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管理论文范文,教育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着眼有效把脉教材

  • 投稿凡夫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751次
  • 评分4
  • 99
  • 0

文/胡建芳

【摘 要】如何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使教材发挥的作用最大化?是新课程改革中一线教师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是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基础上,以教学片断剖析为载体,结合教师对创造性处理教材的某些误解进行的一些理性思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教材;学生;创造性

处理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新课程实施以来,处理教材我们常常看到两个极端:一是“大动干戈”地处理教材,凡是教材的例题、习题一律改头换面,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创新,结果整堂课下来,根本就没有用到教材,教师煞费苦心换来的却是低效的课堂;二是一成不变,不管教材例题内容、呈现方式是否适合学生,一律全盘照搬,教教材,长期下来,学生学习兴趣丧失,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动力。

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而言,不管哪一部教材,不管编排得多么好,理念有多么先进,都不可能完全适用,所以教材也有需要改进、调整、补充、重组的地方。因此,我们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进行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从而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为学生建构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如何创造性处理教材,使课堂更有效?笔者结合教研活动中《平均分》一课中的两个例题(如下图)谈一点自己的思考,和各位同仁探讨。

一、动态解读教材整体目标,把握创造性处理教材的前提

解读教材时,教师必须有整体的教学观念,就是在解读每节特定的教材时,都能够将它放在整个数学知识体系中去分析解读。同时要有动态的观念,教材是以静态的形式呈现的,在静态的文字、图片后,蕴涵着丰富的信息,需要教师去挖掘,能用动态的眼光去审视教材,读出静态文本背后的信息。教材中包括哪些知识点,它在整个单元中处于什么地位,在整个学段中处于什么地位。不仅要了解手中教材的组织结构、涵盖内容、 编者有何意图等,而且还要兼顾前后,了解有关的“已学知识”和“后续知识”,即学生在学习新知前已学习过哪些与此相关的知识,学习这一知识为今后学习什么知识作准备,从而构建数学中的整体联系。这样处理教材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平均分》一课是建立于表内乘法和简单的分类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它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用除法解决问题以及将来学习分数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即能从分的结果(每份分的同样多)判断是否是平均分。难点是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可以一个一个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分。教材是执行课程标准、体现课改精神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要在充分理解教材和把握整体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处理教材,让教材尽可能大的发挥作用。

二、合理把握学生认知起点,保证创造性处理教材的底气

确定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其实也是追寻有效课堂教学的起点。起点太低,课堂教学费时低效,内容没有挑战性,学生学习就没有动力。如果起点太高,就会让学生望而生畏,难以达成教学目标。下面是笔者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某教师教学《平均分》一课的片段和思考。

【第一次教学尝试】

教师先是让学生分一分东西,把六个苹果分给两位同学可以怎么分?教师硬是让学生分出1、5,2、4,3、3,然后再让学生把几种方法分类,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继而揭示这种特殊的分法就是本节课要研究的平均分……

其实面对现在的学生这样的教学还有实效性吗?首先现在的学生根本不会有上面的分法,我私下调查了40名学生的分法,结果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把它分成3个、3个,学生从心底里已经认可了这种公平的分法,而我们的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还有别的分法吗?教师再从“0”开始,那么课堂效率势必大打折扣,所以用活教材必须考虑学生的认知起点。学生的认知各不相同,我们应以大部分学生的认知作为教学的起点,笔者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徐长青的讲座,他所提出的“三不讲”是值得借鉴的,“即不讲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能会的、不讲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创造性处理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在课前应该熟谙学情,把握认知起点。为此,我们对课做出了调整:

【第二次教学尝试】

1.直接导入,认识“平均分”

T: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平均分”,你觉得怎么样是平均分?

S1:平均分就是分得一样多。

S2:平均分就是每份的个数相同。

T:看来同学们对平均分都有一定的认识。你们判断一下下面哪些图形是平均分吗?

2.判断

T:按照你们的理解,你认为哪些是平均分?

T:他们为什么不是平均分?现在你是怎么理解平均分的?

S:每份分得同样多。

3.分一分

T:请你将这六支铅笔平均分一分。

(学生用小棒代替铅笔分一分)

展示分法:

T:为什么说它是平均分?(分成6份,每份里有一颗糖)他们都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4.小结

T:尽管方法那么多,但我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发现,那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把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称为平均分。

显然,片段2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起点,通过让学生说说“你觉得什么是平均分”?初步判断哪些图形是平均分,哪些不是平均分为什么?有效地找准了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这样从学生的实际引入,花很少的时间就让学生很好地掌握了平均分的本质—每份分的同样多。片段一把“平均分”这一简单的概念上的很复杂,相比片段一,片段二不仅更为有效,而且让学生也感受了数学的简单精炼。

三、关注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确立创造性处理教材的准绳

教的着眼点是为了不教,学的着力点在于自主、独立学习因此,教师要致力于教学生学会学习,重视结果的过程,更应该把握过程,让学生学会数学技能。如平均分中的例1要让学生从主题图中观察分析得出知识间的共性:即每份分的同样多,初步感悟什么是平均分,主要是从分的结果来定位是否是平均分。然后引导学生平均分一分六个苹果、四个苹果、三个苹果,进一步感受平均分,为学生今后学习分数作了铺垫。最后,可以利用变式练习巩固概念,如图中哪些是平均分,哪些不是,为什么?在对比中深化了概念的理解,然后让学生把不是平均分的图移一移、改一改变成平均分。这样层层深入注重了知识的过程体验,学生得到了可持续的发展,避免了过分依赖口诀进行平均分的不足。当初步达成教学目标后,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拓展环节:

T:(课件出示一张图片),同学们你们能将图中的糖果平均分成5份吗?

S:看不清一共有多少个。

T:是呀,老师也看不清。

老师只告诉你有五十几个,

但不知道具体数目,你们打算怎样平均分呢?

S1:我觉得可以先每堆少分几个,再每堆少分几个,一直这样分下去,但每次每堆分的数目必须一样多,最后当我们看清还有几个时,再将它们平均分一分就可以了。

T:你们觉得他这样分有道理吗?

S:有。

S2:因为不知道具体的个数,所以每堆分几个我们无法马上算。

S3:我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因为有五十几个分成五堆,可以将它看成五十个来分,先每堆分10个,再将剩下的个数平均分,这样既快又简单。

……

这样的教学,给学生一堆不知道具体数量的物品,让学生平均分,我们的学生能在估一估的基础上,先每份分一些,然后在将剩下的用口诀平均分,真正提高了分的能力。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特别要注重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的发展为中心,努力挖掘和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中品味创新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为其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理性扬弃教材内容方法,突破创造性处理教材的思维

大胆的创新设计需要我们敢于跳出教材所固定的圈子,让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播洒智慧与思维扩散的舞台。学无止境,教无止境。跳出教材教教材对新时期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能力,我们应该不断精进,不断否定自己,不断超越自己,借用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的—即不抛弃、不放弃、要扬弃,跳出教材而不脱离教材,把教材用活、用当。

例如人教版二年级《平均分》一课的难点是让学生学会平均分,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平均分》一课中,例2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平均分,掌握平均分的方法,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基本上都是让学生自己尝试将15各苹果平均分成5份,让后让学生汇报各自的方法,最后让学生说说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得出三五十五,所以每份放三个。这样的教学能否突破教学的难点,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仅仅这样教学,学生则根据此前学过的表内乘法中的知识,直接想到了每份数,分起来似乎很简单,可是体验分的过程很少,学生分东西的本领无法得到培养。

如何才能突破难点呢?我们要跳出教材教教材。可以将例2的教学做出这样的调整:(环节1)先让学生独立将15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然后汇报各自的方法。这里的方法主要有一个一个的分,两个两个的分,三个三个的分三种方法。然后引导让学生说说更喜欢哪种方法?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分的过程有一个更感性的认识:一个一个的分比较简单,但如果个数多的话就比较麻烦;三个三个的分—即用乘法口诀的方法最简单。这时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平均分的方法,可是仅有这样的体验是不充分的,所以可以在教材上增加一个环节:(环节2)请你用喜欢的方法将16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可以让他们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这是显然不能直接用乘法口诀来分。借此,我们再一次让学生体验平均分的过程:先一个一个分(或几个几个得分),最后剩下一个怎么办?让学生明白把剩下的一个平均“切”成5块,每个盘子一块;三个三个地分,最后剩下的也是一个,同样要把最后一个“平均”分成5块。这样的环节对于教材是一种突破,避免了学生过于依赖乘法口诀进行平均分的实际,不仅让他们感受了平均分的方法,也是对平均分含义的进一步深化,更为以后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和分数做了很好的铺垫。

总之,教材是专家的结晶,但它并不是金科玉律,我们对待它的态度是:不抛弃、不放弃、要扬弃,只有在“着眼有效”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我们的课堂才能更有效。也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数学教学内容的生命性,使“材”为特定的“人”所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卫星.例谈如何灵活处理小学数学教材.杭州:教学月刊出版社,2008年9月

[2]孔企平.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99-203

[3]周玉仁.论当前课改中的应用题教学.小学数学教师[J].2006(9)

[4]王深根.新课程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23-87

[5]张维忠.文化视野中的数学与数学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5-89

[6]斯苗儿.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3-97

[7]贾振东,胡桃根.在解读中提升和发展.小学数学教育[J].2010(10).5-7

(作者单位:浙江省萧山区衙前镇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