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管理论文范文,教育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 投稿柏舟
  • 更新时间2015-09-06
  • 阅读量825次
  • 评分4
  • 89
  • 0

山东省沂源县鲁村镇徐家庄中心学校 崔宝卫 韩克敏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文章以此为理论依据,介绍了几种在教学实践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积极性;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0-0108-02

一、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以平常心走进课堂

新课程认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组织教学的重任,是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最基本的前提,因此,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对教学效果起着重要作用。一般情形下,什么样的教学态度就会引发什么样的教学行为。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有血有肉的学生,而教师也是如此。对于教师而言,有时候可能因某个问题或某些原因的影响而出现“情绪化”的现象,如果心情好,在课堂上就激情高涨;如果心情不好,在课堂上就情绪低落,甚至乱发脾气。这样大起大落的教学行为造成的后果可想而知,更谈不上什么教学效果。因此,教师站在讲台上,要把握好自己的情绪,正确对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平常心走入课堂,发挥好主导作用,不要情绪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把学生看做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不要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努力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就要准确、深入地了解学生状况,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出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案。例如,课堂中与学生眼神的交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发现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时,他的眼光是明亮的,眼神是雀跃的,此时,教师就要用鼓励的眼神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相反,如果学生没有跟上教学步伐,处于茫然无知的状态时,那么他的眼睛是无神的,眼光是呆滞的,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休息片刻,或者聊聊轻松的话题,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求正确对待后进生。教师应该努力寻找后进生的“闪光点”,尽量多一些建设性的鼓励,少一些破坏性的批评,这样,可促使后进生从麻木、自弃的心理中走出来。

三、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理念把学生看做是学习的主体,那么,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就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学习的积极参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水平状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创设符合和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去获取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合理的、多样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说的就是教学要有方法,但没有一种万能的方法,每一种方法都必须与教学实际相适应,否则,再好的方法也不能结出硕果。面对诸多的教学方法,必须有所选择。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立足实际,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为教学方法的创新指明了方向,使得教学方法更加丰富多彩。在繁多的教学方法中,创设问题情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提供学习材料和学习条件,引导学生能从这些情境中引出好奇点,引起疑惑或惊讶,以引发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释疑、解难过程的调控。

1.设疑,即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放手让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学生如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表明他们已在积极探索事物之间的关系,是积极思维的表现。通过设疑,培养学生追根问底,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对此,教师应给予高度地重视和积极地鼓励。

2.质疑,即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不满足于教师的讲解,对教师的讲解产生疑问时,教师应加以肯定和鼓励,不要忙于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应采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互相启发,触发思维,寻求正确的答案,从而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3.释疑,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疑难问题。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让学生把自己当作学习的主人,敢于举手发表与师生不同的意见,积极去探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富有创新、敢于实践、独立思考的精神。

四、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按照科学的规律进行学习,以最少的脑力与体力投入取得最大的成效。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他们的勤奋和智商的高低,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只要学生掌握了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就能取得很好的发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目前,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变化日新月异,如果学生没有学会学习,必将被社会淘汰,因此,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迫在眉睫,不仅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需要,也是形势发展的需要。

首先,教师要不断地改进教法,指导学法,把教与学的过程很好地统一起来。要通过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思路和方法的渗透,最终达到让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其次,要着眼于诱导,变学生“苦学”为“乐学”,诱导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与正确的学习动机,以及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昂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体验,保持旺盛的学习情绪和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第三,要着重于指导,变“学会”为“会学”。在教学中,教师要科学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帮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自主分析、解决新知识和新问题,提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志向,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志向是理想的初级状态,是个性发展的一种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志向,进行远大理想教育,能促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把当前的学习同社会的进步联系起来,同集体利益联系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形成长远的、间接的、高尚的社会性动机,产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及高度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自觉性。如今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衣食无忧,对自己的未来考虑不多,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了要求学生认真学习书本知识以及要求教师科学指导外,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指导学会如何做人,学会独立生活,教育学生做一名不怕困难,不服苦境,敢于迎难而上,自强自立的的好学生,以便将来获得更多的知识,造福人类。这样,学生有了奋斗的目标和动力,可为今后的学习积极性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日益迫切,只有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在自主探究及合作学习中实现思维的创新和能力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课堂教学的灵活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及教学艺术的科学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努力实现这一目标,从而达到教学相长。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