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祝福》教学实录(节选)

  • 投稿南木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959次
  • 评分4
  • 44
  • 0

问诊案例

《祝福》教学实录(节选)

方呜

片段一:分析“我”的形象

师:有道理!我们看三位同学写在黑板上的答案,他们都认为文中的“我”对祥林嫂最好,你们的观点昵?(大多数同学都点头表示赞同。)好,谁能告诉大家,“我”对祥林嫂的好体现在哪儿?

生:祥林嫂沦为乞丐后,碗里是空的,说明没有人同情怜悯她。但“我就站住,豫备她来讨钱”,“我”没有像其他人那样避开,而是要帮助她。

生:“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这句也体现了“我”对祥林嫂的关心,“我”不愿增添祥林嫂临死前的痛苦。

生:在得知祥林嫂死的消息后,“我”是很难过的。书上写了“我”当时的心理活动:“‘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而鲁四老爷的反应是愤怒,短工是冷漠,这样也可以对比衬托出“我”是关心同情祥林嫂的。还有,“我”到晚上时,依旧在追忆祥林嫂,回顾她的一生,这也能体现“我”对祥林嫂的关心。

生:还有,在“我”的眼中,祥林嫂有质朴、坚强、勤劳、敢于反抗等优秀品质,而这些优秀品质没有在其他人身上体现出来。这同样能看出“我”内心深处是同情和赞美她的。

师:非常出色!我们分析讨论人物形象时,既要看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正面描写的语段;还要注意侧面描写的语句,也就是以其他人物的表现来侧面展现主人公的形象的语句。大家都确定文中的“我”给了祥林嫂关爱?

生(点头):同意。

师:那么,在生活中,你愿意成为文中“我”这样的人,或者说愿意同这样的人做朋友吗?

生:愿意。我觉得他人挺好,善良,有同情心。

生:我想成为他这样的人,祥林嫂说“我”“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有见识”,说明他学识渊博;“是出门人”,说明他有钱,不用整天关在教室和家里,可以四处游玩。

师(笑):你从哪儿发现他有钱?

生:“福兴楼的清燉鱼翅,一元一大盘,价廉物美”,而祥林嫂的工资是每月500文。这盘鱼翅需要祥林嫂两个月的工资,文中的“我”还认为这很便宜,所以“我”应该不差钱。

师:你阅读确实很细致,非常出色!

生:他没有那么好。“我”是预备给祥林嫂钱,但只是心里想,根本没有实施,而祥林嫂正是在没有得到任何外界帮助的情况下死去的。文中其他人是不愿意给,“我”是想给却没给。对祥林嫂来说,都是一样的,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己。

生:那是因为祥林嫂没开口向“我”要。

生:难道一定要等到祥林嫂向“我”乞讨时才去帮助?一定要等到她将自尊丢掉时才去帮助?然后把自己当救世主,施舍给祥林嫂一点点钱,这叫伪善!我不会这样对待我的朋友,也不会和这样的人交朋友!

师:掌声已经代表了大家对你观点的认同,非常出色!还有补充的吗?

生:还有,文中的“我”不但没在物质上帮助祥林嫂,反而在精神上伤害她。在她临死前,她的内心是极其痛苦和恐惧的,想和家人团聚,但又害怕阎王将她锯成两半。周围的人都瞧不起她,不会给她任何安慰,可以说“我”是祥林嫂活下去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她把最后的也是唯一的希望放在“我”身上。而“我”却没有给她任何帮助,居然以“我也说不清”的借口,打发了她。之后,他心里确实是有一点儿愧疚和不安,但在小说最后写了“我”当时的心情:“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这说明他对祥林嫂的愧疚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很快就又变得“懒散”和“舒适”了。

师:能从文章细微处入手,这一点值得我们所有同学学习!我把你的观点概括成一句话——文中的“我”是个冷漠自私的人,可以吗?

生:可以。

(班上立即安静下来,同学们都在思考。)

生:我认为,他并不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从文中很多片段中,我们都可以看出他是赞美和同情祥林嫂的,他主观上是愿意帮助祥林嫂,这一点和祥林嫂的婆婆以及鲁镇上的其他人完全不一样。而且如果用“自私”“冷漠”来概括,也太对不起鲁迅了。

师:为什么说对不起鲁迅?

生:这样概括,不符合人性的真实情况,不够真实和饱满。人们称鲁迅是民族魂,是因为他对中国人的精神、灵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笔下的人物大多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如祥林嫂的婆婆、鲁镇上的人等等,都体现了人性的自私和冷漠。如果我们概括文中的“我”也是自私、冷漠的话,体现不了鲁迅对人性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违背了鲁迅的本意。我觉得作者笔下的“我”是个做事拖沓的人,不够果断,古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是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思考和批判。

师:鲁迅确实是位了不起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人们都说,鲁迅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作家。我想说,能读懂鲁迅的读者也应该是伟大的读者。在座的各位,都是伟大的读者!

在《彷徨》一书中,作者集中描写了一个群体——知识分子。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有知识、有思想的这批人,理应承担起唤醒愚昧、保守、迷信民众的责任。但是,很遗憾!在现实困境中,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却少了份勇气,多了份软弱:少了份果断,多了份彷徨;少了份担当,多了份逃避。他们没能给像祥林嫂一样的人以温暖和希望,甚至连自己也救赎不了,只是哀悼自己的生不逢时,只是沉浸在自己彷徨而痛苦的心境中!鲁迅正是以他的如椽大笔真实地写出了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的心理,不论是艺术表现手法还是思想深度方面,他都远远超越了同时期以及今天的众多作家。回到课本,你觉得文中的“我”给过祥林嫂关爱吗?

生:没有,祥林嫂根本没有感受到“我”的关爱,因为“我”什么都没做。

师:同学们都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齐声):同意。

教学片段二:探究鲁迅作品存在的必要性

师:祥林嫂的悲剧故事是不是鲁迅小说中的个案?

生:不是,像孔乙己、闰土、阿Q都是悲剧结局。

生:老师,我觉得鲁迅作品的内容太压抑,太黑暗了!不喜欢这种风格!

师:你们都这么认为?(不少学生点头)其实这种感觉大多数人都有,因为他的作品“多采自病态社会中的不幸的人们”。所以现在有了一种声音,认为鲁迅生活的时代已经过去,他的作品风格已经不符合现在的审美观,建议将鲁迅作品从中学课本中删去。你们是否也觉得鲁迅已经过时,没有存在的必要?

生:虽然他的作品不好读,但我们不能否认鲁迅是个很伟大的作家,他超越了今天的很多人,还是应该保留他的文章。

生:我认为今天依然需要鲁迅。他的作品之所以如此压抑、痛苦,是因为他想借此唤醒民众。因为批评比夸奖更有震撼力,棍棒比糖果更有说服力。

生:杜甫的作品也比较忧郁,要是删除鲁迅作品的话,杜甫的诗歌也没必要保留了。

师:你的意思是要赶走鲁迅,先赶走杜甫是吗?

生(笑):是的。

生:我也认为今天依然需要鲁迅和他的作品。因为现在歌功颂德的文章太多了,我们需要这样一位大师,时刻鞭策我们,让我们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鲁迅笔下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例如祥林嫂的婆婆,将祥林嫂卖到深山,只是为了一己之私,而现在这样的人仍然很多。就像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等,都是因为这些人只顾个人私利,置他人与社会的利益不顾。还有文中写到的迷信思想,今天也依旧存在。

生:“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种风格,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更有现实的疗救作用。

生:鲁迅自己也说过,只有真的猛士,才敢于直面这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这淋漓的鲜血。我们今天仍然需要猛士,需要这份勇气。

师:我想起了两句话:一是屈原的“常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二是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屈原和艾青的悲伤是因为国家和人民,那鲁迅的悲伤——

生(齐声):也是因为国家和人民。

生:我知道了,在任何时代,对国家的爱都不可能过时,也不应该过时。

师:是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身报国有万死”“位卑不敢忘忧国”……正是因为鲁迅对国家的爱和责任,他不可能趋炎附势,去写歌功颂德的文章,也不可能逃避现实,去做田园牧歌式的畅想。他的作品只能“多采自病态社会中的不幸的人们”,只能面对现实,真实展现社会的原貌,来唤醒民众,从而改变这个社会。任何时期,对国家的爱与责任都不可能过时,也不应该过时!

有人说:没有大师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有了大师却不懂得珍惜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毫无疑问,鲁迅属于大师,他既是文学界的大师,更是思想上的大师。今天,我们依然需要鲁迅,需要他的作品。希望同学们都能多读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多读读经典著作,走近大师,感受大师的魅力!

(安徽省铜陵一中244000)

诊断意见

这堂课容量大,师生互动环节多,现撷取两个片段来谈谈其拓展教学上的得与失。

这堂课安排了三个环节:一是导入(借助所学知识梳理作品,整体感知),二是探究(努力探究祥林嫂生命中可能存在的温暖,深入鉴赏),三是拓展(探究鲁迅作品的现实意义)。三个环节由浅入深,逐次推进,整体设计颇见匠心,课堂把控也颇见功力。

一、倡导自由阅读,以个性化的名义尊重放手

这堂课有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让学生从他们的心理视角和学识基础去阅读原汁原味的作品,以形成个性化的体验认识,整个课堂,老师都是以问题推进教学进程。在每一个问题环节中,学生都是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发表自己的感悟,教师尽量不以教参的分析、自己的见解,去替代学生的具体感知。譬如在探讨“我”的形象时,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认为“我”内心深处是同情和赞美祥林嫂的;有的认为“我”人挺好的:有的认为“我”冷漠自私;还有人认为“我”做事拖沓,不够果断,体现了国民的劣根性。这些观点可以看作是学生对文本的自由阅读的成果,有的还很细致独到。这种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的课堂模式,是对以教师为主体的“师讲生听”传统课堂模式的拒绝,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使得拓展教学的超越成为可能。

二、打造课堂文本,以交流者的身份导引拓展

黄厚江老师说过:“课堂真正的精彩不是展示教师的精彩,而是展示如何让学生学得精彩。”这堂课让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精彩,教师能够创设较能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充分信任学生,大胆放手。一节课下来,学生真是在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讨论中来理解人物形象,老师更多的时候是以一个倾听者的身份参与交流,适时导引。比如,在大部分学生认为文中的“我”给了祥林嫂关爱的时候,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在生活中,你愿意成为文中‘我’这样的人,或者说愿意同这样的人做朋友吗?”学生受此启发,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认为“我”想给却没给钱的行为对于可怜的祥林嫂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有的学生甚至注意到小说结尾的“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从而创造性地认为“我”有着一个小知识分子的自私冷漠。毋庸讳言,学生在讨论中也产生了一些奇思怪想,但老师没有不屑一顾,也没有强求答案一致,而是不动声色地将学生的讨论意见变成课堂“第二文本”,让学生在讨论中自行取舍。相信学生,使得拓展教学的超越成为现实。

三、走出思维定式,从相反的方向拓展发现

智慧的语文教学是勇于走出思维定式的教学。只有走出惯性的“怪圈”,充分调动学生进行思维,才能形成有效拓展,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吃透文本的基础上,敢于对产生既有结论的背景条件说“不”,寻觅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这堂课没有采用时下教参和教案中“是谁杀死了祥林嫂”的问题讨论,而是改变了思维的方向和角度,提出“谁对祥林嫂最好”的论题,使原本可能气氛沉重的课堂立刻有了春天般的温情,非常切合当代青少年的心理诉求,更利于学生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思考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主人公命运的悲剧性。从课堂实录的教学过程来看,这种拓展形式是可行而且有效的。突破惯性,使得拓展教学的超越成为享受。

尽管本堂课精彩纷呈,亮点频现,但金无足赤,如果吹毛求疵,也会发现些许遗憾与缺陷。

1.虚浮的赞美有余,对偏差的指正不足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发言进行鼓励肯定是必需的,因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直接关联教学拓展的深度和广度。但如果忽略了学生回答的质,也许会产生“量”的拓展,却不能实现“质”的升华。适时的纠偏是开展有效拓展教学的保证。比如在讨论学生是否愿意成为像“我”一样的人时,一学生回答说愿意做一个像“我”一样的“学识渊博”的“有钱人”,偏离了人物性格的分析,当属横生枝蔓;另外,根据民国三年(1914)二月颁布的《国币条例》,1元钱相当于150-300个铜板,1铜板等于1文钱。可是老师以“你的阅读确实很细致,非常出色!”轻轻掠过。再如一学生认为“我”预备给祥林嫂钱是“无视祥林嫂的自尊,是伪善”时,教师有两点没有注意到:一是“我”如主动施舍是不是对受施者的一种侮辱;二是从小说情节来看,此时的祥林嫂面临的不是身体的饥饿,而是精神的恐惧与迷惑,精神上的嗷嗷待哺。教师由于该生的回答符合本课堂的教学预设,同样以“非常出色!”赞美之,未能从“我”性格的软弱性和自私性来进行纠偏拓展,好在下一位学生的回答弥补了这一不足,少了一点儿缺憾。

2.横向的分析有余,对纵深的拓展不足

从原始教学实录来看,执教老师用PPT将课文中所有出现的人物展示出来,逐一探究,逐一排除,最后得出“祥林嫂确实是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课堂分析依托小说情节,从细微处人手,师生互动,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但总体感觉是横向拓展充分,而对人物的纵深拓展略显单薄。以对“我”的形象分析为例,虽然师生探究之后学生对“我”的形象持辩证的观点,教师的小结拓展也很精当,但整个对话过程总让人觉得意犹未尽。也许是因为忽略了文中精彩的心理描写。比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千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文中“我”的同情、悲悯,愤激以及急于为自己开脱等等复杂的心理,折射出的恰恰是那个时代一个“彷徨”着的小知识分子的无奈与迷茫。这一切都可让学生细细从文字中品味,在此基础上适当补充拓展,收效应该更好。

3.专题的拓展有余,对文本的反哺不足

从教学流程来看,教师希望学生借助“这一篇”的学习,在自主鉴赏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感受大师的情怀,探究鲁迅作品的当下意义。可是教学应该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整体,我们审视各个环节间的关系,最后一个环节的拓展在整节课的教学中似嫌生硬,且远离了文本。由《祝福》中的祥林嫂,到鲁迅作品中的“病态社会中的不幸的人们”,进而将思想认识提升到鲁迅作品在今天的意义,这之间几乎没有任何铺垫,而学生的表达更多的是从当下中学生的思维层面来评价鲁迅,大而化之的内容居多。李海林在“语文百年问答”的访谈中说道:“其他课程学的不是文本本身,而是文本所负载的内容,唯有语文课,它主要不是学习文本内容,而是文本本身。”这句话对当下语文课堂文本性、语文性弱化的现象是有警示意义的。文本是教学之根,感悟、探究、拓展等等都是文本的花果,是对文本的丰富与“回报”。拓展教学的内容不一定是文本的,但必须是服务于文本的,文本是拓展教学的源起和归宿。

专家处方

那么,如何避免拓展教学中的一些误区,使拓展教学切实有效呢?

一、注重策略阅读,用沉静的心态品读分析

拓展固然是优化课堂的重要途径,但该拓展什么,如何拓展,是实施拓展课堂的首要问题。这就要求课堂的主导者——教师要注重策略性阅读。语文教师在阅读理解课文时,不能像一般读者那样随意地去鉴赏作品,应如同一个敬业的演员,不满足于对剧本台词的浅表理解,不醉心于自己的个人理解,而是沉浸到剧本角色中去,揣摩编剧的意图,从而获得强烈的艺术启悟。换言之,语文教师决不能离开文本和作者的意图孤立地将自己的理解诠释,而应当从作品的本文出发,结合作者的创作意图、创作背景进行诠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语文老师教的是文本的意义生成而不是自己的理解,这种力求原汁原味的解读本身就是对文本、对作者、对学生的尊重,更为重要的是能保证学生在文本解读时不至于主观随意,保证作者作品的存在权利不被否定或取消。在“读者是上帝”的观点影响下,当下的文本解读存在夸大读者权利的误区,前一阶段的“经典翻拍”“历史戏说”“经典新解”终不被认同便是典型的事例。所以,依据文本进行教学设计是一个优秀语文教师的备课使命,他可以借鉴,但必须清醒,做一个独立沉静的思考者。这样,语文教师才会细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课文的语言、思想、情感,准确把握文中的重点和难点,才会在理解、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独到设计。祥林嫂的人物塑造不仅仅在于告诉读者她的命运有多么悲惨,而是意在通过这个可怜的苦命人,认识其悲剧的社会根源。从某种意义上说,《祝福》中的所有人物对祥林嫂都没有十足的恶意,可为什么都无一例外地促其走向了死地?理解了这一点,才能更好地理解鲁迅先生在小说冷峻的叙述中那无言的深沉的悲愤。本课堂的探究如果由此开挖,在加深文本理解上也许会产生一定的效果。

二、注重正确引导,理性地去纠偏与补充

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语文课堂应在作者、文本和学生之间建立联系,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把握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生活和个人经历,对文本所展示的内容进行个性化理解和审视,并将自己产生的思考加以表达,从而真正把文本融入自己的内心。但学生毕竟还是不成熟的个体,光怪陆离的社会会影响他们的是非判断和价值标准。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允许学生个性表达,并不等于认可学生所有个性化的解读。事实上,学生的解读对语文教师而言,可以视作教学文本的“二度创作”,是不同于教材的又是老师上课需要面对并解读的“第二文本”,如果教师对课堂上学生的偏差理解不点评,不纠正,只点赞,是不利于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形成的,背离了拓展教学的初衷。因此在拓展教学中教师仍然要有正确的引导,用理性的态度去纠偏补充。课堂上,当学生形成批判性思考,而文本本身所提供的知识、观点又不能使学生获得更深刻、全面的认识时,教师完全可以去强力拓展,介绍与课文有关的知识背景并延伸拓展,这不是剥夺学生的拓展权,恰恰是科学理性的表现,真正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该教学实录中有个环节处理得就非常适宜,即在分析“我”这一形象的过程中,教师介绍了鲁迅先生小说集《彷徨》中的知识分子群体,让我们更清楚理解“我”性格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不是品格的问题,而是有着社会的因素。这个拓展延伸是必要的、精彩的,因为只有认识到“我”这个形象的复杂性,学生才不会简单地用“善良”抑或“冷漠”等词语来做绝对化的概括。

三、充分依托文本,务实地去迁移拓广

有句正确的话叫“生活处处是语文”,但倒过来说则不一定正确。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承载不了那么多的义务和功能。语文学科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提高又是以教材文本为基点的。相形之下,当前不少的语文拓展教学就显得重心不稳,把课文涉及的相关内容都不加选择地拉进语文课堂,问题的设计和提出不能满足“这一个”的条件。“这一个”是文艺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迁移到拓展教学中来看,就是要求拓展的问题应该是作者、文本和读者的平衡统一体,它应具备独特性、丰富性和发展性。独特性强调问题的产生以所授文本为母体,丰富性强调的是问题的内涵以意味多元为特征,发展性强调问题的解决以反哺文本为归宿。

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以教材文本作为基点,那么拓展教学作为教学实践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也必须服从于教学文本的实现,拓展教学的内容和手段都应植根于文本,与文本本身契合,才能有效超越文本,最终反哺文本。离开文本的过度开发,必定是“黄鹤一去不复返”,唯见课堂“空悠悠”。教学实录中“祥林嫂的悲剧故事是不是鲁迅小说中的个案?”问题的提出,严格说来,不是祥林嫂形象社会意义的发现,而是鲁迅作品社会性的衍生,这个问题借“祥林嫂的悲剧”这个跳板实施了“拓展”,但也实施了“巧妙”的话题切换。这个话题固然有当下性和深刻性,但不具有文本性,因为这个话题的讨论也可以安排在《孔乙己》《故乡》和《阿Q正传》等作品的学习中,这个话题不具有“这一个”的特点。

(安徽省铜陵一中 2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