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构筑逻辑论层 深化论证力度

  • 投稿Sear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852次
  • 评分4
  • 64
  • 0

许元洪

纵观学生议论文写作,最大的问题便是浮于表层,隔靴搔痒,只懂得证明观点的正确性,却不懂得证伪,进而把观点推向前进。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传统议论文主张“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论”,于是乎学生只会观点先行,把议论简单看作是为论点找论据的过程,这是对议论文的一种肤浅认识,更是一种粗暴的认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却顽疾难化,成为提高议论文水平的一大阻碍。在议论文教学中,我们应果断抛弃简单为观点找论据这种低水平的“证明”方法,而要勇敢地把观点不断地“试错”和“纠偏”,从而高举“证伪”的旗号,把观点质疑到底,通过逻辑的检校和思辨的递推,达到全新认识的目的,一新传统习见,获得思想上的升华。

一、追问质疑,寻找思辨着力点

第一,高中议论文“不足之症”。当前高中议论文普通存在“堆砌材料存而不论”、“开中药铺罗列观点”、“脚踩西瓜平面滑行”以及“拼盘杂凑胡乱说理”四种弊病,更有甚者“满纸荒唐不知所云”型议论文。这种低效幼稚、貌合神离的浅层次议论文实在令人不敢恭维。究其原因就是这类议论文浮于事物表面,不得其门而入。因此要把议论引向深入,就需要不断质疑追问,寻找思辨的着力点。传统型议论文往往满足于廉价的“抬轿子吹喇叭”,一味为观点喝彩叫好,孰不知“赞美诗”唱多了,也令人腻烦生厌。

第二,破解之道。议论能够风生水起,关键在于寻找议论的“由头”和“缘起”,寻找材料中“破绽之处”,亦即矛盾之所在。所谓“没有矛盾就没有分析”,确实点出了议论文写作之秘诀所在。2014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作文材料“禅师有个爱抱怨的弟子。一天,禅师将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让弟子喝,弟子说:咸得发苦。禅师又把更多的盐撒进湖里,让弟子再尝湖水。弟子喝后说:纯净甜美。禅师说: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水?”如果只抓住“盐与容器的关系”,会停留在“胸怀宽广”“豁达大度”等肤浅的表面。有的只谈“宽容”“乐观”“坚强”“领悟”等,存在扣题不严,立意有所偏差问题。要想将思考引向深入,就要注意到“以什么为水,怎样稀释”,深入探讨“稀释”痛苦的“淡水”。材料核心价值之所在也是学生能够纵横捭阖自由发挥的地方,往往在于找到错综复杂矛盾纠结之处。

二、深挖细析,构建思辨生长点

第一,议论文还存在一个比较难办问题就是“议论不下去”。大多数学生刚找到一个议论角度时特别兴奋,以为可以势如破竹,“攻城略地”无所不能,但议论到一定地步,就分析乏力,浅尝辄止,缺乏分析新的“生成点”和“增长极”,这就影响了议论文的进一步提升和推进。

第二,解决之策。在议论停止的地方,有必要重新找到症结之所在,深挖细析,从中发现和找寻新的“可能性”,有时灵光一闪,就可能引出新的问题,找到新的出路。2013年漳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作文材料“一群大学生向教授抱怨生活的压力和功课的负荷。教授取出了许多个不同质地、不同形状的杯子,让他们自己倒水喝。精美的杯子被取一空。这时,教授说:‘你们选杯子的目的是喝水,为什么还要刻意选精美的?你们喝的是水,却执意要选美的杯子,甚至在选不上好的杯子时,心生怨意。’”学生也能抓住“老师说的话的意思或从学生选不同杯子的行为中”引出的立意,进而得出“本末不能倒置”“要分清主次”“内容重于形式”观点,也懂得抓住“本末、主次、内容形式两个方面,不能偏于一个方面”这一立意关键,但分析到一定地步就难以为继了。这时就要细细辨别怎样的内容才是重于形式,怎样的内容可能就不一定比形式重要,或者说什么情况下内容比形式更重要,这种细分的方法,就突破了既定观点的“藩篱”,从而找到议论新的可能,问题就进一步拓展下去了。

三、层层反转,找准思辨突破点

第一,议论文写作之难还在于要实现观点螺旋式上升,达到“否定之否定”,至少有三重以上的“否定”,这就不是一般学生力所能及的了,在逻辑的演进上,思辩的推进上,精致度要求就更高了。

第二,经典引领“层进递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虽不是一般意义的议论文,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历史贡献以及对他的评价是就是通过层层反转,层进递推的思维模式和让步转折的逻辑形式表现出来的。我们可以此很好地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文中第三段就是典型地运用层进式结构和让步转折的形式:在指出了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功不可没之后,用“不仅如此……还……”的层进方式指出了马克思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的重大意义。作者显然并不满足于这一结论,紧接着他用“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一句,做出让步,“即使只能做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然后笔锋一转,“但是”,形成转折,这让步转折就构成了又一次层进,论述了马克思在很多方面都有独到的贡献。这一转折里巧妙地包含了两个递进,一个“甚至”,“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一个“而且”,“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的”,充分论述了马克思在理论方面的贡献。接下来,作者先用了一个肯定表述,然后又用了一个转折,“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又构成了一个层进关系,引入对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活动做出巨大贡献的论述。如此多次的肯定转折和让步转折形成的层进结构推动作者内心情感抒发的强化。熟练掌握这一种论证手法,显然对构建逻辑论层是有实践意义的。

四、巧妙“试错”,攻克思辨瓶颈点

第一,胡适提出一个“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法,就是面对一个观点,我们要反复“试错”,穷尽观点的种种“可能性”,从而在“山穷水尽疑无路之处,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二,“试错法”认为,对于观点我们不能一成不变,静止不动去看它,要把它放置在种种条件下加以检验,发现其逻辑“空白处”,从而把观点推向前进。比如苏格拉底“产婆术”就是运用这种“试错法”的典范。苏格拉底问:“请问什么是善行,什么是恶行吗?”尤苏戴莫斯回答:“当然知道。”苏格拉底追问:“虚伪、欺骗、偷盗、奴役他人善还是恶行?”尤苏戴莫斯答:“自然是恶德了。”苏格拉底再问:“一位将军战胜并奴役危害自己祖国敌人,是恶行吗?”尤苏戴莫斯答:“不是。”苏格拉底又问:“如果将军在作战时欺骗了敌人,并偷走了敌人的作战物资,这是恶行吗?。”尤苏戴莫斯无奈回答:“不是。”可见通过自物辩难式确定可以收到议论鞭辟入里的目的,抓住逻辑“空白处”穷追猛问,连环追击,一定可以把静止观点再一次推向令人惊讶的高度。

五、辩难反思,收拢思辨落脚点

第一,议论文“结尾不振”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有些学生在议论文结尾作结论时有时会犯自相矛盾的过错,企图调和矛盾观点的双方,造成“鱼与熊掌兼得”两难境况。如果辛苦论证了半天,得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两可”结论,这就难免有点“骑墙”的嫌疑了。

第二,“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议论文结论不可“脚踩两只船”,特别是蕴含矛盾观点,不能都想要,两可两不可是典型的“两面派”做法,不足取法。比如讲“规则”与“自由”辩证关系的议论文,就可以侧重于“规则下的‘自由’”或者“自由前提下的‘规则’”,这样就可以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完美结合。有一位学生这样结尾:“规则与自由好比浩瀚宇宙中的太阳与地球。自由在规则的保护下运行,规则也在自由的怀抱中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芒。”矛盾双方既兼顾到又有所侧重,而不是互相割裂,给我们作了一个很好示范。

总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大难问题,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运用逻辑思辨的方法去启发、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开拓学生的论证思路,打破学生思维定势,开掘创造灵泉,引来思维活水,激发思辨热情,形成卓绝高明写作素养。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孙绍振论高考语文与作文之道[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

[2]俞发亮.高中议论文课时写作教程[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3.

[3]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4]王立根.作文智慧[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

[5]马正平.高等写作学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范存正.新材料议论文点拨与训练[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

(许元洪 福建莆田第十中学 35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