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探析《春江花月夜》中意象和意境的灵活运用

  • 投稿国士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822次
  • 评分4
  • 71
  • 0

刘军元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初唐张若虚,他留给后人的作品不多,《全唐诗》中仅存二首。这首长篇歌行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春江花月夜》是最著名的一首,它号称以“孤篇横绝全唐”,奠定了张若虚在唐代文学史的不朽地位。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五字铺写,诗歌运用大量传统美学中的意象,“将春江花月夜炼成一篇奇光”,描绘出人生最动人的一幅美景画卷。同时,诗人独巨匠心,将这些传统诗歌意象注入了新的含义,以生花妙笔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通过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展现以春江花月夜的绮丽景色,尽情赞叹大自然的美,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还抒写了相思别离之情,表现了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在意境、情趣、韵律上开拓了新的篇章,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使这首诗成为唐诗宝库中的明珠。

一、意象群的组合?

意象是诗学评论中一个重要概念,关于意象的含义,古今中外,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象与美育有着不解之缘,具有美的意象的诗,才能给读者以美感。意象的形成主要用赋、比、兴这三种方法,但只有用那些表面极不相关而实际又有联系的事物的意象或比喻,才能准确、有效地表达自己。诗的意象带有强烈的个性特点,最能体现诗人的风格。诗人有没有独特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群。历代诗人在抒情时往往将自身感情寄托在某一物象上,进而产生意象。如杨柳、长亭意象往往表示送别;月亮、鸿雁意象表示思乡;梧桐、芭蕉意象表示愁苦、哀怨。“所谓意象组合就是诗人有意识的将这些已有的意象有选择的重新组合。”

(一)意象群有规律的重组

诗篇起笔便勾勒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美妙图画,然后以江月为中心,用浓淡相宜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春江、花林、江月的山水画卷,诗人触景生情,从江月美景中托出客子离愁的情怀,融情于景。?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给人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诗人以“月”为?中心意象,紧扣“春”、“江”“、花”、“月”、“夜”五字排开,集合了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鸿雁、鱼龙、思妇、游子等众多意象,组成完整而有序的诗歌意象群,全诗成功地融情于景,寄情入诗,相偕相融,构成了完美的艺术境界。?

(二)意象群的空间有序排列

诗人循着江月交融的艺术构思,极力渲染春江之浩瀚,反复咏唱春月之皎洁。碧波万顷的江水和亘古不变的明月两个意象动静结合,江水的流动与月光的洒泻自然流露,将看似并无联系的扁舟、高楼、玉户帘、捣衣砧等物象串联陪衬,并给他们注入了相思、惆怅、依恋等不同的人间感情,增强了形象的丰富感,形成了婀娜多姿的春江月夜图。“江”?与“月”一低一高、一近一远,不得不让诗人、读者产生无限的遐想,而诗人的遐想又是通过意象的有序排列来实现的。江水、沙滩由远及近;天空、原野由高到低;枫树、花林、白云又由低到高,这些都是眼前看到的实景。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鸿雁、鱼龙、思妇、游子等是诗人想象的意象,是虚景。从这些意象组合我们可以看出,它们都是由实到虚、由物及人、由写景到抒情。既符合人的视觉规律,也符合人的思维规律,这样构造的意境是优美的、和谐的,更是扣人心弦的。

(三)意象群重复出现和对比?

本诗中的五个意象,在全诗中层次叠落,环转交错,各自生趣,以“江”、“月”二字为中心。“春”字出现四次,“江”字十二次,“花”字二次,“月”字十五次,“夜”字二次。并在“江”上用了海、潮、波、流、汀、沙、浦、潭、鱼龙、潇湘、碣石作陪,在“月”上用了天空、霰、霜、云、楼、妆台、帘、砧、鸿雁、雾作衬,增强了形象的丰富感,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春江月夜图。“江月”这一意象在诗中出现了三次,诗人之所以这样写,先是从字面上给读者营造强烈的视觉效应,使读者不得不对诗人这种独特的写法深入思考。“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等诗句情理结合,抒发了个人生命短暂,宇宙永无穷尽的哲理性感叹。

诗篇中江和月的对比,人生和春江花月夜的对比,游子与思妇的对比,游子、思妇内在心理、情绪的相互映照,虚实对比也处处可见。这种独特的意象组合,使这首情景交融的诗曲折幽深,变幻多姿,充满了无穷的魅力。?

二、匠心独具的意境创造?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着力于诗歌意境的营造,围绕“春江花月夜”展开了丰富的意象,写江用海、潮、波、流、汀、沙、浦、潭、潇湘、碣石等位陪衬,写月则用天、空、霰、霜、云、楼、妆台、帘、砧、鱼、雁、海雾等为映照,形成了诗境容量的丰富感和充实感。围绕丰富的意象,诗人舍去了描摹与刻画,着力于诗境的整体合成。诗人匠心独运,另辟蹊径,以生花妙笔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有如行云流水,从而构成本诗情、景、哲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

(刘军元 甘肃省通渭县榜罗中学 74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