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喻议交融,思深旨远——浅析《劝学》中的比喻修辞与整散句式

  • 投稿Kenn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1211次
  • 评分4
  • 96
  • 0

黄达悦

荀子的名篇《劝学》,善用比喻修辞方法,巧妙地借助形象说理;并以整散结合的句式,寓整齐于变化之中,富于恣肆的气势和雄辩的色彩。

一、善用比喻,新鲜贴切,丰富多彩,言近旨远

《劝学》一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主旨,演绎推论,层层深入,阐释谨严,说理透辟。全文几乎是用比喻说理的,采用的比喻不仅新鲜贴切,而且丰富多彩,层出不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博喻。

博喻,指的是用多种比喻来比一个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一种状态,以突出事物的特点。如《劝学》一文中,为了说明“学不可以已”的必要性,作者一连用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出于水而寒于水、木輮为轮其曲中规以及“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五个比喻。为了论证君子善假于物的道理,作者又接连用了“登高而招”使“见者远”、“顺风而呼”令“闻者彰”、“假舆马者”可“至千里”、“假舟楫者”能“绝江河”等四个比喻。

博喻,既使所喻之理明白透辟、深入浅出,又词采纷呈,令人目不暇接。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还在文中用寓言故事与比喻构成博喻,如在说明君子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的缘故时,便一连用了蒙鸠系巢之于苇卵破子死、射干生于高山之上所立者长两个寓言,以及“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和兰槐之根渐之于滫而受嫌弃三个比喻,使内容更加深厚丰富,更具说服力。

本文比喻组合的方法巧妙灵活,富于变化。有时从正面设喻,有时从反面设喻,有时则一正一反设喻构成鲜明对比。最典型的例子是论述学习要善于积累一段。作者先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继而从反面设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正反两面说明积累的重要性。接着又用“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等四种比喻,一正一反,两两相对。在鲜明的对照中,托出学习必须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道理。

比喻组合的灵活多变还表现在本体和喻体结合方式的不同上。有时是本体在前,喻体在后,例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有时则相反,以喻体带出本体,如:“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两者方法各异,却用意一致,都是用烘云托月的方法突出作者的本意。

本文多方取譬设喻,喻体十分丰富新鲜,有天地山水、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舆马舟楫、金石珠玉等等,这充分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渊博的学识。其中的一些比喻还以其寓意深刻、富于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格言,传诵至今,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等等。如此多姿多彩的比喻与简洁精当的议论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完美地表现出荀子文章的独特风格和魅力。

二、整散结合,寓整齐于变化之中,造跌宕起伏之语势

随着比喻手法的变换,相应地运用对偶或排比句式,这是本文语言的一个突出特点。

文中对偶的形式多种多样,从形式上看,有单句对偶、偶句对偶、三句对偶;从内容上看,本文的对偶既有正对偶,也有反对偶。

单句对偶,即用一句对一句,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等等;还有偶句对偶,即用两句对两句。例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等。还有多句对偶,例如用三句对三句:“登高而招,臂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另有一组鼎足对:“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当然,也可以把这个句子看成是排比句。

从内容上看,本文有正对偶,也有反对偶。正对偶,指的是上下联表达的意思是同类的或相近的,是互为补充的。例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上下联的意思是相近相关的,文中此类对偶比比皆是。

反对偶,指的是上下联表达的意思是相反或相对的,多指同一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例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纵览全文,当作者从相似或者正反两方面设喻时,便构成了对偶,而采用博喻时,则形成了排比。

对偶和排比,在形式上整齐匀称,节奏明快,字面工整而内容富有变化。在音调上,音韵优美,音乐感强,抑扬顿挫相交,节律整齐而又起伏错落。在表意上,凝炼集中,高度概括,内容丰富,蕴涵了深刻的道理。

本文所用的对偶句和排比句,不仅给文章带来了很强的可读性,而且大大增强了它汪洋恣肆的气势和雄辩的色彩。

对偶和排比,属整句范畴,本文除了运用大量整句,还恰当杂以散句,整散结合,时而整齐匀称时而又错落有致。例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此段四句,第一句为整句,二、三句为散句,第四句则是整句在前而散句在后。再如:“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在这一段中,有九字句、七子句、六字句、五字句、四字句,有两两相对的对偶句,也有不相对称的散句。作者寓整齐于变化之中,造成跌宕起伏的语势,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学习《劝学》,以一斑而窥全豹,我们能体味到荀子文章的精妙之处:喻议交融,言近旨远,辞藻丰富,句式多变,精彩动人。而这大概是荀子的文章得以千古传诵的原因之一吧。

★作者单位:广西钦州市小董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