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幼教论文范文,幼教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幼儿爬行活动的组织方式和开展注意事项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1-12-09
  • 阅读量117次
  • 评分0

  摘    要: 爬行是婴幼儿自主控制身体、探索环境的基础动作技能,对促进婴幼儿大脑双侧功能区分化、锻炼颈部力量、增强视觉聚焦能力、促进四肢协调、提高平衡能力、促进思维发展、锻炼胆量增强毅力等具有重要意义。爬行类型有匍匐爬、手膝爬、肘膝爬、手脚爬和仰面爬等。由于生活空间不足、过度教育及过度保护等使婴儿期爬行活动普遍缺乏,幼儿爬行能力欠缺,因此幼儿园有必要开展爬行训练。在训练活动组织过程中,可以通过快速爬、横向爬、障碍爬等方式进行,但需要注重幼儿个体差异性,尽量开展足量的户外活动,做好安全措施和科学评价。

  

  关键词 :     幼儿园;爬行;匍匐爬;手膝爬;肘膝爬;手脚爬;仰面爬;

  

  Abstract: Crawling is a basic motor skill for infants to control their bodies and explore the environment.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nfants to promote the differentiation of bilateral brain functional areas, exercise neck strength, enhance visual focusing ability, promote limb coordination, improve balance ability, promote thinking development, exercise courage and enhance perseverance.The types of crawling can be crawling on the stomach, hands and knees, elbow-knees, hands and feet, and back.The types of crawling can be crawling, crawling on hands and knees, crawling on elbows and knees, crawling on hands and feet, and crawling on their backs.Due to insufficient living space, over-education and over-protection, crawling activities are generally lacking in infancy, and children's crawling ability is lacking, so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crawling training in kindergartens.In the process of organizing training activities, it can be carried out through fast climbing, lateral climbing, obstacle climbing, etc.,but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of young children, try to carry out sufficient outdoor activities, and make safety measures and scientific evaluations.

  

  Keyword: kindergarten; crawling; creeping; crawling with hands and knees; crawling with elbows and knees; crawling with hands and feet; crawling on the back;

  

  爬行是在俯卧、仰卧位时手臂和腿的相互作用,一般出现在出生后的七八个月期间。爬行的出现是人类动作发展时期中“预先适应时期”的动作里程碑,也表明了自主随意运动、自主控制身体的能力取得了巨大进步[1]163-164。目前对于幼儿爬行的相关研究较少,仅有的也主要集中于婴幼儿爬行的意义、幼儿园爬行活动案例介绍等,缺少如何系统地开展爬行活动的相关研究。同时,幼儿园教师对学前儿童爬行所涉及的身体素质、爬行与身体素质的关系缺乏了解,在组织相关活动时有形无神,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这样的运动课程实施效果可想而知[2]6-7。因此,全面了解爬行活动的意义,熟悉爬行活动与身体素质的关系,才能梳理出爬行活动的基本类型和组织形式,为更好、更科学、更全面地开展爬行活动提供依据。

  

  一、爬行对婴幼儿发展的意义

  

  爬行对婴幼儿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促进生理生长发育、提高认知能力以及促进社会性发展三大方面,其中生理生长发育包括大脑发展、视觉发展和动作发展等三方面。

  

  (一)促进大脑双侧功能区的分化,提高动作效率

  

  人类的左右大脑功能不同,大脑的各个功能区也是各司其职,正是这样的大脑功能专责化,才保证了我们身体的每个行动都有明确的主次负责部位。大脑双侧功能区分化不全,就像没有明确各自任务的公司部门相互之间配合效率低一样,大脑也会同样出现功能模糊,混乱下达命令、指挥身体,主要表现为全身大片用力,动作繁杂,不精准。例如写字时,颈部、肩部、面部全部用力。同时,人类的大脑还具有“机能代偿”功能,当某个区域受损时,其他脑区可以代为负责,这种功能必须建立在左右脑、大脑的各个功能区之间可以有效传递信息的基础上才可以完成,而爬行正是建立这种联系的关键。

  

  爬行是身体第一次双侧肢体受到大量刺激与协调训练的动作,这个刺激可以帮助形成大脑皮层的中央沟,左右身体的感觉刺激会传入对侧脑,双侧动作可以促进胼胝体的成熟,对大脑双侧功能分化是一个强有力的推进力量。

  

  (二)锻炼颈部力量,提高平衡能力

  

  平衡能力是指抵抗破坏平衡的外力,以保持全身处于稳定状态的能力。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身体平衡的状态下进行的,有了平衡能力作基础,才可能发展协调能力。人体活动的最大阻力是重力,在人体的倒三角结构中,头部处在极不平衡的位置,因此使全身平衡的关键就在于头部位置的调整。爬行姿势中头部做抵抗地心引力动作,即向上抬起以维持躯体平衡,这一动作的完成需要颈部支撑,如果颈部力量不足会导致头部无法稳定位置,带来失衡感。因此爬行运动可以最大程度地锻炼颈部力量,使颈肌和颈椎能更强有力地支撑头部,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同时,前庭平衡系统中的前庭神经核群位于脑干的脑桥与延脑交界处,也就是后脑勺的位置,爬行的颈部支撑动作可以刺激前庭神经核群,促进其成熟,完善前庭平衡系统,提高平衡能力。

  

  (三)锻炼视觉聚焦能力,获得良好的视觉空间感

  

  视觉空间感是人类学习活动中最重要的功能,良好的视觉空间感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感知事物,其获得主要依赖于前庭觉系统的正常发展与充分的前庭平衡觉训练。

  

  从前庭觉的生理结构可以看出,半规管、球囊以及椭圆囊侦测了不同方向的运动状态和位置关系,因此不同部位、方向的运动会对前庭系统的内部生理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并转换成神经冲动传至大脑,使我们可以感受到头部的空间位置与变化情况,获得正确的视觉空间信息。爬行时的颈部锻炼可以刺激前庭神经核群,促进前庭觉系统的成熟,使其自身功能得到完善,进而获得正确的视觉空间感知。除此之外,由于平衡觉传导过程中部分神经纤维上行至动眼、滑车、展神经核,主要调节眼球震颤[3]129-132,平衡被打破时眼球会产生震颤,恢复平衡后眼球震颤停止,因此人在各类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过程中,与其说是不断地调整头部位置,不如说是调整眼球的位置。爬行是前庭平衡觉训练的重要方式,在爬行过程中身体会接受大量的失衡刺激,需要眼球快速地调整位置,以保证稳定的视觉影像,进而维持身体平衡。

  

  (四)促进四肢协调,提高动作质量

  

  爬行是手臂和腿的相互作用,动作过程中既包含上下肢的配合使用,也包括左右四肢及整体躯干的协调参与。爬行是第一个协调四肢的活动,婴幼儿在爬行中由最初的上肢用力、同侧手腿用力发展到上下肢联合,左右手、腿异侧协调,逐步获得动作协调能力,为动作质量的提高提供可能,例如协调能力较好的人跑得会更快、跳得会更高等,也为今后的运动能力以及精细动作操作能力打下基础。同时,四肢同用的爬行运动可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神经冲动传递更加迅速、流畅。由于不同部位的肌群接受不同神经中枢的支配,因此动用全身的爬行运动可以使不同神经中枢之间的协调关系得到改善,从而加强神经连接以及感知觉之间的配合,进而提高协调能力。

  

  (五)锻炼四肢力量,增强肌肉张力和骨骼支撑力

  

  身体素质是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表现,肌肉力量是身体素质的重要标志[4]17-18。爬行运动可以有效地影响四肢肌肉力量,增强肌肉张力和骨骼支撑力。幼儿园常出现因摔伤骨折的例子,就可见看出幼儿的骨骼发育并不是很好;力量不足、容易喊累的现象也比比皆是。从营养供给来看并没有缺失与不足,归其原因就在于婴幼儿的四肢骨骼和肌肉没有接受足够的锻炼,长久以往大脑自动判断四肢不需要承担负重工作,食物补充进来的营养可能会挪为他用,不会用来增强四肢骨骼与肌肉发育。爬行运动一方面锻炼骨骼支撑力,帮助维持身体姿势达到一定的时间,在四肢交替中增强肌肉力量,体验四肢肌肉紧张放松的变化,获得本体感觉,进而更好地支配身体;另一方面爬行运动为今后的站立、行走、跑、跳、攀爬提供上下肢的力量基础,熟练掌握动作技能,提高身体素质。

  

  (六)促进思维发展,提高认知能力

  

  认知是一个获取信息、加工信息、输出信息的过程,思维是以感知觉为基础的认识活动的高级阶段。信息获取通过感觉输入,人的感觉包含视、听、嗅、味、触、前庭、本体七大感觉,其中前庭觉的范畴较为广泛,可以涵盖头面全部信息,包括高层次学习的视听觉。爬行运动促进前庭系统的发展,促进脑干的网状结构形成,对维持生命正常运作、发挥高层次认知功能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语言能力、视觉空间感知能力的获得等。

  

  同时,前庭觉是感觉信息进入大脑的“门槛”,具有信息筛选功能,如果系统发育不成熟,将导致信息疏漏、扭曲、不完整等问题,这都会影响我们对外界的认知。因此,爬行运动在促进前庭觉发展的基础上,能帮助我们获得全面、正确、有效的感觉信息,逐步积累经验,从而进行关联与区别、逻辑与判断等思维训练,提高认知能力[5]30-34。

  

  (七)锻炼胆量,增强毅力,促进社会性发展

  

  爬行的出现,代表婴幼儿的活动范围变大,相比之前,有更多自己可以自主探索的机会;不同类型的爬行训练不同的身体部位,在增加肌肉耐力与骨骼支撑力的过程中也逐步增强毅力;爬行类型下的不同组织方式,例如障碍爬,对专注力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同时对胆量也是一种锻炼;爬行过程中,运动的消耗对情绪也有一定的平复作用。因此爬行可以培养婴幼儿的独立与自主、毅力与专注、勇敢与机智、包容与乐观等社会性品质,促进社会性发展。

  

  二、幼儿园爬行训练的必要性

  

  城市化生活进程导致幼儿在家的爬行活动空间、时间减少,这就凸显出幼儿园组织爬行活动的重要性,一方面可以弥补婴儿期的爬行不足,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因爬行不足带来的相关能力发展不足的情况。

  

  (一)婴儿期爬行时间不足

  

  爬行一般出现于出生后的七八个月期间,婴幼儿学会行走后就大幅度减少。爬行敏感期一般持续4个月左右,较为短暂,对于没有经过爬行就学会走路的幼儿,爬行更是严重不足。由于家长认为爬行是行走的基础,是一个从坐到走的过渡期,无需干预,所以婴儿期爬行时间不足成了幼儿园应加强爬行训练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脑双侧功能区的分化是在1岁之后开始的,其分化主要依赖于连接左右脑胼胝体的成熟情况。1岁前的婴儿胼胝体尚未发育,左右脑功能基本相同,这时期的大脑代偿功能也是绝对且唯一的生理优势。1岁之后胼胝体快速长成,左右脑实现功能分化。由于胼胝体的成熟一直持续到6岁,同时爬行能使双侧肢体受到大负荷协调刺激,推进双侧分化,所以爬行活动应从七八个月一直持续到6岁左右,只有足量的爬行训练,才能完善大脑功能。

  

  (二)生活环境空间不足

  

  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的活动也更多地集中于室内。家庭生活空间被各式各样的家具家电占用,仅有的活动区也被分割的零零散散,整片的空闲区域少之又少,多数婴幼儿没有爬行机会均由于活动空间不足造成,即使可以爬行,也会因为随时随地有碰撞东西的危险而使爬行效果大打折扣,如畏手畏脚、爬行缓慢等。家庭之外的室内场地虽然空间大小有所改善,但又缺少爬行的环境支持,如安全隐患等。同时,室内活动场所空气流通性差,对婴幼儿爬行时的呼吸造成不良影响,也会影响爬行运动的效率。

  

  爬行有助于锻炼视觉聚焦能力,获得良好的视觉空间感,这应建立在眼肌运动能力得到充分锻炼的基础上。充足的活动空间可以使幼儿的视野范围变大,视距变宽,眼肌可以得到很好调节,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的视觉空间感才能更好地形成,爬行运动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幼儿园作为具有充足活动空间、安全环境支持、丰富玩教具的场所,更适合组织多样的爬行运动。

  

  (三)过度教育及过度保护

  

  家庭教养方式也是导致婴幼儿爬行训练不足或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过度保护会使幼儿缺少很多亲自尝试、探索的机会,尤其是爬行运动,因为怕碰撞、怕受伤,养育者让幼儿少爬或不爬;过度教育主要表现在幼儿阶段追求智力开发、全脑训练、逻辑思维培养,而这些大多是静止的脑力训练,缺乏户外的大体运动。无论是过度保护还是过度教育,都源于家长对科学育儿认识不足,对爬行对婴幼儿的发展意义理解不到位。幼儿园作为家庭教育不足的补充,可以为实现科学育儿提供可能,这也是幼儿园应开展爬行运动,既弥补婴儿期爬行不足,又实现爬行多方面能力培养目的的必要性体现。

  

  三、幼儿爬行的基本类型

  

  幼儿爬行类型的划分是组织爬行运动的重要依据,幼儿园无法开展系统的爬行活动正是因为爬行类型的模糊。不同爬行类型训练目标不同,身体四肢的配合要求不同,按照触地方式,可将爬行分为以下五类。

  

  (一)匍匐爬

  

  婴儿首次表现出在腹部与支撑面保持接触情况下的爬行动作称为匍匐爬。匍匐爬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婴儿早期,这时的匍匐爬十分缓慢,此时婴儿的下肢力量不如上肢力量,爬行主要靠手肘支撑地面向前移动,手肘还不能完全支撑身体的重量,身体腹部及以下部位都在地上无力量的、不协调的向前挪动;另一个是幼儿后期,甚至一直持续到成人时期,这时的匍匐爬要求屈回右腿,伸出左手,用右腿和左臂的力量使身体前移,然后反之,依此交替前进,它是依靠一定手臂和腿的攀爬力量使身体整体前进的爬行类型,因此这个阶段的匍匐爬上下肢更有力量,身体更加协调,同时可以根据所要越过的障碍物情况,选择低姿、高姿、侧姿等不同的匍匐方式。幼儿园开展匍匐爬运动应以后者为准,训练幼儿的身体协调性,与其他爬行相比,匍匐爬难度较大,爬行过程中更注重四肢、背腹力量及双侧身体协调性的训练。

  

  (二)手膝爬

  

  当婴儿对躯干和腿的控制能力发展起来后,就能够使腹部脱离地面用手和膝盖进行爬行。开始时的手膝爬每次只能移动身体的一侧,有时是先移动手,后同侧的腿跟上,有时先移动腿,后同侧的手向前,手腿不同步且顺拐,此时由于肌肉强度不足导致脊柱前凸。后期的手膝爬婴儿可以同时移动一侧手臂和对侧的腿,并且后背平坦的快速向前爬。手膝爬是所有爬行类型中最容易训练且最容易掌握的爬行方式,与匍匐爬相比,手膝爬对身体的协调性、四肢力量要求低一些,在爬行过程中鼓励幼儿抬头向前看,不能低头,手腿异侧同时向前移动,对于幼儿经常出现的手腿异侧继时移动动作重点纠正。

  

  (三)肘膝爬

  

  以肘和膝盖为支撑点进行的爬行称为肘膝爬,该类型是爬行最容易忽略的方式,动作要求幼儿臀部上抬,身体前倾,两腿(膝盖)、两肘与肩同宽并垂直撑于地面,抬头向前看,爬行时,异侧肘膝同时发力前进,稳定躯干。爬行初期部分幼儿会出现同侧肘膝顺拐现象,此时身体摇晃较为剧烈,容易导致失衡翻身。与其他爬行类型相比,肘膝爬更注重上肢肌肉力量训练,以及颈部支撑训练。身体前倾的姿态使重心前移,一方面增加上半身重量,使背肌、胸肌、臂肌得到训练,加强心肌并提高了心肺功能,另一方面增加头部抬起难度,使颈部肌肉得到训练,强化前庭系统,提高平衡能力。

  

  (四)手脚爬

  

  当幼儿腿部力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手脚爬便可以开展。手脚爬行的前期会出现手脚不同步、同侧顺拐的现象,通常幼儿是双腿直挺、屁股高高翘起的爬行姿势,躯干摆动较为明显,头部无法抬起,平衡掌握较差,随时有跌倒的可能,爬行持续时间短,甚至伴有头晕恶心的症状,这些都是手脚爬行动作掌握不标准导致的。正确的手脚爬要求手脚异侧同步,双腿屈膝,胯骨微抬,重心前移,两手臂与肩同宽,五指分开撑地,稳定躯干,头抬起向前看。与其他爬行类型相比,手脚爬更注重幼儿四肢骨骼支撑力量的训练以及腿部肌肉张力训练,同时,由于爬行时身体前倾,头部抬起会更有难度,因此对于颈部力量的锻炼效果更佳,肢体在接受大量活动刺激下,平衡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五)仰面爬

  

  仰面爬是指在仰卧位时手臂和腿的相互作用,要求幼儿仰面向上,四肢撑地,双手与肩同宽,五指张开向外,两腿分开比肩略宽,躯干挺直、稳定,头向上抬起,主要锻炼幼儿的背腹肌肉控制能力、颈部支撑力、平衡能力及四肢协调力。由于仰面爬时背部离开地面并挺直,因此对于身体核心力量的训练效果更佳,控制躯干一方面帮助幼儿稳定重心,保持平衡,另一方面后仰姿势锻炼脊椎,长时间的背腹肌肉控制状态既可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活跃大脑皮层,又可以使身体获得更多的本体感刺激,从而更好地协调四肢进行爬行。在训练仰面爬时可以在幼儿腹部放置一定重量的物品,既能稳定躯干,不左右摆动,也能增加背腹肌肉支撑及控制力量。除此之外,颈部支撑头部同样可以刺激前庭神经核群,促进平衡能力的发展。

  

  四、幼儿爬行活动的组织方式

  

  组织形式的选择是教师系统、全面、科学地开展爬行活动的关键,一般可以使用快速爬、横向爬、障碍爬等形式进行爬行活动组织。

  

  (一)快速爬

  

  快速爬是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一定长度的爬行方式,该组织方式主要培养幼儿的速度素质。速度的提高取决于三方面因素,即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以及位移速度。

  

  1.爬行前的反应速度及训练

  

  反应速度是指幼儿对指令发出到动作启动之间的时间长短,反应快慢取决于兴奋通过反射弧所需要的时间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通过反射弧的时间长短主要依赖感受器的敏感程度和效应器的兴奋性,因此爬行前的准备时期主要取决于听觉敏感度、听觉注意以及肌肉兴奋性;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主要是指具有良好的兴奋程度及灵活性,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越低,调整对刺激的感应越慢。快速爬行活动前准备时期,可以进行听觉专注力训练,例如听指令做动作,同时增加原地跳跃热身运动,既可以提高肌肉兴奋程度,也可以活跃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

  

  2.爬行过程中的动作速度、位移速度及训练

  

  动作速度是指完成单个动作时间的长短,主要由肌肉力量、快肌纤维比例所决定。位移速度是指运动通过一定距离的时间,主要取决于肌力大小、躯体大关节柔韧性以及肌肉协调放松能力[6]265-268。因此,增加肩关节、髋关节的摆动热身运动,加强腿部及臂力训练,如幼儿园可以开展扎马步、青蛙跳、推小车等热身活动,以有效提高训练效果。在快速爬行过程中,可以不断缩短一定距离下的爬行时间,也可以负重爬行。同时根据运动条件反射的巩固程度,遵循逐渐增加负荷原则、专门性动作训练原则、合理训练间隔原则开展爬行运动。

  

  (二)横向爬

  

  横向爬是指手膝、手脚、肘膝着地的水平移动爬行类型,在爬行过程中要求同侧上下肢同时同向迈出,除了匍匐爬不能进行横向爬以外,其余4种爬行类型均可进行。幼儿横向爬主要动用的是肩关节及髋关节,上肢的外展和内收运动既锻炼了三角肌、冈上肌、肱二头肌,又锻炼了背阔肌、大圆肌等肌肉[7]68-72。既增加幼儿肩部宽度,提高臂肌力量,加固肩关节,提高灵活性;又锻炼颈椎、稳定背部核心,改善因背部肌肉无力造成的驼背和脊椎病,同时增加躯干抗打击能力,保护骨骼和内脏。下肢屈、伸和外展、内收的髋关节运动一方面增强了脊柱椎体的稳定性,保护脊柱与腰椎,另一方面灵活膝关节,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因此横向爬可以使幼儿肩、髋关节更准确、有效地完成前屈、后伸、外展、内收、旋外、旋内功能,增强关节灵活性[8]191-255。

  

  (三)障碍爬

  

  障碍爬是指在爬行过程中设置条件,让幼儿判断条件,对爬行的顺利进行做出适应性反应,主要包括高空爬、限宽爬、限高爬、跨越爬、曲线爬、坡度爬。

  

  1.高空爬

  

  爬行时,将爬行面抬离地面一定距离,训练幼儿视觉与前庭觉的统合能力,随着幼儿熟练掌握,可以增加爬行面的高度,高度越高,幼儿的眩晕感会越强烈,因此高空爬可以强化幼儿的前庭平衡感,同时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视觉空间感。

  

  2.限宽爬

  

  爬行时,将爬行面设置一定的宽度,最开始应大于肩宽,随着幼儿的熟练掌握可以缩小宽度,但不能小于两脚并拢的宽度。限宽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平地爬行,此时可以在地上画出限宽线,要求幼儿爬行时手脚不能越过边缘线,锻炼幼儿本体觉与视觉的协调能力,也可以开展钻爬不同宽度的毛毛虫隧道;另一种是在宽窄不同的平衡板上爬行,平衡板可平放于地面,或离地有一定高度放置,此时爬行锻炼的是幼儿的前庭觉、触觉的统合能力。

  

  3.限高爬

  

  爬行过程中设置不同高度的档杆,要求幼儿在不碰触档杆的前提下快速爬过。由于档杆高度不一,幼儿爬行姿势也会在匍匐爬和手膝爬之间随时调整,既锻炼了幼儿的反应能力,也锻炼了视觉判断能力,是一种训练视觉和本体觉统合的最好方式。

  

  4.跨越爬

  

  爬行线路中摆放路障或平衡杆,要求幼儿爬越障碍物。障碍物的高度不能超过幼儿臂长。随着幼儿爬行熟练掌握,跨越的障碍物高度和数量可以增加,训练幼儿的视觉、前庭觉与本体觉的统合能力。

  

  5.曲线爬

  

  可以由教师画好曲线路线,幼儿进行爬行,也可以将幼儿的眼睛遮蔽,教师在教室移动,通过发声让幼儿判断声源爬向老师。前者训练幼儿的身体控制能力,调整平衡、肌力、协调、变化等运动功能,后者训练听觉与本体觉的统合能力。

  

  6.坡度爬

  

  爬行面有一定的倾斜程度,幼儿可从上向下爬,也可以从下向上爬,由于重心的变化,幼儿会随时调整身体姿势,前倾或后倾以维持平衡,上下肢的力量也会逐渐偏向一方,因此坡度爬锻炼了幼儿四肢的控制力及身体的平衡力。

  

  五、幼儿爬行活动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爬行活动实施过程中首先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其次在掌握幼儿不同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尽量延长户外活动时间,同时做好活动过程中的安全措施,最后进行科学的幼儿发展、活动组织评价,逐步提高爬行活动开展的针对性及科学性。

  

  (一)注重幼儿个体差异性

  

  个体差异性受先天遗传和后天教养的影响,作为教师,应充分了解幼儿先天的差异因素,在此基础上掌握爬行类型的动作难度差异以及训练强度、环境变化对幼儿身体状态的影响,以保证爬行活动的顺利实施。

  

  1.婴儿期发展的差异性

  

  早期发展的差异性是教师了解幼儿个体差异性的前提与基础,只有掌握前期生理、经验状态才能更好地为幼儿爬行差异找到原因,并对症下药,纠正行为。婴儿期发展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生理生长方面,包括母亲孕期运动情况,新生儿的出生方式,生产过程是否有异常,抬头、坐、爬、走、说话的开始时间,爬行行为持续时间和视力情况;二是家庭教养方面,包括经常照看幼儿的家庭成员、家庭结构、幼儿参加的兴趣班等。以上问题可以通过家访或问卷调查方式了解。

  

  2.动作掌握的差异性

  

  在爬行类型中,仰面爬和匍匐爬较难掌握,手膝爬比较容易,原因在于动作方式、身体协调能力、四肢力量要求不同。由于幼儿先天条件不同,早期爬行经验不同,身体素质有差异,爬行类型的掌握同样也有差异,对于肢体力量要求更高、身体更协调的爬行类型很难掌握,训练也会需要更长时间。同时,同一爬行类型不同幼儿表现也不同,例如手膝爬,有些幼儿可以快速、稳定地爬过平衡台,有些幼儿慢且不平衡,教师应根据不同爬行类型、不同爬行活动组织方式中幼儿所表现出的不同行为,进行合理分析与矫正,并给与具有差异的训练方式,例如增加规定时间、降低平衡台高度、减少爬行障碍等。

  

  3.身体状态的差异性

  

  在爬行过程中,有些幼儿会表现出脸色惨白、眩晕呕吐、出虚汗等现象,是因为爬行刺激的前庭系统发出信号至脑干网状结构、植物神经系统,会产生因平衡失调引起的呕吐、眩晕感现象[9]84-91,所以组织爬行活动时要时刻关注幼儿的身体状态,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停止活动,遵循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逐步增加活动量。

  

  (二)尽量开展足量的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不仅是幼儿日常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幼儿运动的基本形式,足量的户外活动时间也是实现户外活动的必要条件。

  

  1.户外开展爬行运动

  

  从动作幅度来看,爬行运动并不需要很大的活动空间,甚至室内就可以完成,我们在此强调的户外开展爬行运动,其主要目的在于尽可能地放松幼儿的眼睛。爬行有助于良好视觉空间感的形成,爬行刺激的前庭平衡系统可以帮助幼儿获得正确的头面信息,包括视觉与听觉,进而提高高层次学习能力,如语言的获得、思维的锻炼等,因此前庭觉训练与视觉训练是相互影响的,通过视觉训练促进前庭觉发展,通过前庭系统锻炼强化视觉信息。户外活动可以使幼儿视野更广泛,视距更宽阔,在有效调节眼周肌肉的同时放松眼睛,起到增强视力、保护眼睛的作用[10]。

  

  2.延长户外爬行时间

  

  延长户外爬行时间是指将单独的爬行动作训练时间增加,并非延长活动前的准备时间和活动后的放松时间。身体素质的提高需要遵循大负荷的训练原则,虽然幼儿的骨骼发育并未完全,肌肉不宜长时间处在同一姿态下,但负荷较小时,中枢神经只能调动部分兴奋性高的运动单位参加,只有阻力增加,负荷变大,才可以调动更多的运动单位同步收缩,身体才会表现出更大的肌张力,运动训练才有效果,但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调节幼儿的兴奋状态,也可以增加少量侧身翻滚、走的动作,放松长时间同一爬行姿态的肌肉紧张状态。

  

  (三)做好安全措施

  

  安全措施在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中尤为重要,既包含器材的安全,也包括场地规划的合理性与保护性材料的提供。

  

  1.器材使用安全

  

  根据不同的爬行组织方式,幼儿园会配备不同的玩具器械,例如障碍爬中的高空爬配备平衡木、坡度爬配备斜板等。部分玩具器械因为使用时间较长、保存方式不当而破损,成为不安全的因素,因此在器材使用时,教师应提前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对于破损的器材应及时维修或更换,选择玩具器械时应考虑气味、材质、牢固性等问题。此外,教师应掌握正确的器材安装方法,例如平衡板与支柱的安插等,并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器材使用方法,为幼儿爬行活动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2.场地安排合理

  

  场地安排合理主要是指选择场地和规划场地空间合理,场地安全系数的高低对爬行活动中的安全事故发生率有直接影响。选择场地时,应选择面积较大的空旷场地,或是草坪或是平坦的地面,空旷的场地可以灵活地摆放玩具器械;规划场地时,应避免幼儿之间产生肢体冲突,小组之间应有一定的空间距离,互不干扰,也可以安排专门的场地供能力较弱的孩子练习,实现幼儿个体差异的训练目的,为每名幼儿的发展提供机会。

  

  3.保护性材料提供到位

  

  爬行活动因为较多地使用手、肘、膝关节,这些部位容易出现因长时间摩擦而损伤,尤其是膝关节,它是人体的主要稳定支撑和运动关节,因此这些部位的保护是教师在开展爬行运动活动时不能忽略的问题,要把保护性材料提供到位,如护膝、肘套等。同时,爬行时可以在地上平铺垫子,垫子的厚度随着爬行方式的不同而变化,在平地爬行时,垫子可以轻薄一些,方便移动,避免皮肤擦伤,在高空爬、坡度爬时,垫子厚度和柔软性应增加,减缓幼儿下落的冲击力。

  

  (四)科学评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评价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名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科学的幼儿园爬行活动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综合评价幼儿发展状况

  

  纵向评价和横向评价都是评价幼儿爬行发展的重要方式。横向评价找差异,能够在同龄对比中发现幼儿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性训练;纵向评价看发展,在连续多次爬行活动的动态数据中观察幼儿能力是否有变化,哪方面的变化,是提高还是退步等,进而提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与训练策略。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评价,都应保证观测的全面性,例如爬行过程中的持续时间、身体状况、四肢协调、肌肉力量、视觉聚焦、平衡能力、本体感知能力等的发展状况,改变以偏概全的评价视角,充分认识爬行运动对综合能力发展的作用。

  

  2.系统性评价爬行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状况

  

  爬行运动的活动设计与实施是实现爬行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目标的落地环节,完整性、系统性、有效性是评价爬行活动开展的重要维度。完整性是指爬行类型是否完整、爬行方式是否全部覆盖;系统性是指内容安排是否循序渐进,按照动作的由简到难,连贯地安排爬行类型、爬行方式的开展顺序;有效性主要是指每次活动中幼儿爬行动作的掌握情况,可以通过不同动作掌握程度的人数比例来反映,例如可以在10秒内爬5米的幼儿有10名、在20秒内爬5米的幼儿有20名等。同时,有效性还包括爬行活动开展的时长与频率,时长根据幼儿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而定,即心理时长而非钟表时长;频率遵循合力训练间隔原则,即寻求两次训练之间的适宜间隔时间[1]17-18,例如较小训练量时每天都可以开展爬行活动,中等强度训练时应隔天进行等。

  

  参考文献

  

  [1] GREG P,耿培新, 梁国立.人类动作发展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2]柳倩,周念丽,张晔学前儿童健康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白丽敏,姜美国华神经解剖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1.

  

  [4]刘克敏,熬丽娟运动学[M].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14.

  

  [5]汪宜霈感觉统合[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5.

  

  [6]封飞虎,凌波运动生理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

  

  [7]顾德明,缪进昌运动解剖学图谱[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3.

  

  [8]布朗蒂娜.卡莱热尔曼运动解剖书[M]张芳,译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

  

  [9] SMITH M C. Sensory integration:Theory and practice[M] .Philadelphia,PA:FA Davis,2019.

  

  [10]吴广强,童梅玲,魏宁,等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国际眼科杂志, 2013(23):2495-2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