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实施策略

  • 投稿通信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834次
  • 评分4
  • 42
  • 0

徐进

美育,即审美教育,它是以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审美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知识,涵泳人们的性情,而且可以塑造人们的灵魂,促进人格的完善和心灵的和谐。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中学生受现实学分压力和文化知识价值力量的影响,被迫沦为了学习和应试的“机器”,他们将学习的重心倾斜到文化知识上,忽视自我思考、自我判断、全面提升,这就直接导致本应充满美的魅力的语文课堂变得索然无味。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特点,利用其得天独厚的优势集中有效地进行审美教育,力求将语文课堂变成审美教育的殿堂。在传授语言文字等方面知识的同时,注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健全的人格。

那么,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究竟如何有效实施呢?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探索,以供大方之家参考借鉴。

一、以教材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美感,塑造学生的人格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不乏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目,它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是语言艺术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以课本为媒介,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感染,引导他们发现、挖掘、鉴赏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文学作品的美离不开具体的形象,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多是情文并茂的优秀作品,作者们善于运用语言为我们营造一系列优美的意境和形象。比如长江三峡的雄伟壮丽、荷塘月色的恬静淡雅、江南冬景的生动可爱、日落西山的震撼人心,教材展现了一幅幅大自然的美丽图画,为学生们呈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此外“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雄奇、“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空灵、“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缠绵悱恻、“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豪放洒脱,无不充盈着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教材出发,带领学生领略美景美境,学会欣赏美、感受美。

此外,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中蕴含的崇高的人性美,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心,李商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告诫等无不渗透着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这些人物事迹将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审美情感,从而逐渐形成崇高的道德品质和积极健康的人格。

二、以教师为主导,进行美的熏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中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意蕴深远,具有浓郁的人文特点,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像艺术家一样,善于营造课堂氛围,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和感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亲切自然的语言、大方得体的教态是每一个语文老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行美育的艺术手段之一。有人曾经说过,教师的话是一把精致的钥匙,可以开发学生的情绪记忆,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不能一成不变,有时应行云流水,滋润学生的心田;有时应铿锵有力,鼓舞学生的志气;有时应诙谐幽默,诠释人生百味。随着教师语言的抑扬顿挫,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加深记忆,也才能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受美、鉴赏美进而创造美。如在教学岳飞的《满江红》时,教师要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和慷慨激昂的语言进行范读和带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诵读中品鉴,感受英雄忠愤气概,获得美的熏陶和享受。

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除了凭借语言媒介,还应配合恰当而优雅的体态语言。合理恰当的体态语言可以加强教师语言的形象性,增加有声语言的立体感,使语文课堂更具感染力。例如学习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在诵读最后一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时,教师可以配合手势,让声音和手势同时停止,适当留白,达到引起学生思考、给学生留下阅读想象空间的效果。

三、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

无论是语文教学还是审美教育,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然而,由于学生个人生活经历、学习能力、道德品格等的不同,他们的审美个性、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使每一个学生的审美能力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升。

以学生为主体,融审美教育于语文教学中,不应只是让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美,更应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去表达美、创造美。例如在学完李清照的《声声慢》后,可以让学生自学《醉花阴》,指导他们对比鉴赏作者两首词的意象、情感和艺术手法,鼓励他们进行诗词赏析论文写作。类似的教学形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发现语文之美、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更能锻炼他们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作为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在它的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切实可行,也势在必行。因此,我们要结合中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个体心理特征,领会教材的精髓,挖掘教材中丰富的审美内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灵活创新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渗透,有针对性组织审美教育活动,实现审美对象教材、审美主导教师和审美主体学生三者的完美整合,力求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贯彻美感效应,引导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进而培养学生以美的标准和要求来丰富自己的情感,塑造自己的心灵。

(徐 进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 22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