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语文教学要追求“有人有本”的境界

  • 投稿无哀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995次
  • 评分4
  • 97
  • 0

王小槐

李老师的教学设计亮点突出表现在:

一、“目中有人”,激活学生参与热情

所谓“目中有人”,是指教师理念上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李老师在这方面做了成功的探索,主要体现在问题的设置上,从“绿”的称呼到“绿”的含义,从“绿”的“明意”到“绿”的暗指,从“绿囚”的指代到“绿文”的最出色之处,几个问题紧扣“绿”次第展开,从散文的“形”到散文的“神”,最后到散文技巧,它既符合课文的逻辑顺序,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基于“问题”“设计教学内容”,并引领学生进行探究,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的兴奋点,还能使学生真正“动”起来,手眼口心齐动,在“找”中识“绿”义,在“辨”中得“绿”理,在“咏”中品“绿”情;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之中,学生从“不知”走向“知”,从“熟知”走向“真知”,从“知之甚少”走向“知之甚多”,从“浅层的知”走向“深层的知”。其设计可谓匠心独运。

二、“心中有本”,引领学生拾级而上

所谓“心中有本”是指教学设计要立足于“文本”,文本意识清晰、文体意识明确,紧紧扣住“文本”的核心内容和核心能力进行设计。那么《囚绿记》的“本”是什么呢?

《囚绿记》是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该单元的教学目标是“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对含义丰富的一些句子反复揣摩,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深层意思”等。李老师设计之妙就在于紧紧扣住这一目标通过三个环节以突出其“本”。第一环节,通过“找称呼,识‘绿’义”,引导学生在“找”与“识”的过程中,明确“常春藤”在文中不同的别称,把握这些别称的不同含义;第二环节,通过“探‘绿’的深意,揭‘绿’的隐喻和象征”,引导学生在“探”与“揭”的过程中,明确“常春藤”蕴含于文中的深层含义,把握“常春藤”隐喻义和象征义;第三环节:通过“咏‘绿’文,品‘绿_隋”,明确“常春藤”蕴含的作者情感,品味文本“最出色”之处。三个环节,三级台阶:一是对“常春藤”“形”的把握,二是对“常春藤”“神”的把握,三是对散文技巧的把握。三级台阶,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形”到“神”到“技巧”,引领学生拾阶而上。其设计可谓思维缜密!

但是,李老师的设计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下面笔者就知人论世的设计谈一点儿看法。

例如:揭“绿”的隐喻和象征义。李老师插入了陆蠡与日本宪兵的一段对话和英勇就义的史实,通过追问,最后得出结论:“绿的品质,在作者身上也充分地体现:向往光明、追求自由、永不屈服于黑暗和顽强抗争,他们是志同道合的朋友、知己;‘绿’隐喻了作者自己。”

这样固然可以把握“绿”的隐喻和象征义,但是另起炉灶,疏离了文本,因而显得突兀牵强。我认为,可以抓住文本,重点研读第13段,引导学生筛选出“卢沟桥事件”“烽火四逼”等信息进行品味,学生就可以了解那段英勇抗战的悲壮历史;再联系“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而披文人情,同样可以使学生明白,“绿”不仅隐喻了永不屈服的作者,更象征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光明、顽强抗争、永不屈服。这样与文本紧密结合,既培养了学生对文中重要信息的筛选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深入发掘文本内核的分析能力。

(四川省广汉中学618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