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关于课堂问题设计的深入思考

  • 投稿Chri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954次
  • 评分4
  • 25
  • 0

◎汪东升

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精彩纷呈、高潮迭起,每一位教师都希望所听的课题是货真价实、深有教益的,如何做到让课堂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进行呢?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前做到精心的准备,特别是在问题的设计上进行深入地思考,真正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

然而看看现在有些教师的课堂,不用说是有效的或者是高效的,甚至可以说是低效的或者是无效的课堂,关键是问题的设计不符合教学的规律,大致有以下三种表现:

第一,模糊的问题设计导致教学目标的完成不到位。

一节课最基本的就是教学目标清晰,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突破巧妙,教师据此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特别是问题设计得明确、清晰、有针对性。然而有些教师问题设计得模糊、空泛,一节课下来,教师是稀里糊涂,学生也是不知所云。

在听一位教师讲授《海燕》时,教师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时设计问题:文中写了哪些事物?并将它们进行分类?前一个问题较为清楚,后一个问题让学生如何去回答。还有就是针对如朱自清的《春》、鲁迅的《雪》等优美的散文,很多教师总爱设计: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来品一品。既没有任何的标准限制,又不教给学生品析的技巧、方法、角度等,课堂怎能不乱,教学目标岂能达成?

第二,随意的问题设计导致教学深度肤浅。

现在有些课堂特别是公开课,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热闹,在教学形式上绞尽脑汁,借助多媒体播放影视,投影画面,但在文本的研读上不够深入,以至于问题的设计没有深度,没有针对性,撕掉表面繁荣这层面纱,一节课的价值所剩无几,真可谓是舍本逐末。

如一位教师讲授《夏感》,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里的夏天是怎样的?一节课下来,表面很热闹,但对“自然之夏和生命之夏”没有解读,整堂课就在这随意的、肤浅的问题设计上迷失了方向。

第三,生硬的问题设计导致课堂气氛的沉闷。

我们反对那些形式主义、表面繁荣的课堂,并不是说不要课堂气氛的活跃,现在的初中生因为身心发展的特点,课堂上不善于表现自己,课堂气氛较为沉闷,更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如一位教师讲授《猫》时,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猫的来历、色彩、特点等的语句,然后一只一只进行品析,学生毫无兴趣,如果设计成表格,小组之间竞赛完成,课堂气氛会活跃很多,效果会更好。

因此,要想真正实现“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必须深入到文本中去,充分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在问题的设计上狠下功夫,精心设计。笔者就浅谈些自己的几点看法:

首先教师必须将课文研读透彻。现在有些教师备课找了不少资料,将教参熟记于心,可是学生的兴趣却不高,效果也不好,关键在于教师完全依赖于教参对教材的理解和感悟,丧失了自己的认识和感悟,成了一个“二道贩子”。要想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必须将教材研读透彻。

将教材研读透彻,既是指教师深研细磨,精读细读,把课文读懂读透,读出自己对课文的独特感受,更是指教师不被教参左右,不被别人的见解束缚,对作品实现个性化的阅读,形成自己的阅读通道和悟觉。比如教学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于文章的主题,过去偏向于“批判脱离儿童实际的封建教育”;而现在的教参更倾向于“表现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教师如果抛开教参,仔细品读,就会发现这两种结论在文中都有具体的表现,教学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去理解这些内容,而不是随着教参的变化,自己也成了一条“变色龙”。

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教学智慧。教学智慧是瞬间知道该怎么做,一种与他人相处的临场机智和才艺。大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缺乏教学机智,无论他怎样研究教育理论都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现在的教学改革呼唤教学专家的出现,专家和普通教师的区别就是专家拥有教学智慧,能够发现独特的东西,能够根据课文的特点精心设计问题,问得准、问得深、问得巧。

一、从文章的标题入手

对于一篇文章,我们可以从课文的“文眼”入手。什么是文眼?晚清著名文论家刘熙载有言:“余谓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有数句之眼,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照应,若舍章法而专求字句,纵争奇竞巧,岂能开合变化,一动万随耶?”标题通常是文章的眼睛,甚至是文章灵魂的再现,一篇文章的标题往往体现了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

如教学《伟大的悲剧》,针对文章较长、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的特点,从题目入手设计问题:悲剧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又说这场悲剧是伟大的呢?问题简洁而又清晰,通过完成这两个问题学生可以轻松而又深刻地感受到斯科特五人此次行动的悲壮,精神的高尚。

二、从文中的关键语句入手

一篇文章通常有一些关键的语句,这些语句或者是在内容上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或者是在结构上总领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等。围绕这些关键的语句去设计问题,对于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文本,训练思维能力,掌握读书方法,都是大有裨益的。

如教学《孔乙己》时,根据课文末尾“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设计问题:大约和的确是一对反义词,作为文学家的鲁迅为什么要这样用呢?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结合文本进行探讨,就可以明确孔乙己的悲剧命运,更加佩服鲁迅先生用词的准确和高明。

三、从文章的空白处入手

“空白”指的是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读者可以透过可知部分去想象、思考,而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想象力越丰富,创新能力则越强。教学时,引导学生于空白处质疑问难,补充空白,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如教学《在烈日和暴雨下》时独辟蹊径,从文章的结尾入手设计问题:第二天祥子还会出车吗?学生就会探讨思考,明确黑暗的旧社会逼着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为了生存必须苦苦地挣扎。

再如教学《女娲造人》时设计问题:女娲为什么要用黄泥造人,而不用坚硬的石头、钢铁等造人呢?学生的兴趣高涨,答案丰富多彩,其中有的学生回答,用黄泥造出来的人心软,心地善良,用石头和钢铁造出来的人都是铁石心肠的,我们的社会需要拥有爱心的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准确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总之,教师要想实现课堂的有效或者高效,必须能够走进文本并且能够真正走出文本,充分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在问题的设计上精心准备,避免问题设计的模糊、空泛、肤浅、琐屑、呆板、生硬,而应该问得准,问得巧,问得深,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活力,才会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

参考文献

[1]严华银.“追问”与“有深度”的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2008,(12).

[2]倪文锦,王荣生,黄怡主编.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编委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汪东升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伊庄镇中心中学 2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