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有效性研究

  • 投稿水水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456次
  • 评分4
  • 18
  • 0

陆如兵

一、有效解读文本的原因

从以往大量的语文实际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对文本解读存在着一定的理解误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有些教师在文本解读时,往往解读的过渡,过犹不及;有些教师在文本解读时过于政治化、泛概念化。有些资历比较老的教师,往往会受到自己多年来所形成的固有教学方式的影响,使其不会及时地补充新知识,导致教学方式过于守旧,其中有些教学方法甚至是错误的,这就导致其在文本解读时形成了错误的评价标准和方式。例如:学生读《雷雨》就会在脑海中不自觉地浮现出封建社会中混乱的家庭内部局面和人际关系;读《林黛玉进贾府》就会想到封建社会中,豪门大宅内部严格的等级制度以及巨大的贫富差异。这种情况的出现,使文本解读对高中语文教育的本质产生影响,无法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获得新的感受和体验。另外,有些教师在文本解读时,过于尊重文本的权威性,不敢在其上添加任何的东西,只是单纯的“用文本来讲文本”,没有对文本的思想进行深度发掘,使得文本与读者之间的纽带被割断,使得文本解读的重要作用丧失。因此,要想更好地体现出文本解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出其教学价值,充分发挥其教学的功能性,就必须要采用正确的解读办法,有效解读文本内容、思想和内涵。

二、文本解读有效性的特点

(一)情感性

外国著名学者罗丹曾经说过:艺术即情感,所谓的艺术活动,即是一个人对自己内心曾经有过的情感体验进行互换,并将这些情感以线条、文字、色彩、图形等方式表达出来,从而让别人也可以体会到这种情感。由此可知,高中语文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的情感表现,所以,在对高中生进行语文教育之前,教师要首先唤起学生对文章的情感,以这种情感来扩大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可以通过情感上的体验来进一步了解文本内容,进而进行文本阅读,因为高中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对文本的感动中进行文章的学习。如果教师为了应付高考,而只是一味地解读文本的“主题思想”,没有对学生在文本感觉上的敏锐度进行培养,使得学生丧失了对文学情趣的感受,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也无法进行活学活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情感换位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分析、讨论,以及对所扮演角色情感的研究,来与文章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解读文本。例如:《荆轲刺秦王》、《鸿门宴》等都适合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二)创造性

文本解读受读者的文化涵养、价值观、所处的时代、阅读时的心态以及情绪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会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就此看来,在文本解读时,如何有效地、创造性地进行文本含义的把握,成为当前文本解读的一项重要问题。有人认为,可以通过对文本整体的感知来跨越时代的隔阂,进行同质性解读;但也有人认为,文本展现的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它是作者想象出来的,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改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读者可以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不断地拓展自身理解的领域,从而挖掘出文本的深层含义。就此看来,高中语文教学中文本的解读带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再创造性,对文本含义的解读会随着时代的改变,不会只停留在某一时段。因此,不同的读者在解读文本时都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不断地对文本的内涵进行新的探索,得到新的发现,在不断地创造中理解文本。另外,高中学生大部分都处在青春期,有很多自己的小秘密,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作文、周记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影响,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语文课堂上展现出自己的独特魅力。

三、文本解读有效性的具体实施

(一)朗读和背诵

一直以来,朗读和背诵是我国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它也是让学生能够更快感知文本的主要方式。学生对文本的朗读和背诵可以丰富其文化知识,促进其智力发展。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大部分都是文言文教材,如果学生没有对课文进行全面地朗读和背诵,则无法全面地理解教材内容,教学任务也很难完成。例如《出师表》,诸葛亮言辞恳切,字里行间中表明了自己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于后主刘禅在治国上的厚望,将一片忠心全部都表露了出来。在教学时,教师通过让学生对文章的朗读,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文本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在理解中解读文本。

(二)品味语言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品味语言即体验文本,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中作者情感的体验来帮助其解读文本的内涵,细致地把握每一段话的深层次含义,从而了解到语言背后蕴藏的对文化价值取向的感知以及语文中包含的人文精神。文本解读,就是对语言艺术的品位,因此,读者在解读文本时需要细心地揣摩和辨别文章中每段语言的含义,从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例如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最后两句话“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其中就包含着整个文本的深刻内涵。学生在赏析时,由于对上文中语言理解的不同,导致其对词句含义的理解也各不相同。

(三)质疑问难

新课标倡导教师要多与学生共同,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当学生对高中语文教材的文本内容在理解上出现缺失时,可以主动向教师提出质疑,教师也要耐心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从而让学生能够在理解中更好地解读文本,提高教学效率。例如《鸿门宴》中的对话,就可以进行质疑问难:一是,项伯是在夜晚私下去见刘邦和张良的,但是回去向项羽报告的时候却替刘邦开脱,作为一代霸主,难道项羽竟然连丝毫的怀疑都没有吗?二是,刘邦是从小路逃出去回到坝上的,一共走了二十多里的山路,用时之长就不必多言,但是,这么长的时间,难道项羽就没有一次问刘邦去了哪里吗?此类疑问还有许多,学生都可以在解读文本时对教师进行质疑问难。

四、结论

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语文更是其精华所在,如何有效地进行文本的解读,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语文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并且这个问题还无法回避。当前,我国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师都没有了解到文本解读的真正含义,对解读的特点认知不请,没有掌握好的解读方式,所以,要想增强高中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有效性,需要教师不断地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运用正确的方法,全面把握文本解读的特性。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县掘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