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幼教论文范文,幼教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艺术教育的核心价值

  • 投稿Fan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575次
  • 评分4
  • 40
  • 0

我们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案例中教师所担忧的“挫败感”是幼儿自身的体验吗?在先画五官再画脸部轮廓从而画出教师满意的效果的过程中,幼儿有没有感受到愉悦和满足?

幼儿的绘画技能不如成人,表现出一种稚拙感。而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我们更应关注他们的表现能力而非绘画技能。

表现能力不等同于绘画技能。以画人物头像为例,如果幼儿没有经过细致、认真的观察和体会,即使通过临摹学会了画人物头像,也只是学会了技能,画得再“好看”也是没有表现力的,因为他没有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想法,画的只是教师告诉他的人物,而不是自己感知的人物。幼儿自己的画尽管不一定好看,但满足了表达的愿望,而且,只要是基于亲身感受的,都可以说是具有表现力的。当然,培养表现能力并不排斥绘画技能。在教育实践中我们看到,幼儿的绘画技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体现在图像的结构、比例的处理及线条的运用等方面,但这种技能不是教出来的,而是他们在感兴趣的活动中通过大量的实践自然而然提升的。如果为了画得好看而教幼儿技能,就会削弱幼儿的表现力,这样的画只是“徒有其形而无其神”,最终变得大家画得一个样。

因此,绘画活动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育价值取向是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追求幼儿绘画作品的完美,还是让幼儿体验生活中美的事物,追求幼儿情感、个性的表达和学习能力的提升。这就决定了绘画活动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我认为,教师更应关注幼儿感知、体验、想象、创造等本体艺术能力的培养,关注幼儿艺术素养、表现能力的提升,强调让幼儿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培养幼儿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情趣。为此,教师宜选择来源于幼儿生活经验的内容,让幼儿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借助真实的生活体验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美。以人物画像为例,可先引导幼儿观察身边最亲近的人,说说他们面部表情的各种特点,并用剪纸、泥塑等方式尝试表达自己对人物头像特点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绘画创作,这样幼儿可能就会主动去尝试把脸画大一些,以表现更多的面部表情细节。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内在体验,让幼儿在观察、比较中自主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同伴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在评价时,教师要从幼儿的创作过程去关注幼儿的作品,理解不同幼儿的表达方式,即不只是关注幼儿最终的作品,更要关注幼儿的思维过程,幼儿采用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对材料的探索等。

(山东淄博 李静)

上一篇: 日久见人心
下一篇: 三言两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