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个性化阅读及其教学研究

  • 投稿礼部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335次
  • 评分4
  • 44
  • 0

陈媛

一、个性化阅读目前存在的教学误区

(一)理解的表面化

1.将个性化阅读等同于个体阅读,并排斥合作学习。一些教师片面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涵义,简单地让学生自己读书,而不考虑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否开启。课堂上,他们往往在出示课题后,只说了三言两语就让学生自己阅读;学生阅读时教师则一言不发地在教室里巡视;学生读后教师让学生们个人读,分小组读,分角色读,全班齐读……读之后就让学生发言,最后用一句“大家都读得很好”草草结束学习。

2.将个性化阅读变成了“自由化”阅读,甚至走到了“惟自主论”的极端。给学生过度的自由和随意性,“想读哪儿就读哪儿”“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想用什么方式就用什么方式”,一切都由学生说了算,将自主性学习变成了学生主体绝对化。一味强调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提,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学习伙伴由学生自己挑,结果只能是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自主变成了学生主体的放任自流,课堂虽然热闹,但沸沸扬扬之后,学生什么也没有留下。

(二)理解的偏狭化

在当前的个性化阅读教学中,许多老师只看到了加强学生自身的阅读实践和由此获得的感受、体验、理解的这一面,只重视了学生这个主体,却忽略了课堂学习中的另外两个主体——文本(作者创作主体性的表现形态)和教师。具体表现在:有的课堂,要求学生只用三五分钟的时间阅读文本随即就开展讨论和探究,文本位置常常“空缺”或“半空缺”;有的课堂则干脆把文本弃之一旁,让多媒体代替了文本,把文本变为各种各样的画面,表面上是帮助解释文本,实际上却消解了文本的主题意义。

(三)教师主体性的缺失

1.对学生的阅读实践放任自流,缺乏必要的引导与帮助。由于年龄的关系,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积累都不够丰富,因而在具体的阅读活动中,学生面对文本,有时会读不懂,不知其所云。学有专长的教师理应用自己的生活阅历、文化底蕴来补充课文的知识背景,展现文章语境,照顾学生“先在结构”的差异性,帮助学生进入文本。可有些教师却“淡化出场”,形同虚设。

2.对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一味肯定。由于学生理念观点、生活经验和阅读水平的不同,他们对作品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难免会有深刻与浅薄、全面与片面、正确与错误之分。有些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不置可否,对也真棒,错也真行,甚至当作“新奇”来认同来欣赏,让学生在称赞中迷失了辨别是非的方向。

二、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建议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阅读情境,搭建个性化阅读的平台

1.创建平等、民主、和谐的人文情境

新型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合作者。要想真正成为学生的合作者,教师不仅要身体走下来,走近学生,更为关键的是心要走下来,贴近学生,与学生交流,一起活动,这样不仅可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同时可以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特征、心理需要,有利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教师应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进行讨论与合作,作为学习的同伴共同解决问题,彼此可互问互答,互争互辩,质疑争鸣,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

2.创造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心理情境

罗杰斯指出:心理的安全与自由是创造的两个基本条件。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实现主体性教学和培养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教师要重视营造和谐的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架,把“给学生压力”变为“给学生动力”,由“牵着孩子走”变为“推着孩子走”。教学中我们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希望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个学生,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想方设法帮助所有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

(二)开放灵活适时引导的课堂对话,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提升

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课堂,要求教师既要善“导”,组织教学又要求“活”,因势利导,适时调整教学思路,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统一起来,而不能死抱教案,机械刻板。请看案例:有位教师上《乡愁》,教师设计了一个提问导语,目的是想让学生说出课题来。于是他叫起一个学生,启发道:“如果有个人到了一个遥远的地方,时间一长,他开始想念自己的亲人,这叫作什么?”

学生答道:“乡情。”

“可能是我问得不对,也可能是你的理解有误,好,我换个角度再问:这个人待在外乡的时间相当长,长夜里他只要看见月亮就会想起自己的家乡,这叫作什么?”老师又问道。

“月是故乡明。”学生很干脆地答道。

“不该这样回答。”老师有点急了。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学生回答的语气显然不太自信了。他抬头一看,教师已是满脸阴云,连忙换了答案:“月亮走我也走。”

“我只要你用两个字回答。而且不能带‘月’字。”教师继续启发道。

“深情。”学生吸嗦道。

好在此时下面有学生接口“叫作‘乡愁’”,教师才如释重负。读罢这个案例,在让人失笑的同时也引起我们的深思:许多语文老师上课都按一定的程序操作,或者设计一个程序,引导学生完成一个又一个程序,好像是在流水线上“做工”。教师上课当然应当有预设目标和思路,但预设的不应是束缚学生思维的框框,不是预设学生学习的标准答案,而是预设怎样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预设怎样广开学路学习,预设多元解读,预设课堂的各种变数,即预设一个落实“三维目标”的学案。叶圣陶先生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

需要指出来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只重视学生阅读体验和感悟的差异性、独特性,还应重视学生对文本意义达成的共识,也就是“共性化”。理解是多元的,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置文本的应有之义而不顾,对个性化解读我们应该把握好时机和尺度,因文而宜,因时而宜。

在对话交流中个体扭转了偏差,发展完善了认识,走向统一,也是一种阅读提升。

(三)倡导激励性、引导性、建设性的阅读评价

1.激励性评价

个性化阅读中,学生的感受或深或浅、或多或少,都是融入了学生自己的情感,自己的体验,都是与课文情感韵味的碰撞。对此,教师都不要轻易去否定,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哪怕是不正确的见解,教师也要从中看到闪光的东西——独立思考是对话的起点,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就表明他们开始具备探求真理的勇气了。教师要多肯定多勉励,让所有学生都能感到自己不同程度的成功,学生乐学、乐思,就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当然,激励性评价并非没有原则的一味地肯定、叫好,面对不合理的、偏差的、错误的认识,教师不能放弃引导的神圣责任,因为个性化阅读不是目的,而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一种途径。

2.引导性评价

当学生的阅读处于停滞状态或偏离正确轨道时,教师要结合自己的理解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阅读,把学生带入新的情境之中,以实现阅读的深化。教师的提问和必要的讲解、点拨是“导”的体现,是把握学生学习方向、启迪学生智慧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生成质量的关键。引导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个体认知的深入、情感的升华。

3.建设性评价

阅读过程是一个充满“误解”的过程。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会对文本、对作者产生误解,也常常会对教师产生误解,往往我们的阅读教学就是在消除误解的过程中不断深化的。当学生在阅读中与文本、与作者、与教师、与同学出现暂时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误解一时难以消除时,教师有必要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如提议转换一个探究的视角,或将问题暂时悬置起来,指给学生深入探究的路径等等。因为,在学生按照老师的建设性提议去做时,他们获得的不仅仅是一点点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为其提供的催生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的肥沃土壤,将促使他们养成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形成自立、自信、自强的人格。

另外,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评价不应只是教师的特权。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教师应把部分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开展批评和自我评价,把评价的过程当作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自我调控的过程,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对待自己、对待他人。

作者单位: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