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中学语文教学呼唤教师“无为”而为

  • 投稿满身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746次
  • 评分4
  • 57
  • 0

◎吕振中

日前,读了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的文章《别让语文教学时髦却虚伪》(见2014年5月29日《人民日报》),深有感触,“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加之近期所听几种不同类型公开课的印象及对《道德经》有关“无为而为”的研读,更觉得“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一个念头挥之不去,那就是——中学语文教学呼唤教师“无为”而为。

一、“有为”太过之弊:虚荣力为

(一)空洞热闹

许多老师认为越热闹的课堂越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于是便在课堂上用尽办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保证课堂的热闹异常。其实细细分析就发现这样做很多时候只有外表上的“虚荣”,而没有多少课堂实效。如一位教师上《书愤》一课时,以齐唱《国歌》开始,中间让学生用两个词概括陆游的形象,然后重点讨论新时代的中学生如何爱国。课堂上师生之间热热闹闹,但课文被搁置一边,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的有效解读、挖掘和共鸣。整节课成了思想品德课。

(二)花样繁多

现在语文课堂的流行用语是:“你喜欢读哪一段就读那一段”、“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你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结果是老师一味求新,引导不够,学生胡乱选择,活动盲目,不少学生选了最简单的一段,唱读,乱读,随意交流。表面上课堂热闹,实际是学生游离在课堂重点以外,毫无收获。如一位老师教学古诗,在让学生说完诗句意思后,接着就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自主式学习:擅长表演的学生就表演赠别的场景;喜欢绘画的学生根据诗意创作一幅赠别画;喜欢朗诵的学生便根据老师提供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诵。课堂上每个人都被调动起来,动静结合,看起来似乎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可是却把一节语文课上成了综合课。

(三)媒体依赖

不可否认,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改革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功劳,把传统的一尺讲台、一支粉笔、三寸不烂之舌的课堂变得五彩缤纷、绚丽多姿、有声有色,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若让课件抢了教师的地位,抢了课文的空白点,代替了师生互动操作,代替了应有的板书……则显不妥。某校准备已久的教学展示活动,由于当天早上社区电路维修断电,所有运用多媒体的展示课都无法正常开展,只有推迟到第二天进行。可见,我们的课堂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被这些现代工具局限了。

(四)“郑重”“上课’

有些青年老师上课,太“郑重”,太“庄严”,一看就是在“上课’,甚至所有的开头语、过渡语、结束语都是预先设计好的,课堂上“朗诵”出来,不敢越雷池半步——语言虽很精彩,但都是书面语,孩子们只是惊异而并不感觉亲切。教师把课堂上本该出现的平等的对话、倾心地交谈、会心的微笑、心声的共振变成了教师口才和词汇量的展示或居高临下地训示……这样的课会让学生多了份生疏和紧张。久而久之,若学生习惯了这种方式,就会习惯了坦然虚伪。

(五)替蝶破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增强其主体参与意识,促使其主动地学习和发展。对于这一点,恐怕没有哪一个教师会提出异议。但在实际教学中,为数不少的教师却在有意无意地诠释着这样一个观念:讲得多、做得多的教师才是负责任的好教师。特别是在“应试教育”支配下,教师不甘也不敢“无为”,把“少为”、“无为”与惰性划等号。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一些教师在讲课时力求“全”力求“透”,教材内容的方方面面都要替学生点到,学生中可能会产生什么问题也要替学生想到,甚至连解题思路、步骤和答案也会迫不及待一股脑地给学生倒出来,好像唯有如此才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唯独没有想到的是这样做反而导致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机会与权利被剥夺。学生本应是学习的主人,却被异化为接受知识的机器。这样的教学造就的只能是不会学习、无所作为的“庸才”。要知道“替蝶破茧”非教育,课堂上教师包办一切,不正像破茧人一样,干了一桩“貌似爱之,其实害之”的傻事吗?

……

种种现象不一而足。对此,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指出“语文课上,语文老师做了非语文范畴的内容……什么都有,就是没有语文。语文课上应该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千万别让语文教学变得时髦却虚伪。”

如何让课堂上老师声情并茂地讲授,不给人矫揉造作之感?如何让声、光、电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地使用,不给人喧宾夺主之嫌?什么样的课才不是假语文课,而是一堂属于语文的语文课?有责任感的语文人且行且思从未歇息。

二、“无为”内涵之意:“无为”而为

(一)何为“无为”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很多人错误地认为,“无为”即不作为。这是对道家思想大错特错的理解。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老子主张行道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是“有为”,即乱为、妄为。“无为”的本质是依自然而行,是一种去人伪求自然、去奢华求璞真的追求。所谓“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只是手段,“无不治”才是最终求得的结果。以道家哲学观点来观照语文教学,就是以语文教师的“无为”来催生学生的有为,以“无为”之形,行“有治”之实,终至“无为而无不为”。从此来看,老子的“无为”说,正好可以成为目前语文教育弊端的解毒剂。

(二)“无为”循道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指顺应自然,不可妄为。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遵循中学生身心成长和语文学习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生在自我学习管理中的主体性、主动性、积极性,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去思考去探究。还应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将其性格、能力、兴趣等诸多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循循善诱,进行启发式教学,以形成其自觉学习的习惯,进而提高学习效率。这正如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所揭示的种树诀窍那样:“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种树要遵循木性,方能根深叶茂,树人当亦如此。它必须遵循两个基本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诚然,遵循这两个基本点,给学生以时间、空间,并不意味着教师毫无作为。如若那样,则势必使缺乏自觉性自律性的学生利用所给的空间时间去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因此“无为”不是放羊,更不是不作为。“无为”必须循道——遵循教书育人的规律。

(三)“无为”亦为

“无为”乃“有为”之最高境界。“无为”用到教育上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为”。在课堂中,教师运用“无为而治”顺语文教学之理和学生之性。宏观上“为之”,而微观上“不为”;幕后“为之”而幕前“少为”,指导上“多为”而实践操作上“不为”;对自身要求上“多为”,而减少轻率的“无为”。教师以自己之大智慧,从容自若,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以教师之“无为”促学生之“有为”。

在这方面,魏书生是当之无愧的楷模。他的教学思想民主化,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他从提高认识、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培养习惯四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始至终都以学生为主体,摒弃了以老师为主导的知识灌输模式,所以他的实验班才能取得读书三年,最差的学生也能写出15万字以上的日记;教师外出讲学314天,学生仍能在班长的带领下自学语文,没有落下进度。从魏书生先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会深悟到教师“无为”与学生“有为”之间的关系。

由此可见,“无为而教”是一种恰到好处的难得造诣,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有为”。当然,在“无为而教”的过程中,在学生体验肤浅及回答问题卡壳时,老师的主导地位不可或缺,此时若没有老师的点拨,学生就难以获得“高峰体验”的学习快感。

三、“无为”教学之举:勤懒相济

(一)课前:意识“无为”,学会“剪枝”

要有课堂教学的“无为”意识。有老教师说:“老师越勤快,学生越徽。”这话说得也有几分道理。毕竟,现在的学生可能更熟悉接受性学习,习惯了老师的大包大揽,习惯了师云亦云,自我的思考意识和自我的思考能力都不尽如人意。所以,作为老师,有时候也应当“懒惰”一下,让学生意识到老师在课堂上也有“不为”的一面。要让学生习惯老师的“无为”,进而养成自己“有为”的习惯。

备课时可以“无为”。教师对有些教材内容要学会“剪枝”有所“无为”。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大多内容简单,篇幅也不是很长,但它包容着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各方面的知识,说它是部百科全书一点不会过分。因此,对一篇课文来说,无论它是怎样的通俗易懂、短小简单,只要教师肯教想教、善于挖掘,都有挖不完的东西、教不完的内容。但是课堂教学时间是一个有限常数,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也是有限的,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所挖掘的东西全部教给学生并要求学生掌握,既不可能也不现实,我们只能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选择,有所取舍,有所不教。只有学会“剪枝”有所不教,才能在教学中凸显教学的难点、重点,有侧重点地讲清楚核心的问题,并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只有有所不教,“偷工减料”,才能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为他们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当然,“无为”备课并不是要老师什么都不做,不备课就去上课。恰恰相反,老师要做的反而非常多。对于任何一篇文章都不能简单视之,要做到胸中有丘壑。一篇文章所涵盖的信息是非常丰富的,仅仅从文章本身入手是难以尽现其高妙,只有广纳信息、高屋建瓴才能举重若轻。这是备课的“有为”。

(二)课中:学会“隐退”存疑留白

教师“隐退”,学生出彩。学会“隐退”一是指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适时隐退,用教师的“无声”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如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长文,课题引入后,笔者提出了以下自主学习目标:“(1)利用工具书、课文注释以及上下文疏通课文。(2)探究学习,解决以下问题:①宋代陈亮是这样评论蔺相如的:“言有重于泰山,相如也是。相如真丈夫,真男子,真大圣人,真大罗汉,真菩萨,真佛祖,真令人千载如见也。”陈亮为什么会如此赞美蔺相如?结合课文,说说原因。②你欣赏廉颇吗?他有什么特点?③用对联分别概括廉颇、蔺相如的特点。④在阅读中你觉得还有哪些难点或质疑的地方。这些问题由于契合了学生的阅读心理,学生的阅读学习十分积极,先自主后合作把这些问题逐一解决了,那么这一课的主要知识、内容体系也就在学生头脑中建构起来了。

学会“隐退”二是指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要适度旁听,用教师的“无言”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合作学习意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实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学习理念,所以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但要向同学交流自己对课文的解读,而且要注意倾听同学对课文的理解。而此时教师应该“无言”,让学生尽情地交流表达,相互学习,互问互答,共同提高,但要适度地在各学习小组中旁听,在学生合作精彩之处给予赞许,以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如学习《雷雨》(节选)一课,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有小组的主持人向大家提出:“鲁侍萍有N次可以离开周朴园的机会,她为何不离开?为何要让周朴园认出自己?”听此,笔者立即给予掌声肯定,因为这确是一个很有质量的问题。学生在掌声鼓舞之下,问答式的交流紧锣密鼓地展开了。这样适度的旁听与“无言”的表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深入交流,而且促进了学生智慧的生成。

课堂留白,无胜于有。课堂上适当地留有空白,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道德经》有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四十一章),这“希声”“无形”不能不说是“留白”的一种哲学基础,对后世影响极大。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转引自《于漪与语文教学》,第84页),在这两者之中,艺术化可谓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于漪老师自己也曾言“语文教学应当追求大象无形的艺术境界”,洪宗礼先生也说“教师应当在有限的空间与时间里,运用自己的教学艺术,去发展学生无限的思考力,把学生引进积极的思考王国”(同上)。再者,语文学习的实质就是学习主体——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因此无论是从教学的艺术追求而言,还是从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言,语文教学都应当注重“留白”设计。

留白是文学作品与身俱来的特质,阅读教学就必须如庖丁解牛一般顺其自然,依据文本内在的规律办事,就需要课堂教学应“艺术留白”,它是语文教学追求艺术化境界的需要。教学如作画,在学生的心灵与思维空间作画,那教师就是画师。高明的语文教师,应当追求大家的境界,而不应当成为一个工匠,不应当只是在课堂这块画布上画上词语、句子、语段等景物就以为万事大吉,而应当考虑每一种“景物”呈现的位置与时机,要做到有所教,有所不教,体现“景物”空间搭配上的留白,有所说、有所不说,体现思维过程中的时间留白,以留给学生“悟”的内容与“悟”的时间。留白可分“读的留白”、“问的留白”、“品的留白”等,此不赘述。

不求甚解,留有疑问。理解知识是掌握和运用知识的前提,阅读离不开理解,但是理解要把握好一个“度”。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正由于他读书时“不求甚解”,所以能常读常新,“每有会意”,达到“欣然忘食”的境界。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大特点是它的“模糊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或在不同的观察角度下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感受;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境下阅读同一篇文章,其感受和体会也是不一样的。就拿词语教学来说,一个词的意思既可以这样理解,又可以那样解释,很难说它的标准答案是什么。就是所谓的标准答案,那也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由此看来,语文教学中的好东西是不能用“标准”来衡量的,是不能用“精确”来表示的,我们只能给学生一个大致的方向和范围,让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地去感受和领悟。对于一篇课文来说,学生存有的疑问是多种多样的,有些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因而教师不可能也不必要把学生头脑中存在的问题全都解决,有的问题留着要比解决来得好。疑问是思考的源泉和动力,吸引学生不断地去探索研究,获取新知。成功的语文课,不是把学生头脑中所有的疑问都解决,而是或多或少地给学生留有这样那样的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再带着疑问走出课堂,学生在解开疑问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和提高。因此,语文教学应遵循语文学科的特点,要“解而有度”,给学生留有自由发挥、个性创造的余地,别用“精确”的要求禁锢学生的思维,别用“标准”的答案磨灭学生的个性。

(三)课后:积淀内化,适度放手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既要注重文本本身,又不应该拘泥于文本的范畴。课文学完了,一定还要很多需要探讨、交流、倾诉的,所以不妨组织学生去写一写。这既是对课文文本的有限延伸,又是对语文综合素养的无限内化。语文教师要善于放手,因势利导,让学生借助“练笔本”、“日记本”、“采蜜本”等,自主写作,“内容不限”、“篇数不限”、“字数不限”、“体裁不限”,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能写多少就写多少,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我手写我做”、“我手写我见”、“我手写我心”的快乐。同时,老师们还可通过作文竞赛、开辟“优秀作文”专栏,推荐学生习作发表等等,激励学生积极写作,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了写好作文,学生往往会进行大量阅读,积极查找资料,虚心请教别人,从而形成读写良性循环,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也得到全面提高。如此教师“无为”了,而学生却能“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坚持下来,学生都会有好的语文修养。这样教语文,难道不是“无为”而为吗?

适度放手。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适量放任,用教师的“无求”促进学生的自我提高。笔者在布置作业时,适量放任学生自己选择作业,自己会了的可以不做,自己不会的可以反复做,自己购买的资料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做。这样“适量”的放任学生自己有选择地做作业,可以用教师的“无求”来换取学生的自我提高。给学生的自我发展留有余地,用教师的科学而有目的的“无为”来换取学生的“有为”。

四、“无为”教学之的:固本求真

(一)凸显“生本”

语文教育中贯彻“无为而治”的原则,即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个别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因此,教育过程应凸显生本观念,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列为第一要务。要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要创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评价观,引导学生创造性的思与行。

(二)找回本真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真语文强调回归传统,找回本真。如何找回语文的本真,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先生的观点值得重视:“一是重视培养学生自然、健康的表达习惯”,“二是重视培养学生创新、创造的思维方式”,“三是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语文教育作为一门基础科目,就要在本真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以上就中学语文教学的“无为”而为谈些浅见。需要说明的是教学中要把握好“无为”之度,否则,就会过犹不及了。老子的“无为”是不妄为、不强为、不乱为;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是当为则为,不当为坚决不为,其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恰恰是“无所不为”。教师只有真正做到“无为”而为、“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最终达到“大有作为”,实现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所提出的“使教师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的理想。

参考文献

[1][魏]王弼 注,楼宇烈 校.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中华书局,2008.

[2]陈小英.于漪与语文教学[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

[3]张蕾,林雨风.中国语文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宋运来.语文教学最需要什么[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吕振中 阜阳市城郊中学 236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