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管理论文范文,教育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莫为浮云遮望眼

  • 投稿Zoe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1057次
  • 评分4
  • 39
  • 0

文/徐 芬

出去参加教研活动,与语文同仁们聊聊,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逢文言文必精讲细讲,而现代文则少讲略讲甚至不讲。提及原因就是高考又不考,学生也不感兴趣,还不如多做点试卷来得实在。难道我们的课文就这样一无是处吗?难道我们的学生真不感兴趣吗?

近日教了《老王》一课,我感慨颇多,我想说:不要被高考这块“浮云”遮住了双眼,语文老师应该重视现代文教学,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让学生真正成为能思想的苇草。

初读《老王》这篇文章,学生觉得没意思,语言不美,又没有什么曲折的故事情节。这篇文章人教版教材还安排在初二年级,我本想提及一下就结束,一个学生笑称:“这么看不起我们呀。”于是,我改变了想法,着重和学生分析了“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一句,学生认为是杨绛对老王不够关心,连他死都不知道的自责,这个理解当然不错。

当我提出“那时杨绛一家是幸运的人吗?”这一问题时,学生愣了一下。当我用大屏幕呈现出杨绛一家在文革中所受的迫害时,学生沉默了。再次讨论这句话后,有学生主动站起来说:“幸和不幸都是相对的。老王的生活贫苦是不幸的,但他遇到真心待他、帮他的杨绛一家又是幸运的;杨绛一家在文革中的遭遇是不幸的,但遇到不排斥他们甚至还感恩他们的老王又是幸运的,他们看到了老王残疾身体中的一颗金子般的心。杨绛觉得他们一家的不幸和老王比起来算不了什么,反而为对老王的关心不够而惭愧,她的情怀让人敬佩。”这话讲完,教室里响起了掌声。

我又趁势引导学生,这个“愧怍”让我们看到了杨绛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平等意识、内省情怀、人道主义精神。社会总有幸者和不幸者,幸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帮助他们改善处境。我让学生举出几个事例来,他们马上想到了刘盛兰、何玥、高淑珍等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还有学生说到了特蕾莎修女……最后我用特蕾莎修女的“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爱做些小事”结束了这一课。

隔了两天,我看到有学生在读杨绛《我们仨》《干校六记》,还有一个在读钱钟书的《围城》。历史老师告诉我,学生让她讲讲“文化大革命”的事情……

我猛然发觉,这一课学生的收获远远不是几套试卷所能得到的。长期以来,在高考这根大棒的指挥下,在分数这条准绳的束缚下,语文老师只能抡起大刀,砍掉那些与高考看似无关的现代文,甘心沦为所谓的答题技巧的传授者,学生也无奈地成为了解题机器。功利教学充斥了菁菁校园,学生的火热的心、真挚的情被我们忽视了,本该澄澈明净的教育天空阴翳了。我们单纯地做了栽花匠,忘了我们还可以成为园艺师。我们被“浮云”遮蔽太久了,该拨开它了,现出我们的慧眼。重视现代文教学,用心挖掘课文的精华,当好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摆渡者,做学生灵魂的引路人,这才是语文教师的价值。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语文教材承载着实现这一目标的重任,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纽带,它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芳草地,它是学生通向成长的桥梁,它沟通起了多方对话,融汇了古今中外的思想。相较古诗文,现代文与学生的代沟更小,更容易亲密接触,更便于激起学生思想的火花。苏教版语文教材是按专题编排,如吟诵青春、设计未来、经典的力量、湖山沉思、审视传统、生命之歌……,注重突出选文的人文性和思想性,如《获得教养的途径》、《神的一滴》、《前方》、《品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些选文能够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不致于让学生成为高智商的野蛮人。

如果说小学阶段是人生的发芽时,初中阶段就是培育花苞期,高中阶段自然是鲜花怒放季。高中阶段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需要学生阅读有一定思想深度的作品,吸取利于思想道德成长的营养。同时这又是一个学习任务极重的阶段,学生从早到晚的时间都被安排满了,课外阅读对多数学生来说是件奢侈品,可望而不可及。阅读的首选就是教材,我们语文老师又有什么理由舍弃这些文质兼备的现代文呢?像《老王》这样看似浅易的文章,把握住关键句,多点导引,给学生一点自由空间,学生就会碰撞出无数的智慧,有着无穷的发现,收获精神食粮,教师会取得意料之外的惊喜。

惊喜还不止于此。重视现代文教学,用心挖掘语言文字的灵魂,吸引学生去品味思想的玉液琼浆,长期坚持下去,你会发现现代文教学与高考并不是平行线,它们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通过对《老王》的解读,我无意中给了学生一把钥匙,由表及里地分析人物形象,结合时代背景探究人物性格的形成,跳出文本分析作品蕴含的时代价值、文化内涵。这正好契合了江苏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的语文考试的几项能力要求:“欣赏作品的形象,鉴赏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底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从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每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上现代文阅读题占的份额是很重的,学生在主旨类题上失分较多,问及原因,多数回答文章看不大懂。如果教师能真正重视现代文教学,抓住教学的契机,走进文本,有意识地指引学生作些思考分析、提炼概括,又能跳出文本,启发学生联系比较,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学生又何愁看不懂,不会析?教材中的现代文是很好的例子,要用心对待。我相信,高考将不再是遮蔽望眼的浮云,它会成为装点教育晴空的白云,它能指引师生遨游人性的太空!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刘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