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 投稿老鱼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977次
  • 评分4
  • 85
  • 0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文艺随笔的阅读理解及比喻

(二)过程与方法

1.了解本文的行文特点和结构方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诗歌的热爱之情;

2.明确古典诗歌的特征,提高对我国古典诗歌的审美能力。

学习重点:

1.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和结构方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2.学习用比喻说理的论证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课文中关于诗歌特征等问题的独特论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材分析:

《谈中国诗》是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属于文艺随笔。本单元的课文多为论述式、阐发式的,有一个核心议题,更具有议论化的特点,学习本课时一定要把握作者缜密的构思,理清作者的思路,概括归纳文章的要点,理解文章的重点难点。解读本课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个还原作者思路的过程,明晰了作者的思路,抓住了文章的要点,找出了重点难点问题,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就迎刃而解了。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学习本课主要采用阅读法、探究法、讨论法等。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在初中、高一阶段。已学习过一定量的议论文,掌握了阅读议论文的一般方法。教学时,要充分挖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旧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

学习流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中国诗歌,源远流长。有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诗经》,有浪漫主义诗歌的鼻祖《离骚》;有汉乐府的双壁《木兰诗》《孔雀东南飞》,也有文人五言诗的冠冕《古诗十九首》;有“唐诗”,有“宋词”,也有“元曲”。然而当这些诗歌走进我们的生活时,大家是否想过他们的特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了解中国诗的特征。

(板书:谈中国诗 钱钟书)

(二)作者介绍

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现代文学家,被誉为“文学大家”。作品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小说《围城》诗论《谈艺录》。

(三)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后用原文填空,梳理文脉,抓中国诗的特征。

1.从诗的发展史上看,中国最好的( ),产生远在最完美的( )之后,其精髓和峰极出现得异常之早。

2.诗的外在形式上,艾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中国诗是( )。长诗也只是( )。

3.从诗的表达方式上,用一位中国诗人的话说,(“ ”)也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歌的特征。中国诗里也会用所谓“何处是”的公式,如( )。

4.中国诗的笔力( )、词气( )。我们也有( )的诗。

5.在内容上,中国诗跟西洋诗无甚差异:中国( )特别多,( )几乎没有。中国诗里有所谓( )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 )成分。

(四)合作探究

1.作者谈诗歌的特征,用了许多精妙的比喻,显示出作者特有的幽默和睿智,找出你喜欢的比喻,说说他们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示例: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

明确:早熟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衰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借助比喻和比喻中的对比,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的说明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2.自主探究(学生有可能自主探究的比喻句)

(1)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

(2)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

(3)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

(4)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总结: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

(五)延伸拓展

1.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哀怨;

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着色,少一些灰暗的点染;

2.课外作业

了解了中国诗的特征,你怎样看作者的观点,课后请写300字的随笔。

(六)结束语

当我们轻轻合上文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不由使我们惊叹,感谢他们给我们留下了一笔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我国的古代诗歌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语文的遵旨是学生的自我觉解。本设计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全堂课的学习都是学生在活动,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贯穿了“教贵善诱,学贵自得,食贵自化”教学宗旨。

(樊 明 甘肃张掖二中 7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