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疏影横斜勾线连丝——浅谈“暗示性”语言在解读文本中的运用

  • 投稿李成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200次
  • 评分4
  • 47
  • 0

《诗品》有言:“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文学作品的“空白”,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其参与完形想象的思维活动,并营造出模糊、朦胧的意境。然而,一个人想象水平的高低与其生活阅历的多少和知识涵养的高下是密不可分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明确了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任务——“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这就道明,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当学生无法将“有尽的语言”转化为可呈现的图像,并准确理解文本的“无穷之意”时,教师便可适时运用“暗示性”的语言,勾线连丝,唤醒学生休眠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从身边具象的物体体味文本语言的意义内蕴。这种运用言语等形式激发学生想象力,以已知关照未知、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方法就叫做暗示法,而教师运用暗示法时所运用的言语、音乐、图画、诗词等便是“暗示性”语言。那么,何时才是渗透“暗示性”语言的最佳时机呢?

本文将从背景的介入突出、文本的深奥抽象、体悟文本情感及深化文本主旨四个层面诠释对它的理解和实践。

一、在背景中突出,链接“暗示性”语言,扫除阅读障碍,唤起学生对文本人、事、物、景的想象

《书》曰:“诗言志,歌咏言。”就作家所处的时代而言,不同时代的作家,其作品反映的社会内容和寄寓的情感是迥然不同的。就作家个人的遭遇而言,由于各人的身世、处境和气质等的不同,所言之志也大相径庭。因此解读文本时我们必须遵循知时论诗、知人论世的准则,品味文本的意蕴。然而,解读文本不是字面意义和时代背景、作家身世的机械粘合,若能通过适时的暗示点拨,唤起学生对人、事、物、景具体可感的想象,才可以顺利登堂入室。

比如在教授《沁园春·长沙》(必修一第一单元)的下阕词句“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时,很多学生只是通过课下注解粗浅生硬地认为为新中国做出杰出贡献的毛泽东本就应是愤世嫉俗的,教师通过参考书讲授的“丰功伟绩”史也不能激荡学生领会当年青年毛泽东的“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因此,笔者撇弃了抽象的革命史,观赏了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学习生活资料,在课堂上适时模仿了词句的格式,具象化了毛泽东的这段“峥嵘岁月”:

“曾记否,我们雨中登岳麓,天为房地为床,风雨里吟诵诗唱赋,尽洒青春热情;曾记否,我们筹办平民夜校,自荐为师,学以致用,振我中华国民素质;曾记否,我们开设读书会,鹦鸣其声,以书会友,寻求知音;曾记否,我们自创学生军,保卫长沙一方平安,赤手空拳,智退军阀张敬尧于千里之外……”

这样的“暗示性”语言,使“峥嵘岁月”具体可感。老师适时的引导点拨,填补了言辞的空白,扫除了阅读障碍,驰骋学生想象的翅膀,调动学生的感性体验,推动他们深入体悟文本。

二、在文本深奥抽象处,缀连“暗示性”语言,化抽象为形象,让文本通俗易懂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常常碰到抽象深奥的文字,而这些抽象深奥的地方又往往是教学的难点,对理解文本情感思想尤为重要。当学生理解出现瓶颈时,教师可以适时穿行“暗示性”语言,在对照品悟中,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让文本通俗易懂。

品读杜甫名作《登高》(必修三第二单元)中的经典名句“渚清沙白鸟飞回”,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回”字的精妙。于是,笔者参看了网上优秀的教学案例,给学生提供了三句诗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杜甫《登高》)、“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让学生在诗句比较对照中理解讨论。以已知解答未知,以类似情感参透陌生诗句。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比较暗示法,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进行判断、理解、辨析,加深对文本意义的理解、体验,并推动对“空白”意蕴的探知,于是,答案呼之欲出。“回”字生动地表现出秋风肃杀时鸟儿在空中低飞盘旋的状态,鸟的孤单无依恰是诗人当时内心孤独无依的真实写照。

解读文本深奥抽象处,化难为易,不仅可以通过同类诗句的勾联,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唤起情感的共鸣。

比如在厘清《琵琶行》(必修三第二单元)音乐的旋律和情感时,学生对“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是比较陌生的,他们只是通过课下注解,囫囵吞枣地下定义,此处旋律是“婉转流利”的,理解这样的文字,仅仅是从课下注解和黄莺的歌声特质串联,总是索然无味的。教学时,笔者借用了同事的奇思妙想——洗发水广告——如丝绸似飞瀑的秀发乌黑亮丽,光彩照人——构图暗示法,来源生活美之体验,形象且富有动感。构图暗示法拨动了学生完形想象的能力,迁移想象,从而回归文本,感受“曲淌翠林”的画面。学生也在想象中真正领悟了此处音乐描写的匠心——以形喻声、形美音妙。

以上的课堂实践,缀连了相关诗句和生活体验,从而唤醒学生休眠的知识储备和人生体验,勾线连丝,攻克文本深奥之处,化抽象为形象,提高学生品味语言表情达意的精妙和魅力。

三、在体悟文本情感上,浸染“暗示性”语言,迁移想象,撩拨学生捕捉文本幽微细腻的情丝

因缺少生活经验,品悟文本的情感时学生往往迟迟无法“生情”,此时教师可以运用“暗示性”语言,用自己的语言情感感染学生,使之感同身受,撩拨其捕捉理解文本幽微细腻的情感。

高一下学期我们一起研读《琵琶行》(必修三第二单元)直接描写音乐的片段“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此部分琵琶曲旋律从“阻塞不畅”到“低沉停滞”直至再次“激越雄壮”,描写得精妙绝伦。但如果我们只从旋律品读,那么只能得出“琵琶女技艺高超,作者听得认真、音乐素养高”的结论。浅尝辄止地解读完全忽略了琵琶曲里深切饱满的情意。曲为心声,曲中诉愁,于是,笔者上课时暗示学生:

闭眼设想自己被弃置在密闭的箱子里,四周静寂,生无所恋放任自灭。箱子里的空气几近耗尽,呼吸随之困难,气如游丝,命悬一线……忽然儿时欢乐的场景闪现脑际,千卷胶片重演,它们此时如潮涌般激荡自己本已脆弱的心房……豁然开朗,你微弱地抬手击打箱子,一下下、一声声,愈加响亮激越……阳光如流水般渗入……

一番虚构的“困兽之斗”的心理历程点燃了学生探究曲中情的热情。如预期一样,学生立刻学会把琵琶女和诗人的身世串联入“困兽之斗”的心理历程。艺术具有宣泄痛苦,缓解伤痕,净化心灵的作用。这时缓时快,时重时轻的曲调抒发了琵琶女的人生感受。共享高山流水情,诗人白居易也透过琵琶曲中情读懂了琵琶女的心声,并触发了自己压抑已久的隐痛,看到了自己不愿正视的影子。浸染“暗示性”语言,迁移想象,文本情感脉络分明清晰。

四、在探究文本主旨里,渗透“暗示性”语言,变模糊为清晰,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妙悟

人的精神世界是丰富而复杂的,心声化言,言之成文,必然也决定了文本的表述是模糊与清晰的结合体。清晰处丝丝入扣,模糊处难以言传,再加之纷繁多姿、委婉含蓄的艺术表达技巧,交错处便有了更多令人难解费解的苦恼。通过“暗示性”语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模糊处探索,使学生的完形想象趋向清晰、多彩、深沉。

比如,多数师生认为《再别康桥》(必修一第一单元)倾诉的是微波轻烟似的淡淡的离愁别绪。别离母校的情感,学生人人可以理解;轻松飘逸的氛围,也是徐诗营造的。然而笔者却不认为学生都能较深刻理解徐志摩为何对母校这般难舍难分,换而言之,诗歌淡淡起头,又淡淡结尾,却包含了复杂深刻的情感。徐志摩有着如火般炙热的“康桥情结”,他很多的诗歌散文或书信交谈都一而再再而三地张扬这种狂热。

剑桥大学两年的英国资产阶级教育,给予了徐志摩很深的影响,形成了他的世界观与政治理念。康桥的学习生活是他的一段经历更是他想永葆的美梦,代表他的理想、信仰和阳光。康桥似乎也实现了他一生的追求——爱、自由、美。“一个人的生活可以没有阳光,但是他的回忆不能缺失阳光。”徐志摩对康桥的眷恋就是对自己“爱、自由、美”的理想的眷恋,而今他要离开了……离开挚爱的康桥,离开他一生的追求,这怎能不让他黯然神伤,难舍难分啊。故此,为了更好妙悟诗人深刻而复杂的情感,笔者先用音乐暗示法,导引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笔者播放的是柯以敏演唱的《再别康桥》,只字不差的唱词,跌宕起伏的旋律,再配以柯以敏温存婉转深挚的演唱,这首诗被演绎得丝丝入扣。歌曲让学生意识到:这首初中已经熟烂于心的新诗并没有他们想象得那么平淡无奇,情感起伏变化深藏于飘逸柔和的诗行,有心者方能品其真味。歌曲暗示法取得初步告捷。之后的教学笔者有意紧扣徐志摩字里行间难舍难分的情感深入分析品读,直至最后理性总结拓展暗示。在此环节,笔者摘录了有关徐志摩描写康桥的词句,并用胡适《追悼徐志摩》里的评论佐证自己的认知。有理有据的暗示是最具说服力的,也是最深刻的。摘录如下:

《再别康桥》“康桥情结”:

1.我敢说,康河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净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和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

2.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徐志摩《猛虎集·序文》)

3.“他(徐志摩)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胡适《追悼徐志摩》)

探究文本主旨不容易,然而更不简单的是打破那些既定的“为主旨而主旨”的肤浅苍白的“理所当然”。借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和已知而不解的文字,条分缕析,灵动地使模糊变清晰、肤浅变深沉,在更新更高的层次上认识文本的主旨,提高学生对文本主旨的鉴赏能力。

疏影横斜,勾线连丝。实践证明,“暗示性”语言在文本解读中不可或缺。一方面可以使语文课更加生动、形象、活泼,彰显课堂的张力和深度。另一方面,长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学生能从中学会掌握“暗示性”的方法,自我暗示,完形想象,从而达到真正增强自己想象力和文学素养的目的,而这正是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逸农老师《再别康桥》课堂教学实录[EB/OL].http://www.sxjky.com/gzyw/ShowArticle.asp?ArticleID=10758,2011-12-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高翔.浅谈“暗示性”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EB/OL].http://bd.hbrc.com/rczx/news-2342511.html,2014-04-21.

(张亚兰 福建省漳州市漳州第一中学 3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