装在套子里的人》研究综述

传统教学和学术研究领域对主人公别里科夫的评价几乎成为定论:别里科夫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可憎、可恶、可鄙的丑恶角色。对作品的主题概括也明显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作者塑造别里科夫形象,揭露和批判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腐朽及其对人们思想的毒害性。诸如此类的分析和论断,往往偏于某一视角,不够完整和全面;没有遵循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规律,立足文本,发掘主人公形象的丰富意蕴和现实意义。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很多专家、学者、中学教师逐步摆脱了过去单一的批判视野,开始将作品主题阐释、艺术风格鉴赏和人物形象分析扩展到人性挖掘的角度,上升到理性思考的层面上来,教学探究和学术争鸣也富有了深度和广度,极具思想意义。

1.作品主题

通达小说主题的途径,自然不是唯一的,或从人物的角度,或从故事情节的角度,或从创作背景的角度……倘若把握得当,自可准确达到既定的目标。

王峙月从人物性格角度挖掘主题,认为别里科夫不仅是当时社会的牺牲品,还象征着那时是个吞灭一切新鲜事物的黑暗时期,塑造这个形象是对那个吃人社会提出的最为犀利的指控。宋寅展认为作者对别里科夫的描写,不止停留在他的滑稽可笑,尤其注重表现其丑恶的内心和虚弱的精神面貌,揭露沙皇专制统治外强中干的本质,具有典型的社会意义和艺术力量。刘雅琴认为契诃夫创作《装在套子里的人》等作品,“主要问题不在于小说主人公本身的价值是什么,他在国家和社会历史中的作用是什么,而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是如何生活的”,作者敏锐地洞察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现实生活的困境,提供了一个文学家内心深处的谜题却无法开出解密的药方。

孙绍振则从作品中特殊的外貌描写和荒诞的故事情节着笔探究文本深刻的主题。他认为文章的情节构思看似荒诞,实则是作者运用了反讽的语言和戏剧性的调侃和讽刺,这样的生活事实看似匪夷所思,却暗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生活不能没有目标,只有摆脱奴性,祛除只满足于个人幸福追求的庸俗,才能获取真正的人的自由。

有些研究者则从作者的创作个性和写作背景角度思考作品主题。吴长青认为契诃夫苦难的生活阅历与写作背景使他的作品具有了同情与怜悯的温情,独特的创作体验让他的作品立足于生命的本真,而极少带有功剩性。齐哲则认为,作品表现了作者的救世思想,作者想通过夸张的形式唤醒人们内心的善良、美好、纯真,希望人们从“套子”中走出来,永远保持思想的自由。吴秀也从作品的时代背景人手,体察到19世纪俄罗斯大革命来临前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表达了自己救世的思想和意识。

尤其值得提及的是,很多学者都注重从“套子”内涵角度着笔挖掘’主题。朱冬民认为“套子”具有多重含义,“套子”隐喻的多义性使这部小说具有丰富的意蕴和深远的现实意义。季星星认为作品中“套子”具有两个层面的内涵,从中不难看出作者对沙皇俄国制度的抨击,对反动势力的厌憎,对俄国未来新生活的向往等是非取向。孟红梅认为“套子”并非尽指“行为规范”,也非特指“沙俄的反动统治”,它更应指社会与人本身的异化,及这种异化对人的自由本性的压制,也指人与人之间互相的束缚及人的精神上的自我束缚等。

2.艺术特色

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以其思想内容的深刻和艺术技巧的精湛而享誉全球。他“扎根于俄国文学的土壤,从普希金和托尔斯泰那里借鉴朴素,从果戈理那里学习讽刺,从屠格涅夫那里体会抒情,从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感悟到‘小人物’的悲哀”。同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又独树一帜,具有其独创的特质。很多研究者都以《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例,窥豹一斑,探究契诃夫短篇小说中独特的艺术特色。

尚觉民认为幽默和讽刺是契诃夫艺术创作的主要手段之一。他认为本文作者的幽默就是通过“含泪的笑”来表达的,其讽刺的形式已不单是一种艺术表现,更是一种批判和鞭挞。契诃夫笔下的幽默和讽刺融入了深广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内容。

马卫红认为本文是象征主义与现实主义完美结合的杰作。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成功运用了象征、暗示、隐喻、对比等象征主义手法,并赋予其深广的现实内容。体悟文本的象征内涵和现实背景,无疑是解读契诃夫作品深层意义的有效途径和钥匙。

张连举、周玲和季星星都通过对《装在套子里的人》《变色龙》两文的比照阅读,探究契诃夫作品的艺术特色。张连举、周玲认为作品主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色:(1)关注日常生活和平凡人物,通过描述现实生活的琐屑碎事来揭示重大的社会问题。(2)运用了简洁、凝练的写作手法,使文章结构严整匀称、情节平中见奇,人物塑造简笔传神,语言质朴含蓄。(3)采用交织对立面的手法,蕴藏着浓烈的辩证艺术。季星星的观点与张连举、周玲基本相似,需要提及的是,季星星认为作品的人物设计极具戏剧性。契诃夫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常常采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将不同性格的人物置于冲突的地位,从而使每个人物映衬得更加鲜明。

刘建中结合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孩子们》《渴睡》等作品,对其艺术特点做了较为深入、全面的探究。他认为契诃夫小说的艺术特色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客观冷静、含蓄不露;(2)寓哭于笑,悲喜结合;(3)短小精悍,简洁凝练。

与上述研究内容类似的论文还有很多,如:常戚薇的《含泪带笑的人生悲欢:果戈理和契诃夫小说中的讽刺艺术比较——以<外套)与(套中人)为例》、安春华的《从(套中人)看契诃夫创作的现代意识》、刘书萱的《契诃夫短篇小说的“简单特色”》、谷祥云的《莫泊桑与契诃夫》等等。这里不再详述。

3.人物形象

韩法良对别里科夫形象进行重新辨析,指出了他不过是精神上被沙皇反动统治扭曲了的“小人物”,极端的利己主义使他不自觉地阻碍了社会变革,成为人们憎恶厌弃的反对者。钱志华、谢华南认为别里科夫仅仅是个教希腊文的小人物,一个连组织小家庭都没有力量的可怜虫,“他之所以成为畸形、怪人、可怜虫,甚至断送性命,正是这种旧制度、旧秩序,这种令人窒息的社会气氛毒害的结果”,“他是一个令人可憎又可悯的小职员的艺术形象”朱冬民认为:读别里科夫,要注意其社会性,更要注意其个性。别里科夫是一个具有“蜗牛”性格的人,他代表着保守主义:封闭、落后、自我欣赏、妄自尊大、畏惧新事物。他如此过度保护自己,结果只有让自己孤立起来,被社会所淘汰,毁灭自己。李海林认为:别里科夫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奴才,他从根本上丧失了人物本性,他思想上的套子实际上是丧失自我的表征。

刘长关注到了作品主人公“得病”的灵魂和孤独绝望的内心。他认为《装在套子里的人》写的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知识分子得病的灵魂设有被治愈的故事,作品凝聚了作者对人的生存及其本体命运的困惑和关注、迷惘和思考。别里科夫身上隐隐约约传达出作者作为现代人所体验到的生存的困惑、无奈和孤独。

朱立方将“别里科夫”和“全城人们”综合起来探究作品人物形象的内质。首先,他认为别里科夫只求安安稳稳地做定封建统治下的奴隶,完全泯灭了一个自由人的思想意识;“而别里科夫辖制全城的根源只能是小城顺民百姓们的自我精神奴役,是渗透于骨子里的奴性束缚了他们的要求与自由”。其次,他还深刻指出,全城人们自己的生活得过且过,对别人的生活冷眼旁观,别里科夫及全城人们噤若寒蝉的生活还源于他们“渗透于入骨子里的漠然”。

4.删节问题

小说原文入选人教版教材时经过了删减,删减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原文开头兽医伊凡·伊凡尼奇和中学教师布尔金展开闲聊的场景;(2)中间作者细致描写华连卡形象的段落、描写躺在棺材里的别里科夫神情的重要细节等;(3)结尾作者描写俄罗斯乡村夏夜的段落、伊凡·伊凡尼奇为布尔金的故事所感染而联想到自己身边的套子生活而展开的议论抒情部分等。研究者发现,这样的删节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作品原文结构是故事里套故事,“这种框套式结构由来已久,但契诃夫作品的框套式结构与传统的框套式结构大相径庭,他把第一叙事和第二叙事在主题上放到了平等的位置,两种叙事表达两个独立的主题”。李海林认为,删掉原文,就删掉了读者与故事、与别里科夫的距离,也就“删掉”了作者;作品主题就无法上升到一种对生活的诗意憧憬,对平庸的灰色生活的嘲弄和审判的高度;就无法使小说的镜头从别里科夫身上拉开,转向俄罗斯的灰色乡村和城市。孙绍振认为教材编者并不了解契诃夫,这些语段(句)透射出了作者思想探索的焦点:生活不能没有目标,“删减这些内容把小说的思想阉割了”。朱冬民认为从叙事学的角度看,删减小说的开头和结尾,往往会使中学师生很容易忽略小说的叙事结构、形象的文化意蕴、主旨的深层隐喻和象征,不利于提高学生感受和理解文本语言的能力、解读文本的能力。

刘蕾从原文中三个主要人物(布尔金、别里科夫、伊凡·伊凡尼奇)着手挖掘,探究作品深刻的意义内涵。她充分尊重小说原文结构、内容的探究成果,无疑更接近契诃夫创作这部作品时的内心世界。

二、比较有代表性的三种教法

在我视野之内,本课比较有代表性的教法主要有以下三类:

1.尊重学情,创设活动情境,实施学生问题研讨法、逐步引导教学法、专案调查探究法。

(1)学生问题研讨法。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倪成生精心设计一份学案——“阅读体验报告”,指导各学习小组展开交流;教师批阅学案后,集中学生的存疑问题,指导学生在课堂中展开讨论,阐述本组的见解。讨论交流环节中,教师明确讨论要求,师生互动,最后教师展示自己对学生问题的深入思考。7个研讨问题如下:①别里科夫怕出什么乱子?②别里科夫思想的套子是什么?他为什么怕骑自行车?③别里科夫为什么要管闲事?④别里科夫的死亡原因是什么?⑤如果没有自行车事件,别里科夫的婚事能成吗?⑥文中的“我”说,埋葬别里科夫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但谁也不愿露出愉快的表情,这是为什么?⑦别里科夫的性格是怎样的?

(2)逐步引导教学法。陈德明、刘亮生首先明确本课的教学重点:了解别里科夫形象的典型意义,了解讽刺手法的具体运用。接着展示教学步骤:阅读作品原文,了解选文删改内容;品读关键词句,解决疑难问题;运用图表理解法,探究“套子”线索与主题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结合文本具体分析讽刺手法的运用;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感受插图中的人物形象,逐步理解“套子”内涵,思考主人公婚事失败的原因,探究别里科夫形象特征和社会意义。

(3)专案调查探究法。陈晓峰首先引入打油诗《“老掌柜”难舍芭蕉扇》,导入文本分析;然后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接着重点进行立案调查,引导学生从案发背景、现场勘查、个人档案材料、有关人士采访、结案报告等角度合作探究别里科夫的死因;最后指导学生设计墓联,拓展延伸。

2.立足文本,展开深度阅读,实施“紧贴文本”教学法、“原文选文比较”阅读法。

(1)“紧贴文本”教学法。李淑慧设计五个教学环节,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鉴赏艺术手法、探究作品主题:①读漫画,初步感知幽默讽刺手法;②揭套子,欣赏漫画式的夸张,分析别里科夫性格;③看婚姻,欣赏戏剧化的情节;④找根源,挖掘套子思想形成的原因;⑤思套子,讨论别里科夫形象的普遍意义。

(2)“原文选文比较”阅读法。郑艳主张在教学中引入教材选文删改的部分内容,与原文进行比教阅读。她主张:引入文中对华连卡的三段描写;引入原文描写别里科夫决定结婚却犹豫不决,迟迟不敢向华连卡求婚的心理状态的描写语段,还原一个立体的别里科夫形象;引入原文结尾伊凡·伊凡尼奇联想到“身边套子”展开的抒情语句和呼唤自由的语句,引导学生全面理解文本深刻的主题;引入别里科夫和华连卡坐在校长太太替他俩预定的包厢间的外貌描写以及别里科夫躺在棺材中温和、愉快、高兴的神情描写,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本绝妙的讽刺艺术。

3.关注课堂生成,找准小点切入法。万安以别里科夫的“怪”为教学切口,创设了4个活动环节,每个活动环节精心设计探究问题,进行了预设教学的新尝试。这四个活动环节是:(1)研究一份奇怪的档案;(2)研究一段怪异的婚恋;(3)研究一个怪诞的死因;(4)给别里科夫拟写一个墓志铭。

三、我的两种教法

1.标题导读法。围绕课题“装在套子里的人”,我设计四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探究文本内涵:(1)探究“套子”形象特征:别里科夫的“套子”形象体现在哪些方面?作者刻画了他怎样的“套子”性格?作者是如何运用讽刺手法刻画他的“套子性格”的?(2)探究作品的“套子”形象的深层内涵:题目一“装在套子里的人”是“装”还是“被装”?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见解。(3)探究“套子”形象的典型意义:契诃夫笔下的“小人物”很多,如《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小公务员之死》中的切尔维亚科夫等,他们与别里科夫的形象特征有何异同?作者塑造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有何深意?(4)探究“套子”形象的社会意义:周围人对套中人——别里科夫的态度有何异同?有人认为周围的人也是套中人,你是否认同?

课堂教学中,我从标题人手,以标题为线索编织整个课堂流程,既注重课堂的整体性,也注重各个环节的具体落实。教学过程中,我立足文本,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语言内涵,感受文中人们的“套子”形象,鉴赏作者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探究“套子”形象的典型意义和社会意义,直接触及契诃夫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救世思想,力求引导学生读懂别里科夫,真正走入契诃夫的内心世界。

2.以“学法”定“教法”。从文体特征人手,指导学生读懂经典文本,是训练学生阅读小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实施任务驱动法,并落实在三个教学环节中。第一环节,感知全文,解读主人公形象。(1)阅读课文,有哪段哪句话你最不理解?(2)本文以什么线索贯穿全文?本文分为几个部分?(3)文章从哪些方面刻画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4)作者是如何运用幽默讽刺的语言刻画人物性格的?(5)别里科夫与《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一个小公务员之死》中的切尔维亚科夫形象特征有何异同?(6)作者塑造别里科夫人物形象有何深刻用意?第二环节,品鉴故事情节:(1)作者设置“骑自行车事件”有何用意?(2)华连卡的人物形象有何特点?请结合教材删去的有关华连卡的描写段落,比照鉴赏。(3)作者塑造华连卡姐弟形象有何用意?第三环节:品析社会环境:(1)为什么周围的人被“战战兢兢”的别里科夫辖制了十五年?(2)为什么埋葬完别里科夫后,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3)文章结尾处有两段删去的内容:俄罗斯乡村夏夜的描写段落,伊凡·伊凡尼奇联想到“身边套子”展开的抒情语句。请结合全文,谈谈这两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教学实践中,我首先研透契诃夫原文,读懂文本的深层内蕴,明确教学重难点;然后设计预习学案,发动学生质疑、思考;探究过程中,集中学生质疑的重点问题,关注课堂的有效生成,引导学生着力挖掘;解读文本时,引导学生从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描写等角度去理解、鉴赏、探究,突出层次感;在品味文本语言深层含义的基础上,随时引入相关课程资源(如契诃夫描写“小人物”的其他作品,教材选文中删去的相关内容等),进行比较阅读,体察作者塑造人物、安排情节、描写环境的独特匠心等。一言以蔽之,只有立足文本,尊重学情,关注课堂生成,突出教学重难点,才能真正实现经典文本阅读的教学价值。

①王峙月《(套中人)之别里科夫形象特点》,《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第1期。

②宋寅展《读契诃夫的(套中人)》,《语文教学与研究》1979年第3期。

③刘雅琴《忧伤——契诃夫短篇小说中的小人物生活》,《芒种》2012年第11期。

④孙绍振《挣不脱精神“套子”的悲喜剧——(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题和副主题》,《语文建设》2014年第6期。

⑤吴长青《关于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另一种解读》,《名作欣赏》2005年第5期。

⑥齐哲《从(套中人)看契诃夫的救世思想》,《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6期。

⑦吴秀《契诃夫救世思想在(套中人)中的体现》,《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第4期。

朱冬民《不能删去的开头和结尾——从叙事学角度再读(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8期。

季星星《契诃夫和他的短篇小说——兼谈(变色龙)和(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学语文教学》1998年第6期。

孟红梅《人在套中无处寻——对(装在套子里的人)“套子”及主题再认识》,《语文建设》2005年第9期。

尚觉民《以“含泪的笑”再现人生——契诃夫短篇小说幽默与讽刺的艺术特色》,《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

马卫红《(套中人)与象征主义》,《辽宁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9期。

张连举、周玲《浓郁深刻的感人力量——从(套中人)和(变色龙)看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盐城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刘建中《试论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国外文学》1983年第3期。

常戚薇《含泪带笑的人生悲欢:果戈理和契诃夫小说中的讽刺艺术比较——以(外套)与(套中人)为例》,《黑龙江杂志》2009年第9期。

安春华《从(套中人)看契诃夫创作的现代意识》,《中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刘书萱《契诃夫短篇小说的“简单特色”》,《湖南农机》2012年第9期。

谷祥云《莫泊桑与契诃夫》,《阜阳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4期。

韩法良《<套中人)新辨》,《开封师大学报》1999年第3期。

钱志华、谢华南《(装在套子里的人)主题探幽》,《语文教学通讯》1985年第11期。

李海林《(装在套子里的人)删节别议》《语文学习》1990年第2期。

刘长《畸形的时代变态的灵魂——(套中人)的另一种解读》,《名作欣赏》2005年第4期。

朱立方《渗透于人骨子里的奴性与漠然——(套中人)的另一种解读》,《名作欣赏》2007年第4期。

麦迪娜·努尔买买提《契诃夫短篇小说叙事特征浅析》,《作家》2011年第9期。

刘蕾《契诃夫(套中人)的深刻意义内涵研究》,《作家》2012年第10期。

倪成生《走进别里科夫的世界——(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堂教学实录》,《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第6期。

陈德明、刘亮生《<装在套子里的人)精讲导读》,《语文教学通讯》1985年第8期。

陈晓峰《巧教(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11期。

李淑慧《无人不在套子中——(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简案及思路简说》,《语文教学通讯》(A刊)2008年第7-8期。

郑艳《(装在套子里的人)选文与原文的比较阅读》,《语文建设》2008年第11期。

⑨万安《(装在套子里的人)创新设计》,《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8期。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10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