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挖掘传统文化

  • 投稿路人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530次
  • 评分4
  • 10
  • 0

魏南予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知识分子无不受其惠泽,从中汲取营养,充盈自己的精神世界。《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这句话指出了在语文教学中传授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而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

一、挖掘蕴藏在高中语文课文中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编的都是一些有思想有深度而文辞兼美的文章,品读它们是一种思想的启迪,美的享受。课本中不仅积淀着精深的语言知识和丰富的文学知识,也蕴藏着丰厚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去挖掘、探究。比如在《荆轲刺秦王》一课的教学中,讲到荆轲为报太子丹知遇之恩,明知是死也要赴秦行刺这一行为时,就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士为知己者死”的古代士人的做人处事原则,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气概;读到“易水诀别”一段时,又使学生认识到“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读到荆轲出发前等一友人而未等到,太子丹怪荆轲行动迟缓而怀疑荆轲,荆轲怒而叱之这一细节时,又使学生懂得“士可杀不可辱”的精神内涵。又如在《鸿门宴》一文中,项伯夜驰沛公军,欲引张良去,而张良将项伯带来的机密告诉了沛公,进而设计拉拢利用了项伯,这一事件中,项伯对友人尽到了义而对项羽不忠,张良对沛公尽了忠,而对友人不义,为什么传统评论中都把项伯定位为“内奸”而谴责项伯,却没有人谴责张良的不义呢?教师在教学时可从这里教授给学生古人在忠义不能两全时的“取大忠而舍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

二、挖掘蕴藏在中国汉字中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

汉字是既表音又表意的文字,中国古老汉字中文化色彩很浓,借此可使学生在掌握字词的同时领略中国文化。教学时可从造字法入手让学生感受汉字的特点,体悟先贤的智慧和文化。①象形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如:日、月、马、鱼、龟。②指事字:在初文上添上一定的符号,形成文字。如:刃、上、下、本。③形声字:由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两部份组成。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如:樱、齿、传、棋。④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如:酒、鸣、从、比。

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每个汉字在造字的时候,都是经过人的深思熟虑才造出来的。今天我们从汉字中还能悟出哪些做人的道理。比如:“舒”字,告诉我们“舍”得给“予”他人,自己才能获得快乐:“骗”字,告诉我们一旦被人看穿,“马”上就会被人看“扁”;“超”字在“召”示你,要不停地走才能走在别人前面;“令”字告诉我们“今”天努力一“点”,明天才有资格指挥别人;“劣”字告诉我们平时“少”出“力”,到头来必然差人一等。

三、挖掘蕴藏在成语中的文化财富

汉语成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承载了中华民族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称得上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成语中沉淀着丰富而生动的民族文化内涵,包括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诸多方面。如表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成语:发愤图强、百折不挠、中流砥柱、披荆斩棘等;表现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成语:笃信好学、一诺千金、始终不渝、讲信修睦等;表现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成语:见义勇为、挺身而出、无所畏惧、前仆后继等;表现中华民族勇于创新的成语:陈言务去、匠心独运、不落窠臼、独辟蹊径等;表现儒家文化的成语:大义灭亲、当仁不让、自强不息、见贤思齐等;表现佛道文化的成语:祸福相生、在劫难逃、无为而治、清净无为等;表现制度文化的成语:十恶不赦、朋坐族诛、明正典刑、五马分尸等;表现学习精神的成语:程门立雪、皓首穷经、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表现教学的成语: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等;表现生活的成语:粗茶淡饭、酒足饭饱、五味俱全、食不厌精等。中华文化的内涵有多丰富,成语的内涵就有多丰富。所以要善于挖掘蕴藏在成语中的文化财富。

★作者单位:江西上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