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高中文言文教学“怎么教”的探究与实践

  • 投稿研究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190次
  • 评分4
  • 71
  • 0

文言文历来是高中语文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考试失分的重灾区。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仍然围绕着高考“指挥棒”转,趋于功利和浮躁,致使过多的讲解和训练肢解了文本的魅力,课堂教学往往费力而效率低下。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让文言文教学跟上课改的步伐,解决文言文“怎么教”的问题,从而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并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摆在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

一、促进模式创新,变“一言堂”为“百家鸣”

在文言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为了应试,总是逐字逐句去翻译,把课堂当成翻译“操练场”,甚至用“一言堂”“满堂灌”代替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其结果是伤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学生厌倦,课堂沉闷。因此,教学中教师须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搭建表演的舞台,给学生真正的话语权,通过对话互动,变“满堂灌”“一言堂”为“百家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充满活力。

例如文言字词句的教学,可让学生独立串讲,也可鼓励学生相互讨论,质疑问难,教师从旁解疑答难。教师通过串讲、质疑、探究等多种方式使教学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运作,让学生进入独立思考、认真推敲与相互合作、自主翻译的境界。

教师应主动接近学生,通过平等民主的师生交往,了解学生的知识需要和情感渴求,催生学生灵魂的躁动,让学生参与到对知识形成和价值判断的讨论中来,以实现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避免教师个人或权威对知识陈述和价值判断的武断性,让课堂呈现“百家鸣”,将整个课堂和知识学习呈现为一种师生共同建构的活动。如《项羽之死》一文,学习“垓下之围”一节,从“泣”字感受项羽命运之悲;学习“东城快战”一节,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探究项羽失败的原因,感叹项羽的性格之悲。学习“乌江自刎”一节,讨论“项羽为何由‘欲渡’到‘拒渡’”,互动倾诉“心灵之约——我想对项羽说”等,让学生多元感悟,学生从项羽的英雄气概、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心理、宽厚仁慈的个性、避免让江东生灵涂炭的想法等不同角度领会到项羽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光芒,学生中发出了“人要有尊严,不能苟活在世上”“坚守自己的底线和价值”“颠覆了我的世界观,让我认识到人格底线”等令人震撼之语。

二、推动课堂转型,变“知识课堂”为“人文课堂”

在文言文教学中,把文本与人、文化和生活割裂开来的非生态现象依然比较普遍。不少教师把文言文的学习当做知识的积累,把文本肢解成语言学习的材料,把文章当做提升应试能力的训练素材,课堂上只关注机械地记忆、背诵、训练,忽视了学生整体语文能力的形成,忽视了丰富的语文课程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与学生内心的交流沟通。其结果是文言文的学习大多被局限于书本上的基础文化知识,甚至只是应试的知识。因此,教师应有超越传统的角色定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不只注重言的积累,当好“知识传递者”,更应重视文的价值,争当“价值引领者”,从而推动课堂转型,变“知识课堂”为“人文课堂”。

例如学习《兰亭集序》,可让学生在掌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通过互动交流和探讨,领悟文中阐述的“痛生命之短暂”“悲人生之失路”“感生命之可贵”等三种人生感怀,进而明白自然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学习《伶官传序》可以让学生从庄宗得天下失天下的深刻教训中明白“把握自己很重要”的道理;学习《杜甫诗三首》,可以让学生从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中领悟诗人超越个人进退的大爱、推己及人的悲悯情怀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游褒禅山记》一文,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志”“力”“物”“不随以怠”这四个因素,将作者与作品融为一体,使阅读文本变成再现作者人格魅力的过程,让“奇观常在险远,尽志则无悔”的积极态度对学生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甚至人生都产生正能量。

高中阶段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对其一生将有重大帮助。陶行知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文言文教学需要教师或以优美的语言,或以应变的智慧,或以丰富的情感,与学生一道触摸文章跳动的情感脉搏,让学生在与文本展开对话的同时,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从而实现师生情、作者情的和谐共振,在美与智的融合中让学生听出德、说出道、悟出理,形成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三、实施文本拓展,变“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

在文言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只专注于文本,忽视了文本以外的资源。其实,文言文并非只能停留在原有的理解层面上,在适当的条件下,也可作适当的延伸拓展,以期对文本的内容形成重要的补充。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准学生的“学习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运用课外资料弥补教材内容,进行有效地拓展,变“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使课堂因拓展而流光溢彩,使学生因拓展而学有所获。

例如《项脊轩志》一文,文中“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他日汝当用之!”等描写虽都很能打动人心,但仅仅局限于字句情感的品味,则显得过于肤浅,教师可适时补充归有光屡试不第、35岁才中举人、直到60岁才中进士的身世介绍,让学生面对此文去深入感受课文中的人物在彼时彼地的情感,从而走进作者生活,体会到“长号不自禁”的真情实感。又如《苏武传》中李陵劝降片断,围绕“气节”这一中心,适时联系李陵的《答苏武书》作比,进行从语言到内容多层面的认真解读,来凸现苏武的高尚节操。

高中教材所选文言文既有其文学价值,也有其现实意义,阅读时上挂下联,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为学生开辟学语文、用语文的广阔天地,让他们渐渐地了解社会。例如讲《陈情表》,可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和“孝”有关的经历,把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起来,鼓励学生讲诉亲历,从而感受作者真挚的孝情;讲《祭十二郎文》,可让学生讨论应该怎样把握生活中值得珍惜的东西;讲《劝学》,可让学生结合自身谈谈对学习的看法;讲《师说》,可让学生联系现实社会理解“从师为学”的道理。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由于有的教材内容离现代生活较远,学生理解容易出现偏差。结合教学,联系生活经历,或见证历史,或现身说法,会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从而使学生在阅读中接触社会,在思考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融入社会。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从古代文学作品中汲取古代科学文化的营养,用传统的优秀的民族精神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构建美好的精神家园,让师生在愉快的教学双边活动中得到德、智、美的全面提高和升华。

(魏开军 湖北省天门中学 43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