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别了,“不列颠尼亚”》的写作艺术

  • 投稿臆想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395次
  • 评分4
  • 23
  • 0

《别了,“不列颠尼亚”》获得第八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从文体归属上来说,它是一篇特写性消息。

特写性消息,也称新闻素描、新闻速写、新闻特写,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报道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消息文体,也有人把它归入通讯。在文学中存在亦此亦彼的交叉文体,如散文化小说、诗化小说、纪实小说、报告文学等,新闻中同样有这样的情况。

特写性消息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有的新闻写作教材把特写分为三种:人物特写、事件特写和场景特写。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场景特写。它在写作上,具有以下特点:

一、切入的角度小而巧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甚至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因此,1997年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八千多名记者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盛事,新华社四位记者周树春、胥晓婷杨国强、徐兴堂通力合作,真实、准确、独特地描绘了这一难忘的时刻。同样报道1997年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新华社的其他记者还于同一天写了《历史,将铭记这一刻——中英两国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纪实》的报道,正面记录中英两国于公元1997年7月1日零点,在香港维多利亚湾畔的会展中心新翼五楼大会堂举行的交接仪式。这两篇虽然都是特写,但是写作的角度是大不相同的。

可以说,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英国查尔斯王子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英国皇家邮轮“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进行报道,角度极小。但是作者把英国人的撤离放在历史的背景中,通过精当的背景材料的叙述,交代英国人于156年前占领香港,而今飘扬了156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落下。简明扼要地回顾了香港屈辱的殖民历史,透露了作者对中国收回香港主权的欣喜之情,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全篇不到千字,而内涵丰富,主题重大,写得非常巧妙。

二、现场展示和背景叙述巧妙结合,增强了报道的现场感与历史的纵深感

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的材料。具体可以从三方面理解:从内容层次看,它是新闻事件后面的事件;从功能看,它是对新闻事实产生的环境和条件、原因做出说明、解释;从时间看,指过去的事实。交代新闻背景是消息写作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新闻界公认新闻背景与新闻导语几乎同样重要,一篇新闻作品是否成功,一半取决于导语是否精彩,另一半取决于背景交代是否充分,是否巧妙。

新闻背景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①说明新闻事实产生的具体条件和起因,揭示事实的实质。

②对比衬托新闻事实,以显露新闻的新意。比如:

从邮局看变化

新华社乌鲁木齐1980年1月17日电 本社记者顾月忠报道:春节将至,记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邮电管理局里,看到了跟一年前大不相同的情况:过去忙分拣从内地寄来的大批副食品包裹,而今天却忙于收订大量报刊。

这是80年代一条著名消息的标题和导语,主体部分则围绕导语展开:过去邮寄的是大量的副食品包裹,原因是“林彪、‘四人帮’破坏”,新疆食品供应紧张,需要从内地邮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食品已经能够供应,取而代之的是群众学习文化的劲头高了,订的报刊多了。背景材料既解释了事实之所以如此的原因,也衬托了从邮局显示的新变化。

③巧妙表达本人的观点,流露作者的倾向,也就是用新闻背景材料达到“说话”的意图。比如:

谢胡自杀死亡

新华社北京12月19日电 据阿通社报道: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主席穆罕默德·谢胡12月18日清晨自杀死亡。

这一消息是阿尔巴尼亚党政领导在18日晚发布的一项公报公布的。这项公报说,谢胡是在“精神失常”时自杀的。

在这之前,阿通社在12月17日曾经发表谢胡16日在地拉那接见罗马尼亚政府贸易代表团的消息。

谢胡自1948年起任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1954年起任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主席,终年68岁。

(原栽1981年12月20日《解放军报》)

这篇短短的消息是有言外之意的:阿尔巴尼亚党政领导说谢胡是在“精神失常”时自杀的,然而背景材料告诉读者,谢胡16日还在地拉那接见罗马尼亚政府贸易代表团,说明他神智正常,怎么过了两天就“精神失常”并且自杀身亡呢?其中必有不可告人的内幕。这就是记者通过背景材料要说的“话”。

④丰富新闻内容使之充实饱满。从背景在新闻中的功能来看,有对比烘托性背景、注释说明性背景和揭示性材料背景等。背景材料不必放在一起或同一段,可以自然、灵活地穿插在消息的多个地方。

本文的新闻现场是英国人的告别过程——从1997年6月30日下午开始,四点三十分港督府举行降旗仪式,四时四十分,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六时十五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七时四十五分,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降下了米字旗。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7月1日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零点四十分,参加完政权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作者把新闻现场的事实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得井井有条。

其余的都是新闻背景。值得注意的是,本文的背景材料穿插极为灵活。第一句是导语,叙述的是新闻现场的事实,但“飘扬了150多年的”则是新闻背景,暗示了英国对香港殖民统治的历史。其余的,如英国人第一次在香港升起英国旗帜的时间、港督府的历史和降旗的传统,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等等,都是新闻背景材料。它们被灵活地放置在不同的地方,犹如天女散花,显得自然妥帖。背景材料写作的第一原则就是必要性原则,即在需要的地方才使用;第二个原则是灵活性原则,即根据行文,灵活穿插,不必把它们都堆放在同一段。本文的背景材料完全符合这些要求。如果没有这些背景材料,读者就可能不知道“别了”所由何来。所以本文的背景材料主要起解释说明的作用。有的背景材料起对比烘托作用,流露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点明了主题,如“156年前,是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从这一升一降和“156年5个月零4天”的精确计算,作者暗含其中的思想感情是不难体察的。

三、气氛烘托与象征

仔细品读作品,我们不难感受到一种气氛,这种气氛是由这些形象和声音构成的——开始的蒙蒙细雨和后来越下越大的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面色凝重的彭定康、广场上渐暗的灯光、茫茫的南海夜幕、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都构成了浓厚的告别的氛围。而“日落仪式”的背景、米字旗的升降、“不列颠尼亚”号则有象征含义。米字旗的升降无疑象征着英国对香港主权的占有和失去,即将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和“日落仪式”似乎也暗示着曾经的“日不落帝国”的衰退。

逼真的场景描写、氛围渲染、象征的手法、深沉而又自豪的情绪,这几个方面使得这篇特写具有浓厚的文学味。特写正是新闻和文学的交叉文体。

(广东省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