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管理论文范文,教育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从有偿补课现象看中小学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 投稿Cycl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349次
  • 评分4
  • 86
  • 0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张蓓莉

【摘 要】中小学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对于中小学生的德育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关系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有偿补课由来已久并将持续存在,这一难除的“顽疾”对师德师风产生了极大的危害。有偿补课的泛滥成因源自教育内部、家长的推波助澜和一些违反师德的教师。拒绝有偿补课,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需要教师自身、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团结协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有偿补课;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3-0112-02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书育人本应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成为传道者,教师就应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总书记有关教育工作的系列讲话精神,引导广大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师风建设已然成为当今中小学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而如今,有偿补课现象在某些地区泛滥成灾,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

一、有偿补课现象屡禁不止

1.补课内涵的改变。补课原意是指学生因为病假、事假或公假耽误正常上课,而造成了缺课现象之后,需要进行的补习功课的活动过程。它有两大特点:其一,补课的内容应该是学生所耽误的课业;其二,任课教师不应收取任何报酬。而如今补课的内涵却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部分中小学在职教师利用课余或其它时间从事以中小学生为对象,以学科教学为内容的课外辅导、补习(含提供食宿)并获取经济利益的有偿服务活动,简称有偿补课。

有偿补课违背了补课的初衷,从补课目的上看,教师不仅仅传授学生知识,也给自己创造了经济效益;从补课内容来看,教师并不是给学生查缺补漏,而是教授课堂上本应学习的内容;从补课对象来看,不仅仅有成绩较差的学生,更有许多成绩优秀的学生;从补课形式来看,有在校内、本人住房或租借房屋及学生家中等场所给学生补课,也有在社会培训机构兼职从事学科类教学、文化补习;从补课效果看,学生往往得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反而造成他们的学习负担过重。

2.有偿补课现象对师德师风的危害。古人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些教师如此热衷于有偿补课,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一个“利”字。教师把自己的知识变成了商品,待价而沽,殊不知,建立在经济关系上的教育只会是一种倒退。有偿补课作为一种教育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对师德师风建设已造成许多负面影响,频频遭到人们的诟病。

(1)教师课堂教学的分心。不少教师由于将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之外的补习班上,而忽视了课堂上教学效果的提高。为了办好自己的补习班,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却马马虎虎,敷衍了事,造成部分学生学习困难,感到非常吃力,再加上有身边的同学参加老师的补习班,很多学生不得不向老师妥协,希冀在补习班中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长此以往,一些教师更是将补课作为工作的重心,而原本应是重中之重的课堂教学却受到冷落。

(2)教师职业道德的沦丧。教师职业道德,又称“教师道德”或“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必备的道德品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第五条明确规定“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有偿补课行为严重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失范,使得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神圣形象受到损害,与我们历来所倡导的师道尊严背道而驰。

(3)师生关系的渐行渐远。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培养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传统,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师生关系本质上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教师教的职责是培养学生成才,学生努力学习,期望学有所成,两者所要达成的目标一致,师生关系也应该是平等、民主、和谐的。然而,有偿补课却使得这种关系发生了质的改变,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商品化、功利化,学生变成消费者,教师成为卖方,将知识作为消费品,在利益的驱动下,师生关系这片原本纯净的天空受到了严重地污染。

3.有偿补课现象屡禁不止的成因。有偿补课不仅是一种教育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将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一方面社会对有偿补课责难不断,另一方面却屡禁不止,更多的家长送学生去参加有偿补课。它的存在可归结于以下几个成因:

(1)教育方面。一方面,应试教育带来的升学压力,“一考定终身”使得家长、学校、社会采取单一的评价方式,通过考试,以分数为唯一标准,使不少学生深感挫败。另一方面,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相对来说还很匮乏,特别是一些中小学存在的大班教学,想要每个学生都收到同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而补课就成为许多学生和家长想要提高学生成绩的唯一出路,这就是各种辅导机构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原因,也是中小学教师进行各种有偿补课的诱因。

(2)家长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收入的普遍提高,再加上正处于独生子女时代,家长对教育的重视也越来越明显,然而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却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这时选择有偿补课,渴望“勤能补拙”,在许多家长看来,有偿补课是一种合理的存在,“名师价更高”反而受到许多家长的追捧。

(3)教师方面。教师的工资待遇并不高,而与他们的工作事务繁琐、需要高度的责任感形成落差,多数教师不甘固守默默奉献、春蚕蜡烛的清贫形象,而通过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干起了“第二职业”,即有偿补课,往往补课的收入远远超过工资收入,这对教师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对于他们来说,多劳多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收获一定的回报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二、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

1.榜样的示范性。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教师的道德风范包括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为人师表、与时俱进等,“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教师只有从小事做起,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以孜孜不倦的耐心教育学生,以无私奉献的精神爱护学生,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做出示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自己的威信,学生才会愿意尊重并欣赏教师,信其道,乐其道。

2.影响的深远性。良好的师德师风不仅给学生做出了示范和榜样,同时也影响着整个教师队伍的道德精神面貌,引导广大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爱教乐教,终身从教,并营造整个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的良好氛围。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是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永恒课题,因为提高中小学教师道德修养不仅关系到中小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的实现,还关系到我国未来建设人才的培养质量,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甚至是国家的命脉和安危。

三、拒绝有偿补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温家宝总理曾对教师队伍提出三点期望:“充满爱心、忠诚事业;努力钻研、学为人师;以身作则、行为示范。”高尚的师德师风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的校风建设、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不容忽视。有偿补课现象由来已久,并将持续存在,要完全杜绝有偿补课的现象,需要各方面一起努力。

1.教师方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重视自身师德师风的建设。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刻谨记敬业爱校、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自己的职业规划作长远思量,不被眼前的利益蒙蔽双眼,而违背教师职业的初衷。以教师职业为荣,热爱每一位学生,真正做到有耐心、有爱心、有恒心。

自觉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身教重于言教,作为学生的榜样和表率,应以崇高的品格吸引学生,以高尚的情操感化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引导学生,使得学生乐于自觉向教师学习。同时,教师对待课堂教学也应一丝不苟,精心备课、认真讲课、耐心复习,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切实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尽可能地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学到更多、更扎实的知识,锻炼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校方面:加强领导,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机制。制定有效的政策导向机制,健全、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不仅要建立评选和表彰先进、师德模范制度,大力宣传师德模范的先进事迹,抓好典型示范和宣传教育,也要对违反师德师风的教师给予批评和处罚,加强监管力度,使得师德师风透明化,在阳光下健康成长。最重要的是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领导和组织,健全工作体系,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尤其是党员干部要做好带头的先锋模范作用,监督、管理中小学各项师德师风建设的工作顺利展开。规范补课,加强对有偿补课的治理,严禁有偿补课愈演愈烈。

3.社会方面: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正面引导家长和教师。一方面,素质教育推行了许多年,但教育评价的方式往往没有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以分数选拔人才还是唯一决定性的指标和依据。同样,社会也以学生的成绩来作为考核教师工作能力的标准和学校办学质量的凭据,这些情况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也只是一句空话。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历史和地域等因素,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还依然存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发挥优势学校的优势所在,有条件接纳更多的学生,辐射、影响更多的学校,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和扶持。

更重要的是,利用社会舆论多多宣传、弘扬优秀教师师德师风的正能量,积极引导学生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高效的学习意识,不迷信补课,对于违规家教和黑心辅导班自觉抵制,还学校一片净土。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陈永明,钟启泉.现代教师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杨燕华.对有偿补课现象的伦理反思——再谈我国的教师道德建设[J].学术论坛,2002,(6).

[3]熊明川.对“禁止有偿补课”的理性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0,(4).

[4]刘芬.论师德师风建设[J].科教导刊,2011,(1).

[5]黎平辉,郭文.社会转型期我国师德师风内涵的再界定[J].现代教育科学,2011,(2).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