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读《祝福》,谈“鲁四”

  • 投稿古井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357次
  • 评分4
  • 83
  • 0

张声雷

一些专家将祥林嫂的死归因于鲁四,如史志谨先生在《〈祝福〉解读》中这样说:“围绕着主题,小说反映了复杂的矛盾冲突。其中有鲁四和四婶与祥林嫂的矛盾,有祥林嫂和婆婆的矛盾冲突,有祥林嫂和鲁镇一般庸众的矛盾冲突,有祥林嫂与柳妈的矛盾冲突,也有祥林嫂和贺家墺大伯的矛盾冲突。但是,在这些矛盾冲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是祥林嫂为代表的劳动妇女和以鲁四的代表的封建地主豪绅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是《祝福》故事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在这条主要线索中,对矛盾冲突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鲁四及其意志的体现者四婶,他们决定着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凶手”“地主豪绅”“卫道者”也就成为鲁四当然的代号了。细读《祝福》,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一、鲁四仅是一个乡下土财主而已

其一,经济方面。从雇工情况看,家境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富裕。至少在祥林嫂来鲁镇之前,鲁四家没有雇佣长工或者可以说鲁四家没有专职的“下人”。《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进贾府,那种场面、气势,佣仆之多,区区鲁四是望尘莫及的,说贾府代表封建贵族或封建地主阶级恐怕没有谁会有太大的异议吧,而要说鲁四也能够代表封建地主阶级,这是值得商榷的。

其二,思想保守、反动是人们对鲁四的总体判断。原因也仅在于鲁四对祥林嫂寡妇身份的不认同,认为祥林嫂“不干不净”,而在祝福中不允许祥林嫂准备福礼。鲁四对祥林嫂寡妇身份的反感并非个人“专利”,其实鲁镇还有一些人也有着相同的认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柳妈,她唆使祥林嫂去捐门槛以换取自身的清白,从最后的结果看这样的想法和做法也仅是柳妈个人的而已,因为如果这是一种约定俗成大家认可了的方法,就不会有后面四婶的决绝了。

二、鲁四是个好老板

(一)帮助身处困境的祥林嫂,为其提供工作。

尽管四叔“皱了皱眉”,但终因祥林嫂“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试工期内,她整天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而最终被“正式录用”,工作终归是辛苦的,“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个人担当”,但祥林嫂却“满足,口角变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这些文字说明了这样的几个问题:

1.祥林嫂吃苦耐劳,工作主动,积极进取,对老板非常满意,并非被鲁四夫妻强迫。

2.生活条件比较好,不像黄世仁对杨白劳一样残酷的压榨,当祥林嫂被婆婆强抢回去后,小说中说“这一天是四婶自己煮午饭;他们的儿子阿牛烧火”说明主仆是在一个锅里吃饭的,想来生活条件应该不会太差吧。

(二)重信用,守合同,工资不拖欠。

祥林嫂第一次出现在鲁镇,可以说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来到鲁四家的,尽管因为“寡妇”的身份鲁四很不高兴,但也仅仅“皱了皱眉”。而且在第三天就定下了每月固定工资500文。当祥林嫂的婆婆找来时,全额支付了一千七百五十文。和现在那些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老板相比,鲁四简直就是一个“道德模范”啊!

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镇,依然找的是老东家,对鲁四夫妻这样“保守”的人来说,祥林嫂可真是“败坏风俗”啊,但当他们听完祥林嫂的遭遇后,马上就“签了合同”,想来工资依旧五百文吧!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善举。

祥林嫂每月500文,那年薪就是6000文,也就是6—10两银子,抛开物价上涨等因素,如1两合1500到2000文铜钱,祥林嫂的年薪也在3两到4两银子。

而当时普通人一家一年的消费约为1两5钱银子。

课文中说祥林嫂被婆婆家卖掉也仅卖了8千钱,合4—5.4两银子,只比祥林嫂的年薪多1两左右。

这说明了两个问题:

1.鲁四夫妻给祥林嫂开的是“灰领阶层”的工资,而且是包吃包住(至少比现在在外打工的农民工的工资待遇要好很多),也没有对祥林嫂进行残酷的压榨,主仆关系在经济生活方面还是比较融洽的;

2.祥林嫂的婆婆并不是一个“精明强干”的人。她全没算过祥林嫂这个“工人”将会给自己创造的潜在的价值,我们可以算一算,只需一年的时间,她就基本可以用祥林嫂创造的价值给儿子娶媳妇了,而以后的就是纯“利润”了。

三、作者创作《祝福》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

将凶手或主要凶手的责任推给鲁四夫妻是不妥的。在鲁镇,虽然鲁四和其他人一样从心里厌恶祥林嫂,但在客观上却是给祥林嫂帮助最多的人。这里就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对比,即将鲁四和“鲁镇一般庸众”的行径对比。作者的落脚点不是鲁四而正是鲁镇那些麻木冷漠的看客。

如果说1924年鲁镇群众——这些麻木冷漠的看客让作者震惊,那么作者在1926年《藤野先生》中回顾看客给自己巨大的影响,不难理解作者在彻底的“呐喊”的痛苦后又处于无限的“彷徨”中的原因了。因此可以确定作者意图塑造的祥林嫂的形象,目的在于说明杀害祥林嫂的不是腐朽没落的鲁四们,而正是群众自己。不改变、不解放他们的灵魂与思想,祥林嫂们的悲剧命运就会不断上演。如何唤起唤醒这些麻木的灵魂也许这才是鲁迅先生的本意吧?

作者单位:浙江义乌市上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