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剖析文本细节之浓绿万枝红一点——从窦桂梅《我的爸爸叫焦尼》看文本细节剖析

  • 投稿Miss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750次
  • 评分4
  • 83
  • 0

陈媛捷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好教材,只有把教材钻研好了,才能和学生交流。”可见,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是师生交流的桥梁,同时也是学生对文章情感内涵把握的前提和关键。

一、巧设环节,抓语言

《我的爸爸叫焦尼》是著名的外国绘本,尽管很薄,但是窦老师整整上了两个小时。可以想见,我们自己拿到一本简单的绘图本时可能会觉得很简单,没什么兴趣。讲给小孩听的时候,也是敷衍了事,不会投入地赏读。

但是,窦桂梅老师在解读《我的爸爸叫焦尼》这本绘本时,非常用心,将课文的独特之处展示给学生,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

她巧妙地抓住文章中的细节,人物语言,让学生深入感悟文章的主题。她曾经说:“对细节的发现,常常成为我教学中巧妙的切入点,对细节的把握,又常常成为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确,窦老师抓住绘本中两句重要的话“这是我爸爸,他叫焦尼!”和“这是我儿子,他叫狄姆!”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感受简单的语言中所传递出的丰富的感动。

她要求学生回答故事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听后畅所欲言,易于从文章的细节处找寻答案。尤其会发现这两处细节:“这是我爸爸,我爸爸叫焦尼。”和“这是我的儿子,最好的儿子,他叫狄姆!”随后窦老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这么简单的话语为什么感动你们呢?从学生的回答当中,可以看出大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了抓住人物的语言,在细节中体会到儿子的话语中对爸爸的爱的表达以及爸爸对儿子最大的承认。

这两个环节的设置,使学生在上课之初就能感受到“丰富的感动源于简单的表达,简单的表达又能获得丰富的感动。”这也正是这堂课所要传达的中心内容。

二、细节入手,悟情感

窦桂梅老师善于从细节之处抓住人物的思想,而且让孩子去认真观察绘画中对人物的动作、衣着、语言等方面的描写等等,请孩子们说说从中自己读出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引领孩子领会作者表达的主题。同时,她引导学生观察绘图的颜色以及封面的设计等等,进而去体会作者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之后,她继续引导学生发现文中又一个富有深意的描写,那就是绘本所描绘的爸爸的橙色围巾,妈妈的一条绿色围巾,以及儿子的橙绿相间格子围巾,让学生思考这些颜色是随意安排的还是蕴含着什么深意呢?很显然,这些一定是饱含情感。进而让孩子们感受到,绿色代表生命,橙色代表生机。以狄姆的一条围巾来表达生命的绿色中,有阳光灿烂,这也象征着了父母间的纽带。

除此之外,窦老师带领学生感受文本,尽管文章的情节和语言比较简单,但是却让我们非常感动。而作为图画书,文字与图画是相辅相成的。有些文字无法阐释但是却可以通过图画来表达,有些是图片无法表示清楚的,便用文字来诠释,两者是相互作用的。窦老师提示学生再回看图画书。在读的过程中,注意画面色彩,图形变化,并谈谈自己的发现。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学生容易发现,最后一幅图是圆的,而前面所有的图形是方的。窦老师便自然引导学生总结出这个圆有团圆和破镜重圆的意味,预示着这一家三口永远不分离。

通过此环节的设置,她让大家知道:读绘本,不单要读文,还要读图;不单要读懂绘本的内容,还要学会如何表达。在长达两个小时的教学中,窦老师就这样通过故事,抓住人物的语言、衣着、动作、神态以及绘图的颜色的选择等等,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三、解读文本,析透彻

窦老师的教学过程,也让笔者看到了“语文积淀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积累,而且是一种具有能动色彩的经验、情感与智力的积淀。一个人的语文素质有多高,关键在于个人对语文积淀的厚实程度,当这种积淀达到一定量的蓄积就会在人的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窦老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足见她的文学积淀之深。她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讲的完整,分析透彻。

窦桂梅老师以“聊一聊”“听一听”“看一看”这三个环节贯穿课堂,指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感知文本的深层内涵。她对文本的深度剖析,折射出她内在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她对于教材勇于“钻进去”的精神。

对于任何一种文体的文本,作为语文老师,我们首先必须要做到的,就是学会抓住文本细节。善于引导学生见微而知著,体现“浓绿万枝红一点”的特征。一位特级教师说过:“文本是由细节组成的,把握细节是解读文本的钥匙;文本又是靠细节支撑的,一个个生动传神的词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画龙点睛的句子、甚至小小的标点符号等,往往可以成为解读文本展开教学的突破口。”

在文本解析的过程中,可以借鉴窦桂梅老师采用环节贯穿法,逐层递进,渐渐深入文章的主题情感。同时,善于关注细节,小处着眼,细节之处往往蕴含人物丰富的感情。抓住贯穿文本的线索,或是一句话,也或是一个场面等等,以线索串联整个文本。能够让学生形成对文章的一个完整框架,为文章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窦桂梅.听窦桂梅老师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陈媛捷 昆山市城北中学 2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