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让过程走向目标

  • 投稿李狗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548次
  • 评分4
  • 74
  • 0

第四届“中语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于2014年7月21日在湖北荆州圆满落幕.本次会议围绕“课堂目标与教学过程”主题,开展了初高中优秀课展示及点评、专家报告和专题论坛等丰富而高质的活动。现刊发一组评委、获奖选手、参会代表的文章,希望老师们由此正确认识、评价现实语文教学,促进自身语文教学能力的提升。

教学的细节与架构

王鹏伟

第四届“中语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于2014年7月19~21日在湖北省荆州市举行。现将本人在高中组闭幕式上所做总评实录如下,与同人交流。所谓“总评”不过一己之见,仅供参考。为说明问题援引课例,并非对课例做全面评价,不当之处请执教者谅解。

课堂教学大致分两个层面:一是教学细节,一是教学架构。前者是微观的,容易忽视;后者是宏观的,引人瞩目。下面着重谈教学细节需要改进的问题和教学架构值得借鉴之处。

一、教学细节层面

教学细节是治学态度和求是精神的表征。教学细节容易被人忽视,却往往反映出执教者的真实状态和学养。细节决定晶质,忽视不得。下面提到的现象在日常教学和教学观摩课中普遍存在,并非只是出现在本届观摩课中,应予关注。

1.不要打扰学生读书

读书是阅读课最基本的任务。要让学生静下心来读课文,不要随意打扰他们。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可是无论日常教学还是观摩课,很少让学生静下心来读课文。一节课40~45分钟,能分割出3~5分钟让学生静下心来通读全文的很少见。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不停地提示、提问、催促,喋喋不休。即使学生长期处于这种课堂环境中,已经形成了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但这种做法还是令人心烦的。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此种教学习惯应该改正,无须多言。

2.不要把PPT和视频当作“装饰”

PPT是展示教学材料的视觉手段,起码要让人看清楚,否则失去其教学价值。有些PPT制作精致,视觉效果却不好。字号过小、文字密集、字图重叠,看不清楚,此种现象屡见不鲜。屏幕装饰了课堂,却未能发挥阅渎实效。

再如视频的使用。有的教师讲授《荆轲刺秦王》(本届活动有2位讲授此篇),讲到廷刺秦王时播放了电影视频,画面上秦王环柱而走,荆轲紧追不舍,场面一片混乱。这样的画面既看不出演技高超,对展示人物性格也没有价值。阅读是一种二度创作,读者头脑中的再造想象要比影视作品丰富得多。通常情况下,影视剧作的视频要慎用。

3.不要放大导入环节

导入环节可以开门见山,也可以启发诱导。后者类似于电影“桥段”,即过渡。过渡要适度,不能失度。过度放大导人环节,如同把一件首饰夸张成一副面具,遮蔽了面孔。

例如《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论语》节选)一课。授课伊始,展示北京考生拜孔子,顿时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其间也不乏精彩处,如引用辜鸿铭调侃的话“监生拜孔子,孔子吓一跳”,应该就此打住,转入正题,却“一发而不可收”,让学生就此谈感受。有的说“考生拜孔子,孔子很欣慰”,有的说“考生拜孔子,孔子听不到”……最后教师说“考生拜孔子,孔子很着急”。这个环节进行了12分钟,上课的学生很厌倦,观摩的教师很“着急”。

再如《故都的秋》(郁达夫)一课。授课伊始,讲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重点讲了“习”的本意(碧,雏鸟习飞)。这一环节用了6分钟。所有听课评委不得其解,误以为暗示学生虽然已经学过这篇课文,再重学一遍。课后与授课教师交流,才知道此举意在匡正目前忽视基础知识教学的倾向,落实基础知识。这样一来就引出了另一点商榷:《论语》中的这段话与《故都的秋》有知识迁移的关系吗?在这一点上,是不存在“误解”的。

4.不要出现知识性错误

人们常把知识性错误称之为“硬伤”,知识性错误显而易见,它是学识功底的客观反映。对显性知识的教学要格外谨慎。长期以来对语文知识的准确把握缺乏足够重视,教学中出现知识性错误的现象并不鲜见。

例如《将进酒》(李白)一课(本届有2位老师讲授此篇)。板书中有“时不与我”字样。细究起来句式不妥,否定句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句式应为“时不我与”。

再如《虞美人》(李煜)一课。教师将每句的最后一个字板书出来,讲述词的平仄,其实这是韵脚。词的句数、句子的长短、平仄取决于词牌。以上对知识教学的挑剔近乎苛刻,但严谨总比大意好。

5.不要曲解文意

新课程实施以来,强调多元解读,甚至可以对作品提出质疑,这种主张无可非议。但要注意,多元解读的前提是准确理解作品原意,作品原意是不可曲解的,要慎重。

例如《荆轲刺秦王》一课,对荆轲既有肯定的观点,也有否定的观点。否定的观点是不果断,临场犹豫。理由是:荆轲行前对樊於期说行刺计划时说“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廷刺秦王时“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椹之,未至身”;前者是“揕其胸”,后者是“椹之”而未至身,可见乱了手脚。这实在牵强。这种曲解的要害在于,文章本意是要把荆轲刻画为一个弱夫吗?秦武阳的形象还有反衬作用吗?

荆轲行刺是决绝还是犹豫,教学中对这两种观点不置可否,这是不妥的。不同意见应该尊重,但“尊重”不等于“迁就”。

荆轲之决绝在易水之别时就已凸显。“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歌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且不说“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句壮语,仅“终已不顾”这个举止就足以表现出视死如归的气概了。送行者“皆白衣冠”意味着什么?向活人致丧礼。可谓“悲壮”,何其悲壮!如果要做一点教学拓展的话,应该留意到高渐离这个人物。荆轲是高渐离的音乐知音,高渐离是荆轲刺秦的继任,互为知己。秦兼并天下后,高渐离隐匿市井,后来被秦始皇发现,熏瞎双目,为其击筑。筑中置铅,举筑相扑。(参见《史记·刺客列传》)

再如《将进酒》一课。这节课前半部分围绕“愁”字展开,学生对作品旨意的把握确切:时光易逝,功业无成。接下来,学生说这首诗表现出李白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这种说法不确切,却没引起关注。借酒浇愁,及时行乐,恰恰是消极的。这种情绪在李白诗歌中屡见不鲜:“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其实,出世与人世一直是古代文人的纠结。仕途坎坷,得意之时倾向儒家,失意之时趋向道家。儒道本不相容,但穷达之间却相容于个体。李白也如此,怀抱儒家“兼善天下”的理想,却崇尚道家遗世独立的精神。不仅如此,还兼有游侠行径。这在上面列举的诗歌中有所体现。了解作者思想是解读作品的钥匙。课堂上未必要讲授作者思想,但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

二、教学架构层面

本文用“架构”而不是“结构”这个词来表述教学概念,是要表明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既包括宏观设计,也包括实施流程。“架构”是一个比喻说法,犹如盖一座房子,要奠定基础,建立支柱,架设梁椽脊檩;然后才是添砖加瓦之类的具体施工。

本届观摩课在如下方面值得借鉴。

1.读出作者的匠心

选人教材的作品均为杰作。这篇作品之所以成为杰作,必有独特之处,它既是作品的阅读价值所在,也是教学的价值所在。作品的独特之处在哪里?是教学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例如卢涛执教的《合欢树》(史铁生),抓住“人”与“树”的关系贯穿教学过程,依次探讨:母亲是怎样对待合欢树的?(提示:树与“我”的共性);作者为什么不愿意去看合欢树?(提示:“我”的内心隐痛);为什么到后半部才写合欢树?(拓展阅读:《项脊轩志》)结尾部分为什么写那个孩子?问题环环紧扣,“合欢树”的隐喻逐渐明晰。

例如张茗执教的《项脊轩志》(归有光),紧扣“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展开,讨论:喜从何来,悲由何生?(同时应该提及其承上启下的结构作用)并提示学生注意:“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表明前志与后记之分,引发物是人非的感喟。

黄腊梅执教的《项脊轩志》提纲挈领:居陋室为什么“可喜”?最后一段为什么写树(睹物思人)?讲“可悲”之处引归有光《家谱记》以及《先妣事略》,对理解作者情感很有必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课例中的问题是由学生提出的,但教学取舍与权衡取决于教师。

2.理清教学思路

教学思路犹如建筑施工蓝图和流程,核心问题是什么,分解为几个部分,设置哪些环节,从何处人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样衔接,要有整体安排,从而呈现教学思维走向。整体感和流畅性是教学思路的明显特征。清晰的教学思路呈现出明确的教学内容和流畅的教学过程。本届教学观摩课在这方面有良好表现。

例如李琳执教的《白莽作(孩儿塔)序》。鲁迅文章言简义丰,情感深沉,语意隐晦,他自己也认为“晦涩”,教学难度较大二这篇文章简短斩截,解读隐含在文字中的深沉情感和丰富内涵并非易事。为此,教师提供了诸多参考资料,包括作者处境、相关作品、日记等。如果教学思路不清,引用这些资料很容易杂乱无章,喧宾夺主。实际教学效果并非如此,紧紧同绕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文本解读与材料引用水乳交融,进出自如,有条不紊。

再如吴玉妃执教的《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依次勾勒画面一介绍阅历(客居京师)一体会乡愁。重点解读“五月渔郎相遇否”大有深意,深意何在?联系学过的《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理解曲笔手法。教学过程流畅白然,水到渠成。

3.探索创新

本届观摩课在文本解渎方式上进行了探索,尽管这些探索有值得商榷之处,但其创新意识和借鉴价值还是值得肯定的。

例如李奇执教的《荷塘月色》(朱自清)。这是一篇广为熟知的散文,要讲出新意很不容易。该课独辟蹊径,引导学生从“荷塘月色”与“江南采莲”“西洲曲”的关联中,解读作者所构建的精神世界,从而理解文中潜藏的两个世界——现实的与虚拟的,进而解读作者心灵世界的建构与破灭。这是一个独特的视角。解读方式也很独特,联系《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的构思,由童话中火柴的燃灭,映射本文内心世界的建构与幻灭。这种创意很新颖,但把《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构思作为一个“模板”,将课文的构思与童话中火柴的三次燃灭完全对应起来,未必妥当。应该点到为止,有所启发即可。

再如李芩执教《将进酒》,步骤为:初读识风格一再读辨情感一渎品看章法。作品是一个有机体,作品解渎是整体感知过程,事实上不可割裂。风格、情感、章法只是解渎的角度不同,并不是递进层次。类似做法还有:品诗一读诗(朗读)一画诗。总之,上述做法将教学过程“模板化”了。这节课也有值得借鉴之处,例如,授课伊始问道:“李白”何处寻?你能读出这是李白的诗吗?纲举目张,顺着这个思路进行下去,李白诗歌的特色就会彰显出来,教学重心也就明确了。当然教师也未必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只是在实际教学中没有把握好。

顺便提及,书写和板书设计水平普遍较低,教学语言不够精练。教学基本功非一日之功,亟待加强 为什么重视示范朗读而忽视书写?

(吉林省教育学院 130022)

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初中组赛事评述

余映潮

2014年7月19~21日,全国第四届“中语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湖北省荆州市举行。美丽的荆州,群英荟萃,来自全国各地的16位初中语文教师,在这次盛会上展瑚了自己的课堂教学风采。

16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课例丰富,覆盖全面。现代文、文言诗文、作文;小说、散文、诗歌、神话、文艺性说明文;课内阅读指导、课外阅读指导,各类文体,各种语言材料的教学,在课堂上均有呈现、16位教师,教学基本功都很扎实,16个课例各有特色,异彩纷呈。

综合地看,本次观摩研讨活动中的课堂教学,很多的优点、特点、美点值得肯定,可供一线语文教师日常教学学习与借鉴。

一、安排清晰的课堂教学思路

教学思路的清晰能够表现出教师利用教材设计学生课堂活动的理性思考,能够直接表现H{课堂训练活动的角度、层次与彼此间的联系,同时也能够表现教师在推进教学思路过程中教学方法的变化以及教学节奏的调整。可以说,通过观察“教学思路”,我们可以判断一位教师组织与把握课堂教学的能力。

本次活动中,不少课在教学思路的策划上都表现出了清晰、有用的特点。如:湖北朱明英在《沁园春·雪》的教学中,设计了角度精致的诵读品析活动:朗读训练一——断与联;朗读训练二——拖与顿;朗读训练三——抑与扬。三次诵读活动顺序井然,逐层推进,步步落实。重庆佘乐《让笔下的景物鲜活起来》作文指导课,设计了这样的指导与训练:一写,抓住特征,联想写情;二写,设置场景,烘托传神;三写,抒发感情,点染情绪。这是一个设计得很精细的片段作文指导课,教学思路缜密,教学指导到位。

二、设计落实的语言学用活动

2011年版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做了科学而简明的界定,并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实际上指出了语文训练的大方向: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学习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既是“好课”的设计要求,也是“好课”的评价角度。

本次活动中,授课教师能够关注到学生的语言学用活动的设计,有的课此类活动进行得相当精彩。如:河南张俊丽执教的《巍巍中山陵》,设计了细腻的字词学习的实践活动。第一个教学环节中,全班静读,老师给同学们4分钟的时间,圈点勾画,认字识词;然后老师组织起语言学习的过程。云南余雨星执教的《夸父逐日》,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个亮点是指导学生动笔写作。这次写作,每个学生都要动笔,内容是给夸父这个人物写“颁奖词”。教师在层层铺垫之后举出例子:“他像一个太阳,一个人一支杖,一段追梦史上的传奇。倒下的只是身躯,撑起的是信仰;化作桃林的不是手杖,而是内心炽热的梦想。”学生学习写作,学用语言并经受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

三、组织有效的读写技能训练

2011年版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这也是一语中的、切中肯綮的科学观点。一是语言学用,二是读写基本技能训练,离开了这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语文课就会变味,就会低效。

本次活动的讲课教师,在“有效训练”上都做了认真的思考。如:安徽马飞执教《王几何》,课始之时,组织了一次完整的文意把握活动: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王几何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要求:边读边思考,不发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读,一气呵成。这是一次给所有学生以时间的集体默读课文的活动。细节性的读书要求很到位,为后续教学过程顺利地展开打下了基础。北京刘冬生《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关注到利用课文训练学生的阐释能力。请同学们运用课文中的科学原理阐释“人间二月芳菲尽”等自然现象,既表现出教学设计的优秀理念,又表现出训练学生阐释能力的美妙角度。黑龙江梁雪慧的《目送》是一节课外阅读品析课。着眼于语言品析,注重学生实践活动的设计:请同学们品味文章中感动你或引起你思考的词、句、段。这样的设计能够形成学生长时间的静思默想、品析思考的活动,是很本色的课堂读写训练。

四、打造优美的课堂教学细节

语文教师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教书育人,必须有良好的个人素养和优秀的专业水平,正如课标所指出的那样:“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可以说,教师本身的素养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课堂教学的观摩活动,也应该是语文教师优美的教学技艺的展现活动。

本次参与讲课的选手,在教学设计上都很注意运用一定的手法优化细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青海邱丽宁在《春酒》教学中的三渎(一读,品童趣;二读,赏民风;三读,悟乡情)、片肃高杨在《雪地贺卡》教学中设计的“请同学们读课文,说说我们需要重点研读课文中的哪几个段,并说说理由”的主问题设计、吉林王琳设计的《狼》的“再读”课、天津裴亚琦执教的作文评讲课中“作文展台”的情景设计、新疆赵海彪《好嘴杨巴》教学中的“片段细渎”式教材处理、浙江耿锋贤执教《江城子·密州出猎》时所运用的“穿插手法”等,在深入教学的细节上都表现出了有趣、有用、有力的特点。

初中组16位选手的课,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理念与手法可圈可点,表现出本次观摩研讨活动的优秀质量。换个角度看,也需要我们结合课例进行一定的深入的思考。

从16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从提高教学技艺与课堂教学质量看,最需要我们关注的是什么?最需要年轻的语文教师、优秀的语文教师关注的是什么?那就是:渎教材的功夫还不够,对教材的科学的、艺术的利用不够。因此,我们需要下工夫学会利用课文。

语文教师下工夫学会利用课文,是提高教师教学技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牛鼻子”之一。为了学会利用课文并更有质量地利用课文,我们应该做到:

第一,掌握、实践、提高研读教材的技能技巧,诸如“章法欣赏”“提炼整合”“选点精读”“横向联读”等都是可用的细读教材的方法。要学会从教材中、课文中提炼出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并在精致整合的基础上形成有训练力度的课堂教学方案。

第二,要非常注意落实对学生的语言积累与学用的课堂训练。这个方向是绝对正确的大方向,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材是美丽的语言的海洋,而语言的运用则是每个人一生中最需要的基本能力。

第三,我们要利用课文内容设计出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占有一定时间长度与训练力度的读写洲练活动。要让集体训练成为课堂活动的主流,让大面积上的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参与读、思、写、背的课堂实践活动。

第四,我们要关注语文知识包括文学知识在课堂中的顺势渗透。知识的厚度是教师课中讲析时应该突现的第一要素。语文教师需要在备课时从课文中提炼出厚实的知识内容,并在课堂上顺势地、恰切地渗透到教学内容之中,天长日久,让我们的学生在知识的积累上有着丰厚的收获。

第五,所有语文教师都需要提升课堂教学技能,特别是要克服、摒弃那种非常单一的、浪费时间的碎问碎答手法。要安排大量的课堂时间让学生们集体参与到朗渎训练、赏析训练、课中微型写作训练、专门话题阐释训练等高雅的训练内容与活动形式之中。

第六,我们需要非常关注提升教师个体的专业素养,特别注意文学作品教学能力和文言诗文教学能力的提高,要非常关注不同年级教学高度的研究,从而更加科学而艺术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湖北省荆州市教科院 434100)

执著在路上

——执教《白莽作〈孩儿塔〉序》有感

李琳

我有幸代表上海市参加第四届“中语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所教鲁迅先生的《白莽作〈孩儿塔〉序》一课,获得高中组一等奖。一个语文人能参加这样高级别的赛事,获专家指点,与同行切磋,乃荣幸之至!反思自己这次课堂教学,收获多多。

一、文本,还是文本,教者在不断自我否定中走入文本

这次执教的篇目《门莽作(孩儿塔)序》(沪教版高二上),距今已经78年之久,时代的隔膜,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畏难情绪,使得这篇文本不容易被学生接受。

我个人是鲁迅的铁杆粉丝。为了上好这篇课文,我尝试从不同角度解剖文本,第一次从梳理每段内容人手,主要抓住每段讲什么,效果不理想。第二次既梳理每段内容,还抓住线索(凄凉一痛惜一压抑一爆发一舒缓),妄图面面俱到,双线剖开,效果仍不理想。第三次将《为了忘却的记念》和《白莽作(孩儿塔)序》互文展开,学生连700字的《白莽作(孩儿塔)序》还搞不明白,怎么可能将两篇这样深邃的怀人文章比较?结果依然失败。第四次将鲁迅日记、书信、钱理群和孔庆东的见解评价引入,却似喧宾夺主。第五次只以鲁迅感情的变化为线索推进,并抓住第三段(也是学生最不懂的一段)重点展开,并根据老师的建议放慢我连珠炮似的语速,可是听课老师说,那堂课好像不是我上的了。

自然还有第六次、第七次……在不断自我否定中,我思考着,进步着。

今天回想,特别感谢组内老师,听我一遍遍地试教并提出意见。感谢陈小英老师将自己公开课光碟给我借鉴,她和王伟、常锋两位组长听了我每一次的试教,饱受折磨,还给我鼓励,最后他们说:只要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放大胆子上,不要有顾忌。

在这样的焦灼中,我自己反复研读文本,一位组内老师建议我抄写全文并背诵出来,这样眼睛和双手就解放了,可以密切关注学生,关注课堂。我抄、我背,再反复读钱理群的《与鲁迅相遇》《鲁迅作品十五讲》、郜元宝的《鲁迅六讲》。

上海是鲁迅晚年生活过十年的地方,有他的纪念馆、故居和最后的安息地。我查阅鲁迅的日记,一次次去上海鲁迅纪念馆,并向工作人员恳切提问,幸运地得到素昧平生的复旦大学中文系乔丽华博士的无私帮助,在倾听了我这个超级鲁粉的要求后,他为我提供了鲁迅先生的手稿影印件。这份影印件让我顿开茅塞。据许广平说,鲁迅饭后就在躺椅上打腹稿,想好以后就写成,是很少修改的。比照手稿和印成铅字的文字感觉还是不同,第一段和第三段没有一个字的修改,一气呵成,而第二段的细小的修改和字斟句酌体现了鲁迅这位语言大师的功底。如原来“他的哥哥才是徐培根,航空署长,他们俩是殊途而同归的兄弟;他叫徐白”,“他的哥哥”改成了“这”,“他们俩是”改成了“终于和他成了”,“他叫徐白”中加了一个宁小小的“却”。按照现代英语语法,他的、你的、我的,是所有格的物主代词;这、那,是指示代词。所有格的物主代词,强调两者的从属关系,亲人关系;这、那,是指示代词,更多的是区别。几个细小的改动一下子把亲兄弟给泾渭分明地区别开了。哥哥是国民党高级官员,弟弟是有坚定信仰的纯真诗人,两个人的信仰、人生道路很不一样。用了一个“却”字,在不需要转折的地方转折了。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以为白莽本名徐培根,其实搞错了。在这里他要郑重地为烈士正名,一字一顿地写出来!

再看,第二段开首:“说起白莽来,——不错,我知道的。”这个“知道”第一层意思是承接第一段的远道来信开首:“我的亡友白莽,恐怕你是知道的罢。”第二层是和下文粘连的,按照常人的眼光,不知道对方真名实姓和家庭直系成员情况,算不上“知道者也”,但是两人情趣相投、志向相同,都追求真理、热爱文学、渴望自由。1909年出生的白莽比1881年出生的鲁迅小27岁,是忘年交,知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道者也”,这是第三层。或许有多种原因,从事“左联”文艺运动的白莽,为了自保,也为不连累亲朋好友和师长,没有告诉鲁迅自己的真名实姓,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之间深深的情谊。本来手稿第二段中“他们就义是有五年多了”后改为“他们就义已经足有五个年头了”。从注释看白莽就义于1931年2月7日夜,到鲁迅写文章的1936年3月l1日夜,是足足五年零一个月多四天。“左联”五烈士的非正常死亡,这笔账鲁迅记得清清楚楚,从来没有忘却过。这两人的交往一件件一桩桩作者也记得清清楚楚,而说“五年多了”很含糊笼统,就不足以表达刻骨铭心之意。同理,从数量词“四年前”“五个年头”“第三回了”中可以看得出来。鲁迅说要将他们忘却,可是紧接着的每一句话却是明明白白地记得。后几句是对前一句的否定,语言表面的意思和背后的潜台词构成张力,能指和所指的游离,使得他的文本具有金石之声。

这种一等一的文字功夫只有透过印刷的课本后寻访作家的手迹方能探求到作家的心灵波光。我们幸运地得到了手稿影印件。

文中那条被压抑的又终于喷薄而出的情感的河流,我终于找到了它的沉郁顿挫。我们的努力和执著有多久,我们对作家作品领悟就有多深,我们和学生就能走多远。

二、生本,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埋下热爱鲁迅的种子

学生本来对鲁迅的作品就有隔膜,埘这篇鲁迅辞世前220天写的700字左右,距今78年的短文不是那么容易接受的。我做了以下努力:

1.精选补充资料.为学生知人论世提供扶手

为了尽量还原文本产生时的社会背景和作家的境况,我精选1800字左右的补充资料发给学生,简要如下:

背景资料:转引自孔庆东《正说鲁迅》一书中3则鲁迅晚年处境资料(二手资料是不得已,最好用第一手资料)。

鲁迅作品:《准风月谈·后记》《且介亭杂文末编·续记》《且介亭杂文末编·写于深夜里》、诗《答客诮》(1931年)、《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上述除诗外,皆为节选)。还有此篇文章手稿影印件,本堂课最大亮点应该由它点燃。

鲁迅书信:1934年12月31日致刘炜明信(节选)。

鲁迅日记:1931年1月20日、1933年2月6日、1936年2月28日到3月11日、10月1日和10月18日,共13则相关日记。

这些文字有助于学生理解这篇小体积大味道的文章,回到1936年——那个春天特别寒冷,他缠绵病榻数日才能坐起(体重不足80斤),反动当局又对他施行言禁,白莽被杀害已经整整五年零一个月多四天,白发人送黑发人。大病初愈但生命即将走向终点,文学家鲁迅要为白莽遗诗写序,他独特的言说方式和情感河流就都需细心体察。希望对学生而言,鲁迅不再是“熟悉的陌生人”。

2.抓住地理、心理条件,托近学生和鲁迅、白莽的距离

对十六匕岁的孩子而言,理解78年前的鲁迅的文字是难的教哲找到三个契合点:鲁迅晚年在上海生活十年,他的墓地在鲁迅公园,离开我们学校才两站路;白莽曾就读同济大学德文馆,同济大学与我们学校一墙之隔;白莽第一次被捕入狱才18岁,和学习这篇文章的学生正好同龄。三个契合点可以有效地拉进学生和文本的距离,拉近学生和鲁迅、白莽的距离。再联系实际,在今天“我爸爸是李刚”,官二代、富二代还似乎是荣耀和特权的代名词,但是80多年前,原本可以倚仗国民党高官的哥哥过上锦衣玉食、香车宝马的生活,成为“官弟弟”的白莽,却选择了和兄长不一样的人生路。试讲中,我做这样的引导:“他曾经在与大家只有一墙之隔的同济大学德文馆学习,曾翻译裴多菲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与一般翮译者不同,白莽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这首诗歌,在这样伟大的诗作而前,在这样崇高的死亡面前,所有的文字和任何的评价都显得那样苍白。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说,‘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和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学生被曾经的同龄人这样的在今天看来也是难得的选择和牺牲所打动!此次在荆州上课,我重点抓住第三个契合点打动学生。

3.了解学情,课前质疑收集问题,解决难点

龙应台在《百年思索——沙漠玫瑰的开放》一文中说:她和两个儿子观察沙漠玫瑰在水中第八天才复活,并为之欢呼雀跃,而邻居眼中它只是一棵难看的地衣,认知的冲突在于“我们知道它的起点在哪里。知不知道这个起点,就形成我们和邻居之间价值判断的南辕北辙”。这段话给我们很好的启示:我们得知道学生的认知起点在哪里,对于文本他们懂了哪些,还有哪些稍一点拨就懂,哪些基于他们的年龄和人生经历现在不会一下子就懂得,这一部分的内容老师必须讲解,讲解之后,埋下一颗种子,将来他们大了,人生有了阅历有了感触就会更懂。蒋勋在《美,看不见的竞争力》一书中,将这一环节定名为“记忆的库存”。

我布置四个预习作业:①700多字的文章你最喜欢哪段?说说理由。②对第三段,读不懂的词句有哪些,请一一罗列。③除了你不懂的词句外,关于这篇课文最想知道的还有哪些?④谈谈你眼中的鲁迅。

此次在荆州上课,由于时间关系无法让学生充分预习,上课前一天下午,给学生补充资料后,请他们只做预习②,并编写手机短信传给我。40位学生有24位给我发了短信。将学生问题归类:

15位质疑“现在,对于他的诗,我一句也不说——因为我不能”;10位质疑:在这种急切地想要流布诗集的心情之下,作者却说“我简直不懂诗”,他到底懂不懂诗;6位质疑:为什么说白莽“他死得太快了罢”;4位质疑:什么叫“捏着“一团火”。

后来教学环节就根据学生质疑问题设计。

只有了解学情,师生共同突破难点问题,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是真正为了学生的发展。而这篇序文中沉郁顿挫的情感张力,有时候不是年轻的学生一下子能懂的,那么不急,姑且留下一个“记忆的库存”。

三、语文人,在今后的岁月中减少“未完成”的遗憾

这堂课还有很多遗憾:由于节奏控制不佳,第四段的文字没有很好地咀嚼和赏析,只让一个同学背诵就草草收场。在本段中鲁迅对白莽的诗歌高度赞颂。既然出于种种原因作者不能介绍诗歌的内容,那就评价诗歌的艺术价值和生命力。这样一位久病的老人拼尽全身气力来赞美一位与自己有着深厚情感、志向旨趣相同的忘年交的遗诗,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赞美诗歌,准能说他不懂得诗?不仅赞美诗歌价值还赞美它的生命力和使命感,并一下子堵住了所谓诗家的在艺术上挑剔白莽的嘴。这些我在课上都来不及展开。

而更加遗憾的是推向高潮的结语没有来得及说完整,借此机会补上:我们只关注他的恨,忽略他也有爱。在这篇“小体积”“大味道”的序文中,大家领受了他内心最柔软的部分,爱与憎互为表里。钱理群先生说:他是人间至爱者。对被侮辱被损害的群体始终有深深的悲悯。“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青年人)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以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一旦青年人牺牲,他极为哀痛。1936年春天老人为身内身外的死亡所捕获,“我的记忆上,早又蒙上了许多新鲜的血迹”。饱经沧桑的老人,被肺病气喘折磨,体重不足80斤,距辞世220天,在当时禁铜得比罐头还严密的文化专制下,拼力为已牺牲整五年的年轻诗人写文章。它有《离骚》的况味。全文从惆怅起,历经痛惜、压抑,一再克制,直至火山喷发激情一泻千里,乃至释然。这才是人间鲁迅的大爱大恨。

那么多的遗憾,都是自己功力不足所致。我将这些遗憾放在心中,以这次的“未完成”激励自己——执著地走在语文教学之路上。

(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200092)

守住平常心 简单教语文

马 飞

2014年7月20日.对我而言,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因为我有幸代表安徽省参加在湖北荆州举行的“全国第四届‘中语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并获初中组一等奖。在欣喜、激动之余,内心涌动更多的是聆听与会专家点评带来的收获,感Ⅱ义与会选手各种不同风格精彩的展示,思索与会教师相互交流碰撞所给予的启迪……每一个点滴的收获,如石子投入心湖荡起的层层涟漪,吹皱了那泛滥的一池春水!而那半亩方塘,便是语文的神圣之地。语文的百花园里春意盎然、芳香四溢,令人眷恋、神往、痴迷!而步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桃花源中俳徊时,蓦然回首才发现“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多么具有生机!也许,这“一枝红杏”于我而言,便是简简单单教语文吧!

笔者以为,简单即是使语文课堂教学由繁琐到简约,由枯燥走向有趣,由华丽变为朴素,由矫情变为真情。仅以本次赛课《王几何》一文为例,浅谈几点拙见。

一、选择缘由

赛后交流之余,有人问,为何选择《王几何》一文?一篇浅显而缺少思想价值的文章。我笑而不语,说句心里话,当初选择这篇课文,我也是有许多顾虑的。五月初,接到赛课任务后,我经过反复斟酌,也曾选取一些相对难度大的文章,如《斑羚飞渡》《春酒》等阅读课,还有一些古典诗词和文言文,甚至一些作文活动实践课等等。既想使自己的课深刻,又想让自己的课新颖,于是迷茫彷徨,甚至纠结了很久很久。一次不尽如人意的磨课后,我县教研员朱维东老师对我说:“何不简单一点?万物莫与朴素争美!”一席话使我茅塞顿开,简单、朴素的课不正是我追求、向往的课吗?于是,静心又读了诸如《王几何》一类贴近学生和自己生活的文章,越读越觉得王几何这个人物形象就浮现在自己眼前,刻在自己心头,自己越像乇几何。当然,我也许只有一点王几何老师的幽默,却无法触及他他那业务水平极高的境界。但是,我内心有个声音在呼唤,王几何不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我们这些草根老师中,何尝又缺少类似的身影呢?也许我真正读懂了课文,理解了王几何,懂得了理解文章更需要自己用心的素读(裸读)啊。

这一段备课、磨课过程,虽然身心疲惫甚至有些心竭力悴,但我深深懂得了:教师的简单,来自于自己的平和心态,不急功近利,不急于求成。简单才是真!

二、课堂建构

本文作为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主要通过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和典型的特定事件,生动传神地再现了王几何这一立体、丰满、真实的人物形象。只有明确了“教什么”,才知道“怎么教”,然后再推敲“为何这样教”,最后再反思“这样教想达成什么效果”。基于这样的思考,在磨课过程中我三易教学设计。第一次,面面俱到,什么都不想放过。第二次,只重技法,把阅读课上成写作指导课。第三次,抓切入口,环环相扣。终于把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明了,使冗长拖沓的教学过程变得简清高效,使复杂多样的教学方法变得简单易行。

教学之始,我首先抓住“几何老师会是怎样一个人呢?”为主问题作为切入门,一是为了设疑激趣,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探寻答案,使教学双方轻松主动、趣味丛生;二是为了找准教学各环节的纽带,使课堂教学结构疏密有致、重点突出,从而扎实有效地实施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维的训练。

认真读书后,学生发现“王几何老师,是一个外表头方大耳、矮胖结实的中年人”,更是“一位业务水平极高、人人都盼望他上课的幽默风趣的老师”。

进而,分析“幽默风趣”体现在哪些地方?“业务水平极高”又是如何体现的?从而让学生明白热爱几何教学才是他的灵魂之所在!

最后,点明平凡的王几何是有血有肉的,立体丰满的,激发了学生关注、了解身边人物的内在美!正如歌德所说,人有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文字,一只眼睛看文字的背后!

这样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才能做到“牵一点而动全文”。水到渠成,简约而不再简单!正如语文大师钱梦龙所说:“努力在每篇课文中找到合适的问题,一个情节,或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词……作为分析的口子,由此人手,带动全篇。”简单便是实!

三、策略实施

朱熹说过,渎书需虚心涵泳,所谓涵泳,就是要反复咀嚼,细细品味。而本文说实话,看似简单,但值得细品玩味处可谓多矣!如何让简单的文字变得有味,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收获,便是本课教学设计的原点。禅家有诗云:“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归来笑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语文课,简单地说,就是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同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渎、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基于这个层而的考虑,教学本文的策略主要是采用朗读、品味相结合。

具体展开来讲:第一步,入课环节。看到课题,你能想到什么问题?即采用想(猜)读的力‘式,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向往和思维训练。第二步,整体感知。几何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采用默读的方式,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初步了解人物形象。重点出示了默读要求,并通过巡视,及时提醒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正如评委余映潮老师点评此处时说道:“这样处理圆润得很!”第三步,品析人物。首先,展示了“幽默”与“风趣”的区别与联系,明确这一组词连用的目的,进而通过具体语境,通过对词语品味、诵读、演渎、方言趣读等方式,让学生获悉词语更高的韵味。其次,以点带面,让学生关注修辞的生动、副词的情味、句式的丰富和标点的使用。

这样简单的处理,使词语的鉴赏、品析不再浮光掠影,思维训练不再蜻蜓点水。从观课的层面来看,学生学习情绪高涨,主动参与性强,生成的趣味点较多!简单不失趣。

四、遗憾之处

有人说:语文课堂总是遗憾的艺术。这节课遗憾不少,教后评课,特别是与会专家,余映潮老师、黄厚汀老师对我的点评,字字珠玑,使我收获颇多,认识到:本人的教师素养仍需提升,对文本的解读还需巧妙而具灵气;教学的各个环节还需推敲、优化、整合,以便更加扎实有效;对于词语、句子的诵渎、品味处理方式变化不多,积累不足;在王几何这个人物与我的合二为一、课文中的那节课与实际教学课堂的合二为一、文中四十二个学生酣畅淋漓的痛快效果与湖北荆州东方红中学七年级学生真实的课堂学习效果合二为一方面,这“实”课与“虚”课的三种境界未能达到完美的融合!简单,其实不简单。

徐志摩说过:“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一名农村教师,我知道我未来的路还有很长,很长……而此时的放歌,也只能是稚嫩晴哑的歌唱。但热爱语文的心,不会使我望而生畏,望而却步,正像教学《王几何》一课的结束语那样:“每一朵花无论生长在哪里都可以绽放。”守住平常心,简单教语文!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三和中学235100)

着眼学生发展 探究文本内蕴

谢政满

一位优秀语文教师,总会在语文课堂巾贯彻“一切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并且有效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探究文本内蕴,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次“中语杯”研讨活动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精神。

立足学生疑难,展开语文言语实践活动?16节高中研讨课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老师们对学情的把握,对课堂中生本对话程度的关注。讲析《项脊轩志》,黄腊梅老师首先展示学生的疑问:为什么归有光住在破陋的屋子,反而很高兴?为什么母亲要隔门叩问孩子情况,而不亲自去看?最后一段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人而写树?……既而教师引导学生品昧关键词句,结合归有光的生活背景,深切感受归有光心中“多可喜,亦多可悲”的情感内涵。探究《白莽作(孩儿塔)序》第三段中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李琳老师首先展示学生预习时的疑难:为什么“收存亡友的遗文真如捏着一团火”?如何理解“我简直不懂诗,也没有诗人的朋友”?“对于他的涛,我一句也不说,因为我不能”一句中,“我”真的“不能”吗?……师生结合写作背景、白莽生活中的点滴往事,体味词句深意,与文本展开深度对话,真切感受作者的沉郁心境在学生疑难处挖掘文本内涵,是有效进行语文探究教学的根基。

抓好诵渎环节,提升语言感受能力。诵读是阅读探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诗词教学中更是不可或缺。讲析《将进酒》,沈兵兵老师引导学生在诵中品,在品巾诵,几乎用诵读贯穿了全课堂 “与刚才相比,你的诵读有力了些,快了一些。”“请大家诵渎,思考诗中哪一句最能抒发诗人内心的悲壮之情?”“大家一起读,看哪些句子能读出他的欢乐之情?”……当学生在诵读中逐步体会到文本深意时,教师则激情地示范诵读,将课堂探究推向高潮。讲析《井》,赵晨光老师运用“三步诵读法”,指导学生进入文本内层,感知诗歌之美。“‘你们也只能扰乱我的表面/我的生命来自黑暗的地层/那里我才与无边的宇宙相联’中‘也“只能“地层’必须重读,‘那里’一词必须与上句紧密相接。”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轻重语气,合理的停顿、连接等朗读技巧,有机融入自己的真切情感进行诵渎,准确读出作者的思想内涵。学生的诵读能力、语言感受能力在教师悉心指导中逐步提升。

关注课堂生成,抓住重要语言点切入探究。语言是思想的外壳,品味语言,才能渎懂作者情感和作品内涵。然而经典作品中具有深层含义的同句很多,如何关注课堂生成,从重要语言点切入,引导学生自然有效地探究到文章内涵,尤为关键。李奇老师在指导学生诵读《荷塘月色》第四段时生成一个问题:朦胧之景为何写出了清晰之美?从而引导学生认知文学作品的造境现象,理解“荷塘月色”实则是一个虚拟的精神世界,为后面探究作者情思和作品主题做好铺垫。王忠良老师在引领学生诵读《虞美人》时,抓住“问君能有几多愁”这一难句,指导学生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也为后面理解文章结构特点,探究作品主题埋好了伏笔。大凡有教学智慧的语文教师,最善于在课堂探究过程中,抓住文本中某一极富特色的字词句段或特殊的表达方式,引领学生诵读,感受,挖掘,拓展,从而成功地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辅助学生探究文本内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由此可见,充分开发利用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教材资源、课外资源,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具有重大意义。《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节选了《论语》11节语录,内容繁多,理解困难。马丽华老师指导学生开发语文教材资源,围绕核心话题“好学”进行主题归类,将11则语录基本划分为三类:学的意义,学的内容,学的方式、方法,为学生探究文本内蕴打好基础。李琳老师运用鲁迅写作《白莽作(孩儿塔)序》时的手稿资源和课文进行比较,引导学生从作者修改的痕迹中悉心体会鲁迅先生写作时的复杂心境。黄腊梅老师在指导学生体会《项脊轩志》中作者的悲喜心境时,补充归有光科举道路的艰难材料及他的《先妣事略》《家谱记》等作品资源,有效地辅助了学生深入文本,探究语言背后的深意。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知规律,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才能使语文知识、能力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

当然,个别研讨课也有疏漏之处:教师主导地位过于突出,课堂探究问题不够集中,讨论环节忽略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探究过程中过多引用课外资源而减弱了对文本语言的深度挖掘等等。然而,我们欣喜地看到,这16节研讨课都称得上是新课改背景下充满语文独有韵味的语文课。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师生一起感受理解,共同体味鉴赏,努力探究领悟。这是多么幸福美妙的事情!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100073)

课有千千“结”

李劲

2014年7月19~21日,第四届“中语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湖北荆州召开。八方宾朋齐聚古城,32名选手逐一登台,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彼时正如火如荼进行的巴西世界杯。作为一名协办工作人员,我有幸全程观摩了初中组16节赛课,对选手们的“结课”环节印象尤为深刻。

刘体仁《七颂堂词绎》论词,有“词起结最难,而结尤难于起”之说,强调“须结得有‘不愁明月尽,白有夜珠来’之妙”,这一说法似可借用到语文课堂。如同作词,语文课堂的作结手法虽堪称课有千千“结”,但是参加具有竞赛性质的课堂教学观摩研讨,选手必定追求的是最妙的那一种。如何“结”才最妙,又绝不可孤立视之,须与全课的整体设计相匹配。所以,从观察“结课”环节人手,或许能窥一斑而见全豹。

个人觉得,“结”的效果与课的设计似有某种联系。

线条简约,收束则裕如.湖北朱明英老师执教《沁同春·雪》,没有冗长的导入语,直入课堂。采取最贴合诗歌教学的“以渎带品”的朴素方式,训练极实用的“断与连”“拖与顿”“抑与扬”的诵读技法。通过指导学生诵渎,逐步体味出本词壮阔的意境,词人博大的胸襟,以及写作上的独特构思,整个设计的线条极其简约。最后环节,师生合作,激情诵读全词。这个处理既是对前面三种诵读技法的完整展示,也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性演绎,与本节课的教学手段紧密相连,课“结”得白然、大气。

视点集中,收束则厚重。浙江耿锋贤老师执教《江城子·密州出猎》,全课视点集中于一个“狂”字,课中三次出现同为研究本词而观点相左的古今词评,意在通过指导学生甄别资料,逐层深入地理解苏轼之“狂”,表为“形狂”,里为“心狂”,内核是“进取”。因为视点全着眼于“犴”,最终作结也就点在“狂”的内涵之上,不枝不蔓,课“结”得精准、深沉。

授渔得法,收束则精彩。重庆佘乐老师执教写作指导课“让笔下的景物鲜活起来”,非常善于“授人以渔”。他手托一只鸟巢,先让学生观察形状、颜色、材质,教第一招“抓特征,联想写形”,学生写片段练习;然后设想这只鸟巢会出现在什么样的场景中,教第二招“设场景,烘托传神”,学生添加场景描写。此时已接近课堂尾声,当所有人都替他着急第三招还没开始,他顺势让学生写下而对此情此景的感受,教第三招“抒感受,点染情思”,当学生补上最后一两句抒情感悟,然后马上配乐朗诵交流,因为老师传授得法,学生表现上佳,课“结”得轻巧、从容。

其他由设计精当而使课“结”得如水之向下的例子还不少。而有些课的作“结”,似乎反映了课堂设计的些许失当。

刻意创新,举轻若重。本次大赛有节课外阅渎品析课,篇日为龙应台的《目送》。设计了“读·日送”“品·目送”“悟. 目送”三个环节,其中在“读”之后,穿插了一个“写·回首”的写作活动,用“我无意间回首看母亲的方向……”为开头写话,从孩子的角度体察母亲的“目送”。此刻的写作针对的仅仅是文本的第一层次,而并非主旨,略显“头重”。老师在结尾创新了一个“本色再读·目送”活动,要求学生把文章不同段落的句子拼贴组合在一起进行“创意朗读”,这个设计放在学生已经深刻理解了文本落脚点“不必送”的坦然豁达之后,略显“脚轻”,如此郑重其事地放在结课之时,给人以举轻若重之感。

无限拓展,难承其重。大赛有节《(狼)再读课》,其设汁初衷足可见教师极富挑战的勇气和智慧。暑期赛课、学生已学本文的学情,倘若真能扎实再读《狼》,当是非常有典型意义的一节课。但是,本课在完成“蒲松龄怎样描写狼的狡黠和诡诈,使狼身上有了人的特征”这一“再渎”之后,便集中研究“动物隐喻”,先联读了蒲松龄另两则《狼》,进而研究《聊斋志异》“讽喻时事,寄托孤愤,再构理想”的创作缘由,进而出示中国文学巾的众多“动物隐喻”,其中选读了《阿Q正传》和《狼图腾》中写“狼”的片段文字,然后让学生选择一种动物,采用隐喻之法片段写作。最终作结,让学生看图想象构思“海豚母子”以及“战士与警犬”的故事。这个设计中的拓展层出不穷,每次都让人误会是要作结,且内容太过繁难,让七年级的孩子难承其重。

读写分离,渎轻写重。本次观摩有两节《春酒》,主体部分都有全文的朗读,都有对课文重点段落的品读,都有对作家经历、创作以及乡土情结的介绍,但课堂效果迥异。观察未获一等奖的那节,课始于听罗大佑《童年》完整歌曲,还在歌词内容上纠缠了数分钟,似已不妥;仅看其最后环节,“我与琦君比童年”,出示了三篇范文以及大量的儿童生活图片,以期唤起学生的童年记忆,现场写作。这些图文距离之前的课文学习太远,最终学生交流的现场写作,很难说来自本课的文本学习所得,以此作结,显得目标不清,读写分离;且导入的缓慢、背景的拓展都占用了大量时间,文本读得不够细致深入,似有轻读重写之嫌。

由此看来,“结课”之妙取决于全课的“结构”之妙。

当然,教无定法,没有哪家金科玉律规定最后该怎么作结,很多名师课例不曾作结也成经典二但追求整节课的流畅完整,大致是不错的。为此日的,许多成功课例积淀的教学设计经验值得多多揣摩。

简化教学头绪。读书讲究先读“厚”再读“薄”,课堂教学设计与此雷同,备课须广博,上课须简约。一节课头绪过多,必然纷繁庞杂,蜻蜓点水。设计问题过多,往往带来师生间的碎问碎答,造成课堂效率低下,失去教学整体感、若采用余映潮老师倡导的“主问题”设计,能使课堂结构清晰,教学视点集中,达成重难点突破。所以,提炼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应该成为青年教师磨炼教艺的日常功课。

着力利用课文.教师深入研读课文,是教学设计的前提,语文名师们常在独到的课文理解和发现上令我们折服、研读决定教学重点,也常形成教学亮点。追求教学设计的创新,与其看重手段,不如关注内容。渎透教材文本,把课文用足,便无须借助其他非语文的手段。腾出时间做语文课堂该做的事,时间便不会再那么不够用。这方而,可以借鉴孙绍振先生以“还原”和“比较”进行“文本细读”的某些做法。

力避无谓拓展。拓展本只是课堂设计的一个局部环节,之所以单独拎出考虑,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太多无谓的拓展,特别是在各类公开课上二只要有人观摩研讨,似乎不拓展不足以体现课堂之“高大上”。最新版课标将语文的学科功能定位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那么,拓展的出发点也必须基于此。知人论世讲经历,引入文本对照读,联系现实谈感悟,这些常见的课堂拓展,如果无助于或不一定有利于学生本节课的语言学用,就应该坚决抛却不用。一定要拓展也须立足教材文本,精选外部资料,严格把握分寸。

果如此结构全课,语文教学何来千愁百“结”?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教科院 4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