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让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绽放光彩

  • 投稿喝红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1008次
  • 评分4
  • 83
  • 0

黄伟斌

在高考指挥棒的牵引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很难让课堂充满激情,课堂更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靶场,学生上课就像士兵练习打靶。教师时不时提醒学生这是重要知识点,如何在文章中寻找答案,如何分析这道题目,甚至随时来几道突击训练题目。高中语文阅读难道就这样吗?如何让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绽放生命的光彩,迸发智慧的火花呢?本文选取一些教学案例进行探讨。

一、当前高考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窥视

迫于高考升学的压力,原本高中语文那一篇篇优秀的课文是学生美好的精神食粮,如今全部当成一篇篇阅读训练的材料。老师们分析一篇课文就要与考试考点联系起来,分析语句的修辞手法,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文章的社会启示意义等。于是,教材中那些优美的语句,富有人文化、哲理化的句子反倒分析得较少,原本一些可以让学生朗读的优美段落,为了节省时间,竟然跳过直接讲重点考试内容。

在高中课程中,那些选修课程也只是选择高考实用性强的教材,例如《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唐宋散文选读》《语言文字规范与应用》《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等。其他与高考内容关系不大的《戏剧欣赏》《常用文体写作》《传记选读》则不会选用。对于扩大阅读视野来说,这些选修课程里的教材其实往往不够。

二、课堂增加“佐料”,教学绽放光彩

根据笔者多年的阅读教学经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能绽放光彩,其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给阅读教学增加“佐料”。教师可以根据必修与选修教材资源,进行适当的整合,让一篇篇独立的课文同类似的课文能联系起来,构成语文气息,具体如下:

(一)教学要“铸魂”,融入“人文味”

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为此,中学语文教学必须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因此除了重视知识的传播,还要重视人文精神的陶冶。为此,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融入人文精神,使学生拥有自信,展现豪情,树立信念,获得感悟,确立高尚人格。例如,必修二教材中《冰心:巴金这个人》这篇课文,教师可以适当地介绍冰心、巴金两位文学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代表作品,然后再从整体上让学生把握文章主题,体会冰心与巴金之间的友情,深入体会纯真友情;最后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探讨一些关于友情的问题,培养健康向上的友情观。

此外,在课文中,教师可以插入一些历史上关于名人之间的友情故事以及古典诗词、名言警句等,这些课外知识反而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说在语文课堂中融入“人文味”,会让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铸造学生的灵魂。

(二)教学要“诗化”,植入“文学味”

课堂上教师时不时提醒的考查知识点或解题技巧将教材中那些原本充满诗意的文本变成传授阅读思路技巧和答题要点的经典例子。在现行各版本的语文教材中,文学类作品所占的比例还是最高的。为此,要让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现“诗化”,必须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才是上策。

例如,必修二教材中《毛泽东词两首》,对词中秋的意象,教师可以拓展一下有关秋景的描绘诗句。古人写秋多怨秋、悲秋,如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寞”、杜甫的“风急天高猿啸哀”、“草本摇落而变衰”、秋瑾的“秋风秋雨愁煞人”等,还有马致远的《秋思》,这些都是写悲秋的,为什么毛泽东笔下的秋如此绚丽多姿、充满生机呢?很自然地通过对比引入下面的课文问题探讨。

再如,必修二教材中《再别康桥》,教师可以介绍我国古往今来有关离别的诗歌,让学生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师可以这么提问:自古写离别之诗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结合大家的阅读情况,能否说一说自己比较熟悉的还记得的有哪些诗词?例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在高中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可以引领学生品味沉郁、飘逸、幽雅、豪迈、讽刺、幽默等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丰富他们的文学语言。在高中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可以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王国,阅读经典,丰富人生。

(三)教学要“生活化”,引入“生活味”

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中,语文课堂需要活生生的课堂生活。因此,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生活化的例子。一则则真实的生活故事能活跃课堂气氛。要想给高中语文课堂引入“生活味”,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既有经验为基础,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例如,学习食指的《热爱生命》诗歌时,考虑到诗歌写作“文革”时期的特定环境。对于“文革”历史,教师只需做一般介绍;然后对诗歌章节加以分析,而对于诗歌中某些细节部分学生确实不太理解的,建议让学生放弃转而联系到“热爱生命”的话题进行探讨。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阐述对生命的理解,结合生活中与生命有关的新鲜案例,让学生们说一说。比如,最近由马来西亚飞往北京的MH370马航失联的消息一直是国际热点话题。自从失联后,多个国家第一时间共同参与搜寻救援任务,这体现了国际人民对生命的重视。还有,近期南方持续降雨,造成南方多地洪涝,多地短时间普降大雨、大暴雨等。国家气象局就在相应地区及时发布山地、泥石流、滑坡信息,这些新闻的播报其实也是人们对生命的重视。

(四)教学要“感情化”,注入“人情味”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真正引导学生并付出真情,让学生的感情与文章的情融为一体,语文教学就会达到“感情化”的境界。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想注入“人情味”,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优秀的文化,挖掘与发掘教材的感情资源,让学生向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感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眷念故土、关爱社会、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

例如,在必修二教材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长江之歌》《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中感受热爱祖国的感情和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以及中国情节,从《我的母亲》中体会那自然朴素而又充满感情的语言中领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从柯灵的《鱼书》中体悟“古往今来,多少扣人心弦的故事,都建立在无垢的友谊之上”的友情……

三、小结与反思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精彩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对于阅读教学的生命能否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正确的理解新课标,理解教材。教师应当认真对待不同学段不同课文,以多种角度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这正是语文教师的价值所在。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教师只有立足文本,不断创新,添加“佐料”,才能让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绽放“语文”花朵。

参考文献

[1]申继亮.新世纪教师角色重塑:教师发展之本[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语文课程标准编制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吕世虎等编.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4]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黄伟斌 东莞实验中学 52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