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管理论文范文,教育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以境导学,以境促学

  • 投稿刺猬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574次
  • 评分4
  • 99
  • 0

文/杨金银

人的思维过程就是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既是思维的起点,更是思维的动力。重视问题解决是各国和各地区化学课程目标的一个显著特点,化学课程标准把“问题解决”作为目标之一,而且把“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有“化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并强调让学生面对具体的情境“学”化学,在化学教学中应努力创设最佳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而问题情境的创设恰恰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一个直接有效的途径,它能够促进学生自由地、积极主动地去想象、思考和探索,解决实际问题、发现规律,并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体验到解决实际问题后的成就感,因此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用问题启发和引导学生,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对知识、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所以创设最佳的问题情境是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之一。

创设问题情境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技能,根据多次参加课改的培训、学习和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创设“问题情境”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诱发性原则 创设“问题情境”,所设问题应能使学生产生“悬念”,造就一种“愤,悱”情境,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寻找规律,从而深化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量力性原则 创设“问题情境”,必须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解疑的热情和达到巩固深化学生知识技能及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有价值的设疑可通过学生的积极探索和教师适时适当的引导来实现。

3.适当性原则 新课引入时,创设“问题情境”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启迪学生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课尾创设“问题情境”,能承上启下,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新的境界,激发学生求知欲,为下一步学习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课堂中间创设“问题情境”能调节课堂教学气氛,掀起学生认知高潮。适当性原则还要求教师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最佳时刻设疑并作适当启发诱导,能使学生从“疑无路”走向“又一村”。

4.层次性原则 创设“问题情境”,所设问题注意层次性,由易到难,逐步深入。这样,能降低学习的难度,理顺学生思路,排除思维障碍。激发学生解疑积极性。另外在学生解释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进行必要的提示,以使学生顺利地找到问题解决的关键,化难为易。

5.针对性原则 创设“问题情境”,要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和易混淆、易疏忽之处或典型的错解去设置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学生的困惑和补救知识缺陷。

6.熟境性原则 在不失科学性的前提下,可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日常生活和熟悉的情境,巧妙地结合化学问题去设置疑难,让学生在解疑求知的、和谐的学习气氛中“顿悟”出问题的关键,既加深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巩固,又使他们把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化学教学中,努力构建乐学情境,不但能保证学生高质量、高速度的学习,而且能培养良好的情感和意志的品质,通常可以创设以下类型的“问题情境”:

1.“选择困惑”型的问题情境

就是创设一种“问题情境”,有几种比较相似、迷惑性较大的答案供学生选择,一般来说学生知其所以然。在这种情境下,学生不得不认真对待面前的问题,展开积极的思考。例如,在讲授CO2气体的实验室制取装置时,就可以创设此种问题情境。

2.“矛盾对立”型的问题情境

就是创设一种“问题情境”,诱使学生对问题矛盾对立的两种结果,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两种预测,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和急切的求知欲望。然后,可让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各抒己见,展开辩论,进而最好用实验或事实材料来验证,以便学生进入急于想了解自己究竟为什么对或错的状态,使学生急于想知道究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如提出Cl2和SO2的漂白原理是否相同?有人说将二者混合后来漂白湿的红色布条,其效果要比单独使用好的多,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学生各抒己见,最后以实验验证,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3.“无所适从”型的问题情境

就是创设一种“问题情境”,使学生既感到明白,又好像陌生,不知究竟该从何处下手来解决问题,学生无所适从。这样容易激励学生非要将问题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如学习胶体知识时提出:不同型号的墨水不能混用,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学生在生活中遇到过,但不知道为什么,适时提出这个问题,对激励学生大有好处。经过老师点拨,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这样的问题对激活学生的思维大有益处。

4.“出乎预料”型的问题情境

就是创设一种问题情境,使学生普遍作出一种较为一致的并很自信的回答或预测,最后结果却出乎预料,从而使学生一下子全神贯注于“为什么会是这个结果”之中,进而产生一种“噢,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的满足感。

这种问题情境对于增进师生感情,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崇拜有独特作用,也常常会使课堂出现一些戏剧性的愉快气氛。例如,在通过一系列实验使学生对“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能够从盐溶液中置换后面的金属”这一规律深信不疑时,突然提出一个问题:钾、钠等金属能否把CuSO4溶液中的Cu置换出来,进而再实际予以演示,结果自然会大大出乎学生意料。

上述几种形式的问题情境中,一般来讲其中选择困惑型和无所适从型对学生诱惑性强、难度大,且需要经过比较艰苦的思考过程,才能正确解决问题。但这样的过程带给学生的也将是较高层次的成功愉悦感和思维锻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寓学于乐的情境,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地挖掘教材中的快乐因素,引趣激辩,搭桥铺路,突出智能训练,让学生主动积极,轻松自信,他们就一定会兴趣盎然,乐学爱学。

以上“问题情境”的创设在化学教学中应精心设计,合理组织,穿插运用,以达到理想效果。创设出最佳的“问题情境”则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汤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