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管理论文范文,教育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语文教学中教师辅助环节的“道、效”研究——曲靖市”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培养”课题组研究成果

  • 投稿王陶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781次
  • 评分4
  • 54
  • 0

钱义兵

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655000

1.开展教师辅助环节"道效"研究的必要性

由于语文长期的教与学都在讲、练、背、考等环节下不断重复,加上长期的教学积弊,我们看到语文教学仍然效率低下。就考试而言:教了的不会考,考了的教不会;就语文素养的提高而言:积累的多是一些空泛的概念,对人文修养的提升由于难以量化,在功利面前总是被弱化。学生花了时间却看不到收获,而有些没怎么在课堂进行投入的学生,有时却在考试中能获得好成绩,这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学生在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境况下也对语文教学效率产生了怀疑。这种怀疑自然又反过来危及到了现实语文课堂。本着学不学一个样的思想,语文课上真正听讲的也会越来越少。那么,如何把学生拉回到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成了语文界,特别是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尝试从教师辅助环节探讨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和"有道",让师生轻松高效地获得语文教与学的双重发展。

2."有效""有道"的涵义

在汉语词典中,是这样对"有效"进行解释的,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2012年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有效果"不是指所有的结果,而是专指最终所取得的好的结果、好的影响和好的作用。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说,有效主要是看活动对预期结果的实现程度,对活动的结果做出相应的判断后所做出的结论,是指活动的有效。只有在活动实施之后,实现了预期的目的,达到了预期的结果,这样才能称之为有效的活动,否则,就是无效的。由此看出,"有效"具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活动有结果。假若活动有结果,那么活动才可能是有效的;活动没有结果的话,那么就肯定是无效的活动。二是活动有效益。若活动取得了预期的结果,并且还是好的,那么活动就是有效的;若活动取得非预期的结果,还是不好的,那活动就肯定是无效的。但这种理解没有说明活动产出和活动结果间的关系,因此是不全面的。所以说,"有效"应可以理解为有效率,即相对于活动投入来说,活动的产出是尽可能大的。

"道"就是方法和措施。教学有道是教学有效的前提条件,教学有效是教学有道的最终目的。

2.教师辅助环节的"道"之要求体现在哪里

2.1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

教师进行课堂调控的一个策略是让学生肩负起遵守纪律、参与课堂学习的责任。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学识、人格修养、文化积淀等方面的优势去吸引学生,从而达到学生自我建构的目的,让他们意识到课堂上自己的角色责任,意识到遵守纪律是自己的事,也是对知识虔诚的最大表现。强调学生个人内在的思想、情感和需要,重视让学生主动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不是强迫学生改变行为,服从教师的指令;让学生意识到在课堂上的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到投入到学习中是自己现阶段的责任;让其自我控制和管理自己的行为,并逐渐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

2.2 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

与传统教学一样,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同样具有的对象是针对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广泛,接受新思想快,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不喜欢盲从与灌输。有效的调控,必须融传授知识、健全身心、发展能力、培养素养为一体,激发学生的热情与求知欲,为学生有效参与提供足够的时空,让所有让学生都有平等参与的机会。

看到一位老师在教学"《论语》选读"的课堂上,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儒家思想的个人体会,有一个学生提出孔子立"礼"的社会秩序是对千百年来人们思想的禁锢。对于他的讲话,有的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位老师没有直接从肯定或否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角度去评价,而是侧重于另外的方面,从比较古代和现代的社会关系,去解释的意思往往不同。最后,多数同学比较认同这八个字的总纲是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来阐释与规范复杂的人际关系。它的核心就是"无论是统治者、领导者或是平民百姓,无沦是长辈或是下辈,都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与身份、地位、职责相称的事情,尽自己的本分与责任"。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孔子深处封建社会的洪流中,不可能提出完全符合现代社会制度的理念,但他强调人人善尽职分,严格要求自己,构建和谐社会,格调不仅是积极的,而且也对我们生活的和谐关系有深远的影响。至于后来封建统治者利用他的影响来巩固自己的权力与地位,把它解释为下对上的绝对服从,所谓"君叫臣死,臣得不死;父令子亡,子不能不亡"的说法,是背离了《论语》的初衷的,我们完全应该摒弃它。

教学调控的中心不仅是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更应是有效地为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服务。要允许并且鼓励学生勇于提问与质疑,让猜想与想象成为习惯,努力激发教师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3 优化教学语言

语言水平的高低很多时候是语文能力的直接表现。教师良好的教学语言对教学是来说是最重要的媒介和手段,这对语文教师来说尤为重要。教师的语言应尽量避免毫无音调起伏,让学生听起来很平淡。教师语言要有趣味性、形象性等语言魅力。语文教师的语言或短小简洁明了,或机智幽默,或如排山倒海饱含深情,再加上恰当的体态语言,那么学生定有如沐春风之感,全都被吸引在教学过程之中而不能自拔。

优化教学语言要从基本的发音入手,对我们语文教师而言,发音已不成问题,最关键的是把自身情感调度得与文本感情一致。如果情感到位,那么想象学生自然会被之感染。同时有利于语文,尤其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3.营造和谐氛围

心理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当人们在心理和身体皆取得安全和舒适的条件下,人的创造性才能得到最大发挥。因此我们要注意自由开放心理机制的建立。教育学的研究亦显示,丰富的想象、联想的开展和创造性思维火花的迸发只有在人觉得轻松、自由的状态下才能进行的。由此观之,构建民主、宽松并让师生感到安全的教学环境是语文教学走向有效,进而使语文素养落到实处所必不可少的。不过,现实语文教学中,我们有许多教师还未认识到这样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所谓"师道尊严""学术霸权""知识权威"还严重笼罩在语文课堂,太多的条条框框禁锢了学生思维。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热情被压抑,主动构建语文知识体系的能力被消解,反过来也影响了老师的教学激情与教学效果。只有追求民主与平等的语文教学师生观,走向对话与合作的语文民主化之路才有了希望。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首先要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现在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民主意识大大提升,教学中教师应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过去教师常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到学生身上,学生只能被动的跟着教师走,忽视了学生自己的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宽容,教师对学生不要过于苛刻,给学生一定的自由,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课堂教学是互动、对话,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还是师生之间的心灵碰撞。其次善用赏识教育,教学过程是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学习中学生难免会出现错误,面对错误,教师要及时鼓励、诱导,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让学生敢说、敢想。教师对学生的言行做出正确的评价,并经常予以赞美,能引导学生主动思索,积极学习,师生之间就会产生一种和谐的气氛,建立起积极的、亲近的、平等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如教师经常鼓励学生:"你说得太好了"、"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读好"、"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再试试好吗"、"你很会思考""你很会活学活用""你找对了答题区域"……这些评价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感到一种满足,对学习产生驱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李旭娟.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

[2] 余银超.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