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中职语文课外拓展:应起于课内 宜博观约取

  • 投稿yuda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923次
  • 评分4
  • 59
  • 0

王云平

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中的课外拓展环节备受语文教师关注与追捧。从近两年的听课经历中发现,几乎每一个开设公开课的老师都会在教学环节中设置课外拓展(或是课外延伸)环节。课外拓展环节进行的效果也成为了评课中讨论的热点。

新课标中提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1]强调了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是为了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而不是仅仅拥有知识的碎片。从原来的“教教材”转变为现在的“用教材教”。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例子”而非唯一的蓝本。在这种理念倡导下,语文教学的空间被扩大,语文的开放性也得以体现。课外拓展(或课外延伸)环节就是这个理念倡导下的产物。

一、中职语文课外拓展中存在的误区

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述东家之子的美貌,称他“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优秀的语文课外拓展同样追求适度。过犹不及或是没到火候都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收效。课外拓展虽是架构“大语文”概念的桥梁,但并非拓展的越多越好,更不是说向任何一个方向拓展都可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现象,以下三个课例具有一定代表性。

课例一:在一堂《致橡树》的公开课中,执教老师由米兰·昆德拉关于爱情的名言导入,紧接着用三首爱情歌曲引出课文中三种被诗人批判的爱情观,由此切入对《致橡树》文本的理解。执教老师在搜集、整合语文教学资源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在文本解读临近尾声之时出现了这样一个课外拓展:

舒婷的木棉象征着打破传统观念的独立女性。古代也有为追求幸福敢于打破传统的女性,比如崔莺莺。那么《西厢记》里面的崔莺莺与舒婷笔下的木棉有什么不同呢?

这个问题抛出后,学生反映比较冷淡。执教老师此时选择了《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一段台词进行朗诵,诵读后继续要求学生进行对比讨论。但是收效依然不如人意。笔者通过课下与个别学生的交流发现,学生对这个讨论的看法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1)《西厢记》听说过,但是具体讲什么不知道;(2)看过《西厢记》,但只限于知道故事梗概,不是很理解人物;(3)原来《西厢记》里还有崔莺莺,以前只知道红娘。总体看来学生对《西厢记》并不熟悉,那么对于女主角崔莺莺的认识就更有限了。“崔莺莺与木棉形象对比”这个讨论无从做起也就情有可原了。由于学生缺少相关知识的积累,对于“长亭送别”浮光掠影式的听读,完全不解其意——整个拓展环节开展得沉闷又拖沓。

课例二:《品质》是高尔斯华绥的短篇小说,入选了江苏省中职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敬业人生”。在《品质》的公开课中,执教老师设计的课外拓展环节是“看图片谈体会”:谈谈你从人物的表情中感受到了什么?这个环节中执教教师出示了几张劳动者的图片。课后评课交流时执教老师阐述了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希望学生能从人物神态中体会劳动者的敬业品质,由此来完成对课文“品质”、“敬业”这两个关键词的理解与升华。但是这位老师的设计初衷并没有在课堂上得到实现。问题存在于老师对图片的选择,比如其中有一幅图片反映的是在煤矿中一位挑煤的工人。人物浑身都是黑黝黝的煤渣,疲惫不堪,眼神无力地望着远方,背上是沉重的煤筐——整张图色调昏暗,带给人很强的压抑感,大部分学生从图片中感受到的是一种无比沉重的生活压力。由这张图让学生去体会敬业和执着,似乎有一点强人所难。

课例三:《杭州西湖生成的原因》一课,执教老师将西湖生成原因解释清楚以后,设计的拓展环节是介绍西湖十景。拓展过程中是以展现图片为主,告诉学生西湖十景的名称,点到为止。

课堂内外的衔接是必要的。由以上三个课例我们发现在拓展过程中部分教师呈现出一种偏向:拓展环节必须有,没有拓展就没特色、没亮点。对拓展为课堂目标的落实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以及课堂拓展是否有效往往考虑得比较少。于是就出现了拓展时间过长,拓展内容过滥,拓展偏离主题乃至无效拓展这些现象。

二、对于课外拓展的认识及看法

(一)课外拓展应起于课内

所谓“课外拓展”,是由语文课内学习内容向课外适当的延伸。课外拓展的前提是课内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环节,课外拓展同样要服务于整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和教学目标直接影响到拓展的方向和拓展的程度。于漪老师认为“文本的内涵还未掌握就延伸,就拓展,远离文本而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2]。因此在大力倡导课外延伸环节的同时,我们不提倡那些只对教材做蜻蜓点水处理,漫无目的地拓展;不主张只充当华丽配饰的课外拓展;更反对无视学生认知规律,生搬硬套的拓展。

课外拓展应起于课内。课内的知识是最基础东西,是课外拓展的生发点。设计课外拓展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寻找教材与拓展材料之间的契合点,即切入口。如课例三中,教师在拓展过程中仅仅介绍西湖十景,看似也沾了“西湖”这个关键词的边儿,但是从实质上而言与教材风马牛不相及。究其根本是没有找准教材的切入点。游离于教材之外的课外拓展,对课堂教学而言就是一座空中楼阁。

(二)拓展选材宜博观约取

课外拓展的学习资源是丰富的,“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设计课外拓展势必要求执教老师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即博观。博观之后如何呈现,这就取决于执教者对“教材和拓展”、“课内与课外”之间关系的认识。有的教师为了追求全面深刻,将大量的课外材料引入。学生首先在接受时遇到障碍,其次在消化吸收环节跟不上教师节拍,最终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

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提高课外拓展的效率,首先在选材的时候教师就应考虑到所教班级学生的知识储备、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特点。

以课例一为例,《致橡树》是诗歌教学的名篇。对于这一课的课外拓展不少老师会选择用比较阅读的方式。通过对比阅读升华诗歌中倡导的独立平等的爱情观。《西厢记》和《简·爱》是这篇课文热门的类比对象。但立足于当下的中职语文课堂,这两篇文学经典的对比效果并不是特别好。原因之一是这一代学生成长于读图时代,对文字阅读的要求是简短高效,因此大部分中职学生处于一种浅阅读状态。对教师非常推崇的《简·爱》等文学经典比较陌生。笔者建议采用对比阅读的教师可以在拓展之前对陌生文本进行铺垫预热,设计学案让学生在课前去了解相关内容,为拓展奠定基础。

课外拓展的“路”有很多条,如果仅仅为追求形式上的“语文味”,只提供文本阅读一种样式,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视野,达不到开辟语文学习天地的效果。笔者在教授《致橡树》一文时,也设计了课外拓展环节。课外拓展选择的材料是当时热播电视连续剧《蜗居》。当笔者将《蜗居》的海报投影至屏幕上时,课堂中引起了不小的骚动,当即就有学生说剧中的海藻就是攀援的凌霄花。如此一来,教材和拓展内容在学生的思维中形成了一种联系。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讨论的话题:

在80年初,舒婷便用诗歌呼唤着“独立的女性、独立的爱情”。但是在21世纪的当代,仍有一些引人思考的爱情现象,对于这些现象你怎么看?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用舒婷《双桅船》中的诗句加以引导,由诗歌研读拓展到爱情观的讨论,再由爱情观、价值观的讨论回归到诗歌主题的认识,紧扣教学目标中“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爱情观”这一条。在张弛有度的拓展讨论中,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发现了诗歌与生活的连接点:诗歌不再只是铅印的文字,而是一种鲜活的生活态度。教材的解读给予学生启示和滋养,课外的拓展又启迪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审评教材,在审评过程中实现学生对课内所学知识有进一步理解。

赵谦翔老师在一次访问中说道“既没了解教材,又没了解学生,这样的教学是空对空的导弹”。课外拓展亦然,脱离教材,无视学生发展需求的课外拓展将会把语文课堂教学引入歧途。只有立足于教材,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课外拓展,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也只有如此,语文才能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于漪.语文课要教出语文的个性[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4).

参考文献

[1]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张悦群.走出“课外拓展”的误区[J].中学语文教学,2008,(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王云平 苏州市太湖旅游中等专业学校 21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