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古典诗歌中的意象解读——2014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例谈

  • 投稿马力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165次
  • 评分4
  • 61
  • 0

韩威

古典诗歌优美的意境,离不开鲜明、生动的意象。所谓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文学鉴赏的过程,就是感受形象,理解形象,从而获得情感体验,审美愉悦的过程。以诗歌意象为突破口,对之进行解读,是鉴赏诗歌的途径之一。下面仅就2014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的部分试题做一点浅析。

例1:(2014年高考·新课标卷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问题】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解读】在上半阕中词人写到了“风雨”“残枝”“落花”“寒池”“日暮”等意象,让我们想到了一幅惨淡凄凉的景象。春风吹雨已生凄凉,花枝凋残仍吹打不止,残红满地,沾泥不起,小池令人生寒,日暮无法挽回,上半阕为全篇奠定了哀婉的基调。

例2:(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问题】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4分)

【答案】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

【解读】本诗中写到了“莓苔”“履痕”“白云”“静渚”“春草”“闲门”等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清幽静谧的意境。如果说莓苔、履痕可见人迹罕至、山径清幽,那么白云絮絮,缭绕小渚,蓬门常闭,碧草当门则充满了静穆淡逸的氛围。诗人寻访不遇的怅然也在这清幽宁静的环境中渐趋恬然了。

例3:(2014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问题】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答案】《暮春》通过写落花、柳绵、斜阳、子规等暮春意象,表达了伤春之愁、流年之叹;《暮春山间》写作者缓步春山所见,描绘了一幅幽美的暮春景象,表现了作者的闲适之情。

【解读】《暮春》中写到了“落花”“柳绵”“斜阳”“子规”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落寞伤感的意境。《暮春山间》中诗人春日缓步徜徉于春山美景中,“桃花”“流水”等意象让人联想起古代文人雅士醉心山林,追求清闲自在生活的情景。

例4:(2014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问题】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答案】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首联即说“了不为秋悲”,诗人心境看似旷达、闲淡;中间两联寒山,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尾联在烛光下饮酒的场景,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

【解读】本诗中写到了“寒山”“斜阳”“落叶”“孤鸿”“霜风”“残菊”“短烛”“北斗低横”等一系列低沉意象,营造出一种寒冷凄清的意境,流露出诗人怅然失意之情,全诗不脱中国文人传统的悲秋情怀。

例5:(2014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发

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问题】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

【答案】这首诗借助了典型的意象来体现“早”。首联“灯残”表明天尚未明,但诗人已经携剑登程;颔联“鸡唱”表明天刚黎明时分,“独”表明由于时间尚早,路上还没有行人;颈联“白草”“微有路”写出晨霜犹在,草呈白色,光线尚暗,道路还看不分明;时间较早,气温低,“浊河”也因天寒而“冻无声”。

【解读】本诗中写到了“残灯”“孤剑”“飞雪鸡鸣”“长空雁阵”“白草”“浊河”等意象,构成了一幅边塞早行图。灯光微弱,仗剑独行,白雪漫天飞舞,雁阵飞回故乡。晨霜尚在,草木一片白色;河水浑浊,早已冷冻无声。凄冷孤寂的氛围中诗人孤独漂泊的形象跃然纸上。

例6:(2014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怨·送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

愁云清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

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注】杪:树梢。

【问题】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3分)

【答案】江水渺茫,扁舟远去,愁云惨淡低垂,帆船在飘荡中越来越远。作者采用了以景衬情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时难舍难分的缠绵婉恻。

【解读】词中写到了“春江”“扁舟”“愁云”“布帆遥”“沙鸥小”“残照”等意象,描写了一幅悲凉寂寥的送别场景。词人看着前方江水渺茫,友人的扁舟渐行渐远,对友人的不舍与挂念涌上心头,一抹残照之下,词人心中是何等的不舍与留恋。

意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如高山沧海多抒发豪情壮志;梅兰竹菊多象征高洁忠贞;梧桐冷雨多表达孤独惆怅;杨柳长亭多含有离愁别绪等。如果能抓住那些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典型的意象并对之进行解读,我们理解作者情感,把握作品主旨就容易多了。当然,意象也不是解读诗歌的唯一途径,有些诗歌的解读还要非意象词语,就不赘述了。

★作者单位:河北秦皇岛市新世纪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