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课内文言文实词在高考试题中的迁移

  • 投稿洪嘉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1051次
  • 评分4
  • 41
  • 0

方志诚

一、课内文言文实词与高考实词题的迁移

笔者以2008年至2014年的江苏卷实词题为研究对象,发现大多数考题虽源自课外而答案却是课内的迁移。

2008年《吴汉传》第一题,不正确的一项:

D.或多惶恐,失其常度中的“度”正是来自《史记·刺客列传》“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中的“度”,再联系《吴汉传》上下文应解释为“常态”而非“考虑”。

同样,2009年《书沈通明事》第一题,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率倜傥非常之人中的“率”字出自《六国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中的“率”,解释为“都”而非“率领”,而该句中的“倜傥”、“非常”二词又能从《报任安书》中找到出处,理解起来自然不费吹灰之力。

再看2011年《陈公弼传》江苏高考文言文第一题,不正确的一项是:

B.以公少年易之中的“易”,正源于《史记·高祖本纪》中“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中的“易”字,解释为“轻视,看不起”,代入B选项正符合原句意思,而非“更换”义。

2012年《伯父墓表》第一题,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中的“益”来自《刺客列传》15小节第一行,“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中的“益”,解释为“增加”,此处引申为“增强,扩充”,很快排除“有利”的解释义。

即便像少数年份如2013、2014年江苏高考《李丰传》、《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中第一题,对下列实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虽不能直接由课内文言文迁移,但其它三项均来自课内迁移,利用排除法加上对不正确项的理解也能很快确定答案。

下面以2013年江苏高考文言文《李丰传》作具体说明。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父不愿其然?摇?摇?摇?摇?摇?摇然:这样

B.及即尊位及:等到

C.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制:节制

D.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诫:警告

其中,A项的“然”来自《六国论》“理固宜然”中的“然”,解释为“这样”,B项中的“及”在《兰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与《高祖本纪》“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等多处课内文段中可见出处,“及”译为“等到”。D项中的“诫”“警告”为其原义,《史记·李将军列传》“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中的“诫”译为“吩咐”与《刺客列传》“丹所以诫田先生毋言者”中的“诫”译为“嘱咐”,在《古代汉语词典》中它们又都是“警告”的引申义。而《淮阴侯列传》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则直接有“告诫、警告”的含义。进而判断C项,结合文言语境,能够推断出“制”译为“制度”,两者综合判断很快选出“C”项。

熟稔课内文言文实词,对高考实词题的理解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内文言文实词与高考翻译题的迁移

我们以2009年江苏高考翻译原题《书沈通明事》为例: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2)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

(3)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

其中(1)中的“购”、“妻子”出自《指南录后序》“追购又急”与《项羽本纪》“吾闻汉购我头千金”中的“购”,《报任安书》“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中的“妻子”,“踪迹”虽然在《指南录后序》“跪踪迹”中翻译为名词“行踪”,但由此迁移,这里活用为动词,“寻踪觅迹”。(2)中的“异”出自《始得西山宴游记》“始指异之”中的“异”,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惊异或感到惊奇。(3)句中的“卒(最终)”、“何(为什么)”“与(表疑问语气“呢”)”在课内文言文中也都能一一找到出处,这里不再赘言。

三、课内文言文实词与高考文言语段阅读的迁移

学生普遍怕文言文这是不争的事实,以2008年高考文言文《吴汉传》、2011年高考文言文《陈公弼传》、2013年高考文言文《李丰传》为例,再由《史记》中的人物传记进行迁移,高考前的紧张焦虑感也就减少了一大半。

以《史记》中的《李将军列传》为例,“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

2008年江苏高考《吴汉传》,“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

2011年江苏高考《陈公弼传》,“公讳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进士第。……”

2013年江苏高考《李丰传》,“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

不禁发现文言人物传记有许多相同之处,如果把《史记》中的重要人物传记全部研究下来,再来做课外文言文将得心应手。等量齐观,研究了课内32篇文言文,做其它类型的高考文言文也将左右逢源。例如年号、地点、国名、官名、人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一些实词可直译。

四、结语

高考前回归课本至关重要,往往最简便的方法、最熟悉的地方带给我们最精彩的风景,将课内文言文对照原文字字落实,以培养语感、激活记忆、积累字词,师生在高考中便能有意外的收获,而这一收获一定源自平时扎实而有效的复习积累。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