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管理论文范文,教育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生长———习作教学的朴实追求

  • 投稿简浅
  • 更新时间2015-09-06
  • 阅读量1024次
  • 评分4
  • 65
  • 0

要让学生在习作中“生长”得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教会习作的方法,形成一定的习作技能,这应是我们习作最朴实的追求。

一、开掘习作之“源”

“习作的外延即是生活的外延。”学生写作主要是写自己对生活的了解和感悟。学生生存的环境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他们以自己特有的视角,表述着自己对身边世界的认识、理解和看法。

我在指导学生习作时,经常带他们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走入日常生活,激发孩子们的习作灵感。比如,春节期间组织学生走上街头,沐浴在春联的世界里,赏读、积累、创写春联。继而,引导学生把本人所看、所想、所悟的内容写出来。这样,在交来的“作品”中,有的写赏读春联的韵味,有的写积累春联的乐趣,有的写创写春联的快感,还有的综合起来写序列作文,五彩纷呈,真实、感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习作的“源头活水”在哪里?就在学生多彩生活中,在教师引领学生感受生活之中。

二、积累习作之“材”

习作不能离开与生活的深刻对话,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才能“有米可炊”,才能激起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才能有精彩的美文。

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呢?

1.引导学生乐于观察

在习作之前,学生往往苦于没有内容可写。我常引领学生开展种种风趣的与作文实质相关的游戏,是以激起他们的写作兴致。比如,指导学生写《课堂上的笑声》时,我先出示几个词语:微笑、捧腹大笑、皮笑肉不笑,让学生分别进行表演,指导学生细致观察,并用语言描述“笑”的动作、神态及热烈场面。于是“微笑”被学生写成了美丽的天使;“捧腹大笑”被学生写成了可爱的“傻子”;“破笑肉不笑”成了阴险家伙的代名词。如此演出,不仅调动了孩子们写作的积极性,解决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题,还体验了成功,收获着自信,让孩子们悄然无声的完成经历、观察、成文。

2.培养学生勤于观察

激起儿童的乐趣,指导儿童在观察的基础上习作,就要着眼于造就儿童勤于观察的习惯。日出日落、风雨雷电都是观察的景象,巷头巷尾、操场公园都是观察的处所,商贩摊主、同学老师都是观察的对象。我时常和孩子们一起走出校园,深入到社会的每一隅去观察。指导他们坚持写简短的观察日记。特别是引领孩子分组以《我们班的男生们》、《我们班的女生》、《校园特写》、《老师的喜怒哀乐》、《家乡新变化》、《街头瞥一瞥》等为主题写“循环日记”,从而锻炼他们的持久的观察能力,使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随时观察、随心记录、随时积累习作素材的好习惯。

三、撩拨习作之“情”

“情动而辞发。”习作的本质始于感情的抒发。儿童习作,更是一种感情的自然流露。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可能“自鸣天籁”,才能以情感人。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儿童习作的最大动力是兴趣,兴趣又倾注着学生的积极情感。足见,培育儿童的兴趣爱好,就成了促使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的不竭动力。

1.激发兴趣

我充分利用实验活动这一载体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如:一次作文课,我提着一个啤酒瓶子走进了教室,学生都感到十分好奇。我突然向学生发出了挑战:谁能将瓶子吹倒?学生兴味盎然,摩拳擦掌。接着进行吹瓶大比拼。只见他们一个个卯足了劲,鼓着腮帮子,使劲的吹,可瓶子就是纹丝不动。这时,我将事先准备好的信封垫在瓶子底下,猛一吹,瓶子顺势倒下。学生在这一快乐活动中体验到了活动的快乐,感受到了智慧的力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写这次活动,肯定兴味盎然,一吐为快。我还经常向学生发问:踩瘪的乒乓球为什么放在热水中鼓了起来?盖上盖子的烛苗为什么会渐渐熄灭?雾霾怎样形成的?……这些问题激发了孩子们实验、探究的兴趣,继而形成了真实生动的习作。

2.巩固兴趣

儿童的兴趣持久力差。讲授时我们老师要关注儿童的需求,让写作的念头成为儿童的主体认识。成功的教育还归功于肯定的教育方法,他们期望在习作中得到肯定。有了赏识与认可,才会激发内驱力,保持习作积极性。我一直坚持组织学生写“循环作文”,主要将学生先分组,自主设计激发上进的组名,然后进行组内互评,组际共评,确定日冠军、周冠军、月冠军、学期总冠军,对优秀者给予表彰,创设你追我赶的浓郁写作氛围,让学生体验成功喜悦。

四、教会修改之“法”

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比起我们老师坐在板凳上一笔一画地改,重要得多。提升学生修改作文的本领,并非一日之功,要多鼓励、多引导。

一读:老舍曾说:“我写作中有一个诀窍,就是一篇文章写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反复地念给她人听,看念的通顺不?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由此足见大声“念”对修改作文是多么的重要。然而,我们平时在要求学生自改的时候,常常发现许多学生只会默读,从来不会自己读,更不愿意读给别人听。于是我就对学生说:你自己的文章如果你自己都不想读,你还希望谁会愿意去读?并要求学生一定要大声念自己的习作三遍:一遍念给自己听;一遍念给同桌听;最后一遍念给家人或好朋友听。诚然,念不是不动脑筋地读,而是要大声读,让自己的耳朵听见的读,用心的读。这样,草稿中许多的毛病都会一个接一个的冒出来:语句通不通顺,用词准不准确,前后逻辑关系强不强……都会在读中凸现出来。

二看:一看标点停顿。一篇文章首先应当做到的就是文通句顺,所以要引导学生多读,看语句是否通顺。标点符号也能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所以标点也应当在学生修改的范围之内。二看事例选择。文章是否精彩,就要看事例是否选择的贴切。典型、生动的例子要让主题“呼之欲出”,反之不合适的事例则会让文不对中心,无法凸显主题。

三换:就是把自己改好的习作和同学互换交替进行修改。我先让让学生自己修改习作,让他自己找出自己文章的不足之处,然后再小组之间进行交换修改,让别的同学找出文章中你认为优美或吸引你的地方,以及你认为你同学文章中存在的问题在你文章中是否存在。这样不仅有效的从修改中发现问题、改正问题,还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谁不想得到同伴的赞扬!

当然,修改最重要的是把“改”的优先权和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习得修改之“法”。

试想,学生拥有了“源”、“材”、“情”、“法”,在习作之中怎能不得到很好的“生长”!这不正是我们在教学生习作时所一直追求的么!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运平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