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由学情生成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 投稿孙慕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254次
  • 评分4
  • 66
  • 0

冷晓红

教师心中如果没有教学目标或者目标模糊不清,都会使学生感觉“像雾像雨又像风”,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但是教学目标如果预设得太死,可能就会高于或者低于实际学情,且置学生于完全被动的地位,使他们失去学习的主动性。由学情动态生成课堂目标,可以让语文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一、注重预习,在学生认真阅读并提出问题的基础上,生成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

课前,教师布置学生认真阅读课文,通过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章的关键语句,并在读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在整体把握原文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把学生们庞杂的问题整合、归类,进而生成新课的课堂目标。

这样的阅读课堂,不只停留在解决生字词、了解作家作品的浅层上,而是在开课之后即可直接进行阅读思维的碰撞、阅读感悟的交流。

如黄厚江老师在教学《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时,用的就是这种目标生成法。一开始,黄老师就叫学生“说说是怎样预习的”,一位男生回答“读了两遍,查了一些不懂的词语”后,黄老师引导学生:“预习除了读课文、注意生字词,高质量的预习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学生提出不理解“这是一个男孩子,这是一个男人”句意,黄老师于是又提醒大家是否理解“这真是比任何文学还要文学,任何艺术还要艺术”句意。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自然生成了课堂阅读教学的三个目标:“男子汉精神”的理解、小标题结构特点的把握、语言的品味及语句的揣摩。

今年7月在湖北荆州举行的第四届“中语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上,来自广西柳州的卢涛老师的《合欢树》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听课时发现,课堂实际教学目标并不完全和听课教师手上的教案相符合,因为她用的也是这种建立在学生认真预习基础上的目标生成法。学生不同,生成的课堂目标当然会有差异,教学过程当然就有了变化。这节课的教学围绕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来展开:第一,母亲对合欢树的态度到底如何?第二,“我”对合欢树的态度为什么是矛盾的?第三,最后一段为什么写孩子?动态生成了象征手法的特点及作用的掌握。

二、注重学生个性阅读,现场生成课堂教学目标

文本解读的多元理论,加上新课程改革强调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和体悟,让一线语文教师敢于放手,学生能够在自由的环境中对课文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并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学生与作者、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间的多重对话。这是现场生成课堂阅读教学目标的理论依据。有的教师完全遵循学生的阅读层次,教学《囚绿记》时设计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请同学们拿起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在自己最有感觉的地方做上记号。读完后,请你把自己最有感受的地方读给大家听,然后简述自己的感受。

第二个环节: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然后按学生问题的先后顺序进行探究,自然生成各题的答案,教师引导点拨。这一环节引导学生用由果溯因的方法让阅读更深入了一层。

第三个环节:让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悟。

这三个教学环节,动态生成了学生个性思维碰撞、评价质疑阅读材料、个性化语言表达等课堂目标。

目标生成法,摒弃了“绿色象征面对日本侵略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的标签法,放手让学生从文本中去追寻蕴含在文字背后的作品内涵、作家个性,同时从常春藤身上得到启发,体味作家对生命的感悟,课堂上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三、备课时教师精心设计,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自然生成阅读教学目标

这是目前一线教师用得比较多的一种目标生成法,因为它既可以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备课时,只需高屋建瓴总体把握,把教学过程设计成简单的三个以内的开放式的问题。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教学过程中具体生成的,课堂教学目标在得出问题答案的过程中随机生成。如:

1.比较揣摩之中,动态生成品味语言等阅读目标

如洪镇涛先生教《天上的街市》,先提出示范问题:“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能否改成“天上的明星亮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接下来学生提出的问题就非常丰富了:“定然是不甚宽广”为什么不说“定然是很狭窄”?“请看那朵流星”为什么不说成“请看那颗流星”?“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中,“我想”和“定然”是不是矛盾的?“不信,请看那朵流星”一句,为什么要加“不信”二字?这两个字表达了什么感情?这些问题有的是有关句式的,有的是有关词语的,有的是有关表达方式的,有的是有关表达效果的。也许一节课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但是学生的问题意识有了,品味方法有了。在具体的比较揣摩过程中,品味语言、掌握表达方式、区分表达效果高低的阅读课目标也就自然生成了。

2.审美情趣目标的生成

比如学习《世界上最美的坟墓》,我在备课时,就预设课堂开头,让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美丽的坟墓。结果课堂上得到学生们的答案:

①秦始皇陵②昭君墓③十三陵④古埃及法老金字塔⑤歌德墓⑥中山陵……

这些答案,我是无法预设的,但不是所有的都是最好的。我又引导他们比较哪一座是最美的。思考为什么这个“无人守卫,无人管理”的“长方形的土堆”是“世间最美的坟墓”?

学生们必须到原文中去寻找答案。在此基础上,自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在多次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参与点拨,让他们明白托尔斯泰墓的“朴素美”,“朴素美是美的最高境界”,“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学生们还能在了解托尔斯泰伟大一生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白“朴素乃从华丽中来”的哲学道理。

思考比较的教学中,即渗透了美学教育,也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从而在动态的过程中达成培养审美趣味的课堂目标。

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修改、转变备课时设计好的课堂目标,生成新的教学目标

这种情形往往表现为一种“意外”。因为它不是教师备课时预计到的情形,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突然袭击”。这类生成,往往是学生推着教师走,推着教学过程往深处迈进,曲线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或者生成新的教学目标。它最能考验教师的水平和能力。水平低、经验缺乏的教师,往往会装作没有听到,甚至认为学生在故意刁难自己;稍微好一点的教师,会故意在转述的过程中改变学生的问题,让问题往自己预设的答案上靠;或者“留作课外思考”之后,不再追究。其实,如果我们能及时发现教学的“契机”,抓住学生的问题,完全可以引导教学进程往深处和广处进发。

以张洁的《捡麦穗》为例,在备课时我依据资料“这是一首催人泪下的人间挚爱的歌”的评价,预设“让学生理解并体悟这种‘人间挚爱之情’”课堂目标。可是在课堂上,有学生大声提出:白纸黑字,“我”天真纯洁地想嫁给卖灶糖的老汉,就是为了“要天天吃灶糖”!我及时抓住学生这一“契机”,在肯定学生阅读仔细头脑反应快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天真烂漫的“我”,想嫁给卖灶糖的老汉,就为“要天天吃灶糖”。这给我们什么启发?

生长在深圳的学生们联想到自己的童年生活,物质丰富年代的小女孩肯定不会仅仅为了能吃糖就想嫁给谁。于是我提醒他们再读课文,他们从课文中“破窑洞”、姑娘们甚至从童年时就开始“捡麦穗”换钱买花布,才能准备好自己出嫁时候的“新嫁娘的包裹”等内容,很快就得出:“我”的童年处于物质极度困难时期的极度落后的山村。他们很快理解作者说“假如你没有在那种日子里生活过,你永远不能想象,从一粒粒丢在地里的麦穗上,会生出什么样的幻想!”的含义。由此读出卖灶糖老汉“每逢经过我们这个村子,他总是带些小礼物给我。一块灶糖,一个甜瓜,一把红枣”的行为,包含了对“我”天真烂漫童心的由衷疼惜之情。整个教学过程,就这样拐了一个弯,达成了预设中的“让学生理解并体悟这种‘人间挚爱之情’”这一课堂目标。

总之,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堂目标,建立在学生认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让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能最大限度地贴近学生,从而取得更高的课堂教学效率。

(广东省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 518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