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管理论文范文,教育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析《流浪者之歌》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967次
  • 评分4
  • 72
  • 0

◆武汉音乐学院舞蹈系 刘金昌

【摘 要】林怀民所创作的众多舞蹈作品中,《流浪者之歌》显得有些“另类”,林怀民曾在接受《外滩画报》的记者采访中说过,“这支舞对于他和云门都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自此开始,他们的风格走向了‘收敛和内观’。”文章从创作、内容和形式方面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分析。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林怀民;云门舞集;流浪者之歌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6-0096-02

一、《流浪者之歌》的创作背景

这一作品被台湾媒体形容是“云门最安静的舞”,她的灵感源自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曼·赫塞的著作《流浪者之歌》以及林怀民的印度菩提伽耶之旅,全剧刻画的是求道者诚渴慕的流浪生涯。1994年,林怀民去了印度的菩提伽耶,在静坐于菩提树下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喜悦。返台以后,他让舞者们静坐修身静观自我,用不同于过去的舞蹈方式让舞者们潜入内心沉缓幽静的世界,探索另外一种舞蹈的可能。

二、《流浪者之歌》的风格演变

1994年林怀民前往印度佛教圣地菩提迦耶朝圣,体验到静坐的祥和,返台后编创了《流浪者之歌》,这是他发展近年来趋向东方沉缓肢体美学的重要转折。林怀民在“云门舞集”成立的37年来所创作的作品共计八十多个。每一个舞蹈作品都可以看出林怀民总是在不断寻求新颖的表现方式,并且可以看出其创作风格也是在不断改变的,可以说直到《流浪者之歌》这一舞评界以及林怀民本人都称为“最安静的舞”的作品产生以后,“云门舞集”舞蹈作品的风格,甚至可以说是林怀民的舞蹈创作风格才逐渐稳定下来。而林怀民创作风格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作品表现情绪由激进到平和的转变,作品表现内容由具象到抽象的转变,以及由于前两个转变所产生的观众群体由中国扩大到世界的转变。

三、《流浪者之歌》中所体现的艺术追求

1.舞蹈内容方面。《流浪者之歌》是林怀民对舞者身体的探究由“外在”转向“内行”,其创作风格由“动”转向“定”,发生根本变化的转型之作。舞者们不再炫耀外在的动作技巧,而是安静地屈膝跋涉于黄金稻谷形成的山川丘壑间,最后忘我地体验倾盆而下的米雨洗涤身心灵的狂喜。而求道人从头至尾闭目合十禅定于木柱下的身体景象,摆渡人专心致志地将满台的谷粒摆成螺旋状的身体仪式,也成了世界各地观众们记忆云门舞集的经典体验。不管外界的天旋地转,求道人与摆渡人直观本心,将自己置入一种混沌的天地之中,防空一切,不动也不变,任由生命的轻舟载着自己的皮肉之躯过千山万水,用一种坦白不加修饰的执着,带领观众以一种平和的静寂一直追求真我性灵满足的境地。运用林怀民曾经说过的话来评价这个作品,就是:“如果只能留下一个作品,我希望就是《流浪者之歌》,希望它在喧嚣的时代里继续给观众以安慰与宁静,像那穿过菩提叶隙斜斜照射的阳光。”

在《流浪者之歌》之中,值得注意的是作品当中从头到尾始终有位“求道人”闭目合十禅定于上场口前方的米柱下安静地以米净身。这是山上在编排过程中,林怀民通过静坐要求舞者潜入身体,内心沉缓幽静的眨界,探索另一种舞蹈的可能。于是,舞蹈的过程成为领悟身心一体,净化冥思的旅程。在此类舞蹈作品当中,清晰可感的是充满在舞者与舞者之间,以及整个剧场的“气”流动。九十年代,林怀民请来太极大师熊卫为舞者们教授太极导引。太极导引的基本功法是根据太极拳缠丝劲的原理,将拳术动作一一拆解,单独练习“经过由下而上由上而下左右交差的运动方式,让身体由外向内层层放松。”缠丝劲的原理,即缠丝的形态是类似螺旋的无尽头的运动形态,劲的发力源头是丹田。力亦要源于丹田,也就是所有一切的运动都要从丹田发力经过螺旋的运动线路传导到身体的任何一个关节甚至末梢。此外,太极导引的呼吸导引动作,强调身体一张一驰、一动一静之间循环不止、绵延不绝的精力流动,这种导气由内而外,左旋右转,如流水般运动的身体状态,彻底地改变了云门舞者运用身体的方法。

2.舞蹈形式方面。如果说京剧、昆曲赋予林怀民舞蹈动作以“韵”,那么太极拳则为林怀民舞蹈带来了“气”。在气、韵的层面上,那部几乎没有丝毫中国元素之踪影的《流浪者之歌》反而是林怀民运用中国元素的最高明的体现,即“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踏雪无痕,臻于化境。“云门舞集”这种中西结合内外兼修的训练体系,从而形成的独特的舞蹈语汇正是有着强大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甚至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支撑的,在此类舞蹈作品当中,清晰可见的是不同于过去的舞蹈方式。

《流浪者之歌》的特点在于:第一,作品篇幅较大,时长一般在80分钟左右,是近乎于舞剧的长度,但又不同于舞剧,不以说故事或表现某个鲜明人物形象为主体,有别于其他作品;第二,整个作品中场无幕间休息,一般由几个篇幅较大且形式不同的舞段有机结合而成,看似零散但各个离不开主题意象,犹如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第三,在艺术表现上,林怀民更钟情于采用象征的手法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而这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有时甚至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第四,在意象类舞蹈作品当中,林怀民运用的舞蹈语汇是唯一的、独特的,集玛莎·葛兰姆体系的现代舞、京剧、太极导引、静坐与拳术等训练为一身并融会贯通的“云门独创训练体系”,强调“内观”,即与自我对话,感受自身内在气韵,从而形动于外;第五,在林怀民的创作手法中较为常见,也是他本人强调最多的手法是“留白”及“虚空”,这是中国传统绘画书法和诗词中广泛运用的表现手法,更是中国传统美学当中不可缺少的概念,这再次体现了“中国符号”在林怀民创作中淋漓尽致的体现。

四、《流浪者之歌》的影响及地位

《流浪者之歌》被林怀民称为自己创作的分水岭,这部作品问世17年来“流浪”到了世界各地,从这部作品开始,他抛弃了用具体的人物、形象来限定创作空间的做法,进入完全自由的境界。“如果只留下一部作品,我希望是《流浪者之歌》”,林怀民说得非常动情。在此之前,林怀民的舞蹈强调和注重的技术,也就是以大脑命令身体作为一个工具来操作,而打那以后,林怀民更加讲究身体,通过吐纳调息来让身体和动作找到了一种和谐的状态, 是一种自然的表现,舞者在舞台上用心跟自己的身体进行对话,甚至他们全部都不会睁开眼 睛看观众,这样有趣的事情从来没有人尝试过,但林怀民做到了。

五、《流浪者之歌》的启示

《流浪者之歌》通过舞者们的肢体动作呈现的是求道之旅,由此岸向彼岸的旅程,集祭祀、膜拜、修为、朝圣等宗教仪式于一体。苦难的生命,朝圣之路就是生命之旅。求道缘自信仰渴慕是精神所需。而代价必定是肉体的痛苦。舞者压低身姿缓行慢舞,痉挛抽搐的舞姿,沉重的呻吟或者吐纳声,皆为呈现求道之旅的苦难。最终在那飞流直下的倾盆谷雨,带着巨大声响的壮观中,求道者得到光明,从痛苦中得到解脱。

在这一过程中,我明白了流浪者的终点是什么:是忘我、是解脱、是摆脱苦难、是走向光明,而我们要做的不是向那群衣衫褴褛的男女那样在物质中挣扎,而是像那个僧人一样追求精神,像那个耕耘者一样通过物质的劳作释放痛苦,这样我们才能得道、才能走向光明。

《流浪者之歌》作为林怀民所创作的众多作品中的一部集大成之作,我们却难以将其与林怀民之前的作品进行分类联系。在其八十多个作品中,有以台湾先民拓荒为主题及描述台湾历史的;有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为题材的;更多的是与中国传统文化古老哲学思想密切关系的作品,而《流浪者之歌》居于其中,就显得有些“另类”了,如果要将林怀民的作品进行分类,《流浪者之歌》居于前三种类别中的任何一类,都不适合。林怀民曾说过,“如果只能留下一个作品,我希望就是《流浪者之歌》”,且曾在接受《外滩画报》的记者采访中说过,“这支舞对于他和云门都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自此开始,他们的风格走向了收敛和内观。”本文通过梳理林怀民的舞蹈作品,探索其创作风格转变的缘由;对比林怀民之前的舞蹈作品,体现出编舞者的艺术追求;希望对我们创编中国现代舞带来的一定的启示。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郭勇健.论台湾舞蹈家林怀民舞蹈艺术的美学特色——中国的元素、生命的动作与纯粹的存在[J].厦门大学学报,2009,(5).

[2]刘晓真.把意义还给身体——阅读云门舞集《水月》[J].艺术评论,2004,(8)

[3]赵洁.论林怀民融汇中西文化创作舞蹈的美学思想[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

[4]田艺苗.静观·呼吸·包容·超越——观林怀民的《行草》[J].书城,2010,(2).

[5]张惟.林怀民意象类舞蹈作品研宄[D].中央民族大学,2011.

[6]袁禾.中国舞蹈意象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7]林怀民.做自己:云门舞集之路——林怀民在北京大学的演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2).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