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除夕意蕴知多少

  • 投稿南小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698次
  • 评分4
  • 12
  • 0

龙秀花

中华民族节日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从古代节日诗歌中可见一斑。除夕同样也被赋予了丰富的意蕴。

为何叫作除夕?除者,光阴过去也。《诗经·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岁月其除。”这大概是有关除岁之“除”最早的使用。除夕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即换新岁”的意思。

除夕守岁,早已成为千家万户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名流雅士常以除夕守岁为题材即兴赋诗,抒发情感。但由于时代不同,境遇各异,诗人抒写心志也千差万别。总的来看,除夕诗主要表达以下几种意蕴。

祝福新年来临的喜悦

“沉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李商隐《隋宫守岁》)燃起名贵的沉香,火炬灯烛照得庭院一片通明,举起玉液琼浆美酒,祝贺新一年的到来。“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崔涂《除夜有感》)诗人虽历经飘泊羁旅之苦,但寄希望于新年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渲染守岁不眠的场景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除夕天降瑞雪,诗人欣喜之情自不待言,饮酒守岁,在灯下写就一副副春联。一幅守岁不眠图跃然纸上。“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孔尚任《甲午元旦》)鬓发如霜的诗人兴致勃勃地和家人围炉守岁。守岁不眠的场景写得惟妙惟肖。

尽享快乐美好的时光

“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以我最年长,次第来称觞。”(白居易在《三年除夕》)除夕守岁,一家同堂,长幼有序,礼数周详,尽享守岁快乐的时光。“欢多情未报,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徐君倩《共内人夜坐守岁》)诗人和妻子一起守岁,欢乐心绪,自在情理之中。“儿童强不眠,相守夜喧哗。”(苏东坡《守岁》)孩子们除夕守夜,喧闹之声不绝于耳,将纯真的童趣刻画得栩栩如生。

展示人生宏大的理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诗言志,在辞旧迎新的时刻,诗人在写出万户更新喜迎春的气象的同时,也表达了除旧布新的政治理想。“年华世事两迷离,敢道中原鹿死谁!自向冻无炼奇骨,暂教佳句属通眉。无端歌哭因长夜,婪尾阴阳塍此时。有约闻鸡同起舞,灯前转恨漏声迟。”(谭嗣同《和仙槎除夕感怀四篇》)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觊觎,诗人发出“鹿死谁手”的感叹;值此一年阴阳四时变化的尾声,诗人发誓“闻鸡起舞”,表达了对国事的无限忧虑和拯救民族危亡的雄心壮志。

抒写天地浩然的正气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文天祥《除夕》)诗人尽管愁苦无垠,但正气浩然,充满天地。“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于谦《除夜太原寒甚》)诗人对春风的赞颂,正是诗人面对贪官污吏的诬陷迫害而毫不畏惧,光明正大,正直无畏的真实写照。

表达思乡怀亲的眷念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袁凯《客中除夜》)在外面时间长了,到了除夕之夜,听见房外响起爆竹,竟忘了“今夕为何夕”,看见他乡之人欢度除夕,不免牵动浓浓的乡思之情。“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除夕夜合家围炉,饮酒守岁,当然温馨欢乐,而那些客居他乡的游子却不能与家人团聚,思亲之凄然感人肺腑。“梦中也不料兄亡,温语慈颜竟渺茫。骨肉可怜零落甚,独来山里伴支郎。”(袁宏道《除夕伤亡仲兄示度门》)诗人在家家团聚的除夕之夜,想到了亡故的亲人。诗人借家庭的悲欢离合,浮沉聚散,表现出怀亲思乡的眷念之情,凄恻感人。

流露惜时如金的感喟

“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莫笑书生太迂阔,一年功夫是文词。”(文征明《除夕》)在除夕整夜不歇的欢声笑语里,书生却在默诵诗句。惜时如金让人感念颇深。“一日复一日,其来不肯迟。一冬复一春,既去谁能追?”(刘从益《除夕》)这一“催”一“追”告诫世人:岁月催人,时不我待,必须从年头开始就珍惜时间。

憧憬开启生活的美好

“细草穿沙雪半消,吴宫烟冷水迢迢。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诗人泛舟归来,岸边冬雪已融化了一半,细嫩的草尖从沙里钻出了头,虽然在竹林间的梅花看不见,然而它的阵阵幽香飘进船中,又飘过一道又一道石桥,冬去春来,美好的生活如在眼前。“天地风雪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杨柳芳容樨,松篁老太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叶颢《春节》)此诗恰如其分地突现出春节的欢乐气氛,也表达了诗人在除夕和岁首交替的时间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之情。

感慨前途命运的悲怆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黄景仁《除夕偶成》)除夕之夜在千家万户欢声笑语中,时间慢慢逝去。诗人孤独寂寞地一人站在市桥之上,仰望星空陷入沉思。他感到可见的现实之外,似乎酝酿着某种危机正在暗暗向社会袭来,而沉浸在节日欢乐中的人们尚未觉察。表达的正是时代的悲哀,诗人自己命运的悲怆。“冬逐更筹尽,春随斗柄回。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摧。”(李德裕《岭外守岁》)除夕之夜,岁跨两年,岁月催人变衰。守岁本来应是家人团聚之时,眼见周围的人家家团聚,辞旧迎新,作者却远谪南荒。乡关路邈,翘首北望,身遭诬陷的诗人为国家的前途担心,为自己的命运忧虑。

刻画儿童得钱的快乐

“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吴曼云《压岁钱》)除夕分发压岁钱的习俗,至今仍盛行不衰。小孩子收到了彩线串着的压岁钱,小心翼翼地压在枕边,商量着买爆竹和箫等玩具,压岁钱反而让小儿忙了一夜。诗人以近似打油诗的语言生动地刻画儿童获得压岁钱时的兴奋心情。“昨夜新收压岁钱,板方一百压枕边。大街玩具商量买,先买金鱼三脚蟾。”(周作人《儿童杂事诗》)辞岁之后,从长辈那儿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到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随意使用。刚刚收到压岁钱的小孩子,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那份温馨,活灵活现。

检索除夕诗作,不惟可以通晓春节民俗之多,还可以审视诗人的心灵世界,也不失为乐事一件!

作者单位:甘肃永昌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