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孤傲清雄梅骨芳——陆游词《卜算子·咏梅》赏析

  • 投稿猫王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857次
  • 评分4
  • 68
  • 0

李运国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花,是我国历代诗人所钟爱吟诵的物象。因她在风雪严寒节令中保持生机,不但不凋,反而开出花朵,而成为逆境中精神气节的象征。品格正直的诗人词人,往往借梅花之自然属性以抒发内心未伸之志,喻节操之芳洁,表现不与浊世同流合污的铮铮骨气。陆游酷爱梅花,在他的全部诗词作品中,竟有一百五十六首写梅花,标明梅(梅花)的就有八十多首。在这八十多首咏赞梅花的诗词中,最能彰显词人悲壮孤高品格,体现词人执著信念的,当属《卜算子·咏梅》。作品中,陆游托物言志,把自己与人世间邪恶势力的抗争,虽遭排挤打击但终不懊悔的凛然高洁情操,融入到梅花与自然环境作斗争的品格之中,写梅亦写人,梅花与词人,物我两照,相融无迹,完全交织在一起,幻化为一个个性鲜明、品格突出的艺术形象,极富感染力。

词的上片重在勾勒梅花所处的生存环境和面临的残酷遭遇。词人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到对梅的描摹之中,重点写了梅花的“愁”情。梅花“愁”,词人更“愁”,“梅”,实际成了陆游人格的化身。首句“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言其地处荒野,非生长于宫庭深院之中,生长环境极差。“驿外”,驿站之外,“断桥”,破败残损的桥,意思是说,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悄无声息自开自落,无人理睬,无人管照,更无人欣赏。“开无主”,明言梅花遭遇的冷落,暗含词人自己不被人理解,不被重用,反被排挤打击的凄凉心绪,托物移情,是景语,亦是情语。“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词人以层层递进的手法把梅花的遭遇进一步渲染深化。梅花在这人迹罕至的郊外默默地开花,孤寂无助,已有愁情几分,可眼下又是惹愁的黄昏来临,朦胧幕色笼罩,又使梅花平添了几多愁绪。不仅如此,随着夜幕的降临,一场狂风骤雨又扑面袭来,孤寂的梅花所受的摧残有多大,命运所受的折损有多惨,不言而喻,不说已明。梅花遭遇的不幸,梅花的流离冷落,梅花的孤寂愁思,正是词人遭遇、词人处境、词人心绪的真实写照,尤其是“已是”、“更著”词语的运用,进一步强化了词作的感情色彩。陆游毕竟是陆游,在写梅花之“愁”时,没有沿用多数诗人、词人惯用的比喻、夸张手法,把愁写得这样、那样,而是另辟蹊陉,巧妙地借用环境、时光、自然现象来铺陈烘托,让读者在一系列的景物描绘中感受到作者在特定环境下的“愁”,从而使读者自然地融入作品,走入作者的内心。“情景双绘”,堪称神来之笔。

下片更深层面地咏写梅花历尽磨难、孤高清雄、留芳而去的品格、气节。诗词总是靠形象来抒发感情的。抽象无形的思想感情必须借助具体生动的形象才会有鲜活的生命力。词人起笔就托物言志。“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承上启下,告诉人们,梅花的浓“愁”,并不是由于她争春的缘故,因为她原本就无意去争春;也不是因为群芳妒的原因,因为她对此并不在乎。到底是什么?不须点破,留给读者去思、去想、去悟。梅花迎春绽放,是她最先迎来春天。春天,百花怒放,争艳斗芳,而梅花却又“无意争春”,梅花凌寒先发,有的是迎春、报春的赤诚。这里,词人把写物与写人完全交织在一起,把“梅花”和“群芳”拟人化,不但表现了梅花不同凡花那样的俗艳,写出了梅花品质的高洁,意志的坚贞,也写出了词人性格的孤高,写出了词人那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言、信念追求永远不变的铮铮傲骨。“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尽写梅花所受摧残及遭遇悲惨。“零落”即凋谢。意思是说,即使凋谢了,零落了,被碾作了泥土,化作了粉尘,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只有香如故”语气果敢,语意坚定。梅花凋零了,形体不在了,但梅花的清香、梅花的气节是永存的;陆游的形体不在了,但陆游的精神、陆游的节操永存,是始终不变的。这是梅花的宣言,更是陆游的宣言。在词人的笔下,在词人营造的意境之中,梅花即陆游,陆游亦梅花,陆游与梅花,物我两照,相互交融,真可谓“一树梅花一放翁。”

作者陆游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词人,因力主抗金倍受迫害,但他不依附权势,不与主和派同流,至死都保持着正气凛然的高洁品格,词为心声,写物亦言志,在咏梅中词人完成了自己精神境界的升华。

全词采用白描手法,用语清俊,自然含蓄。名为咏赞梅花,可通篇不显梅花字迹,但却句句蕴含梅花风骨神韵,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伟大的爱国词人陆游心中的梅花开了近千年,现依旧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陆游,这位爱梅如痴,视梅如命的大诗人,把梅花的精神浸注在自己的骨髓中,把梅花的品格融入到自己的灵魂里,他用心血凝成的《卜算子·咏梅》,历经岁月淘洗,时光打磨,在词坛更是熠熠生辉,风光不减。读之,给人的是不尽的慨叹和永恒的怀想。

(李运国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27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