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管理论文范文,教育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妙点切入,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和多学

  • 投稿空一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339次
  • 评分4
  • 44
  • 0

房卫华

随着“少教多学”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我们越来越明白:创造性地教、启发性地教、发展性地教,是学生有深度且有成效“多学”的关键。在教学中,更需要教师以学定教、顺学而教,突出教学内容的探究性、问题性和生活性,引导学生更广阔地和教学内容展开深层对话。阅读教学的有效切入,是课堂教学事半功倍的保证。不着痕迹的有效切入,让学生伴随着学习活动的开展,去感知文本的理趣和才情,在情感和人性的时空里,在哲思和诗意的世界中,一次次升华思想,发展思维,达到语文学习的高效和多学。

一、以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作为教学的切入妙点,激发多学

文题就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常常是作者思想的载体,教学中抓住了文章题目中的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由文题人手,那就等于找到了解读文章的抓手,使课堂的高效和多学成为可能。如教学《俗世奇人——泥人张》,教学切人点就可以根据题目中的“奇”字确定,围绕着“奇”字设计教学主问题:“泥人张”奇在何处?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并从文中找出他的奇特之处。而后师生可以通过品奇技、道奇事、赏奇语,最后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去体悟冯骥才海派天津卫语言运用的艺术。

二、以学生感兴趣的关键点为切入点,实现“乐学”

少教多学的核心是解决“少”和“多”的矛盾。如何少教,取决于学生:学生已学会的不教;教了也学不会的不教;学生缺少探究热情的不教。少教更是精教,有创意地教,而阅读教学中这份创意,完全来自教师对文本的独特解读,来自教学过程中的无痕切人。在教学《云南的歌会》这篇美文时,我以“快乐”为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切入,设计的主问题是:歌会,又称“赶坡”、“赶坳”等,是侗族等少数民族岁时风俗,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本文,看看参加歌会的都有准?谁又是歌会中最快乐的人?学生很快地找到了参加歌会的有:村里的妇女、男青年、赶马女孩子、阉鸡匠、箍桶匠、吹鼓手、戴胜鸟、云雀……这些唱歌的人都是最快乐的人。进而学生品味出:这样一群歌者,他们从事着卑微而艰辛的工作,但不影响他们快乐而歌,在歌唱中传承民族的智慧和文化血脉,以至于人在歌唱,鸟在歌唱,自然在歌唱,天地万物都在快乐地歌唱。“人生劳绩,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由于以“快乐”为切入点,经过思辨,学生从肤浅到深刻,从感性到理性,最终做到了和文本的深度对话和深层次思考,无形中实现“多学”之目的。

三、以疑点为教学的切入点,实现创造性地学

星新一的《喂一出来》中,一个情节颇为蹊跷,一场台风过后,什么都没有损毁,唯独村中的小庙被刮走了,而留下一个深不可测的奇妙的“洞”。我以这一疑点为切入点,设计教学:台风过后,村中的小庙被刮走了,其他什么都没有丝毫影响,那么庙的消失,如何理解?显然,庙是人们信仰的象征,代表着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庙消失了,信仰被颠覆了,道德感和责任感没有了,于是人的内心有了空洞,于是才有了形形色色的人在这个奇妙的洞面前的表演。商人唯利是图,学者无真知实学,记者热衷于炒作和关注无聊的问题,官员不作为,政府部门失职失察,最终世界成为恐怖的死亡之地。由于师生共同解决了“庙的消失”这一疑点,因而顺利实现了对文本的深层解读,提升了学生的认识,这一过程也引导学生去思考了生活,思辨了人生。

四、以文本的特质为切入点,展开有价值地学

《桥之美》的作者吴冠中是“法国文化艺术最高勋位”的获得者,是一位蜚声中外的画家。从审美的层面来看,《桥之美》是艺术家用“第三只眼”来观察世界,用文字来引领我们去感受生活中大桥、小桥的美,去感受这些建筑的灵性和生命张力。于是在教学《桥之美》时,我展开了另一层次的寻美之旅:课文除了桥之美的具体“三美”,还有很多绘画美的启示,那么现在让我们用发现美的眼睛,去捕捉作者笔下的绘画美吧!看看大家又有哪些新的发现?学生很快总结出:绘画是点线面的艺术,讲究点线面的结合;绘画的构图讲究疏密结合、刚柔结合;绘画时注意绘画主题和周围环境的统一和谐;绘画强调构图,绘画着眼于立意而不在于形式……之后,我有相机引导艺术是相同的,让学生将绘画美的启示扩展到写作中,学生相继得出如下启示:作文贵在立意,就像绘画着眼于立意一样;作文强调主题和素材的一致,如同绘画讲究绘画主体和周围环境和谐统一;作文是语言和情感以及思想的艺术,这和绘画是点线面的艺术一致……如此这样一文三品,次次滋味不同,境界逐渐拔高,实现了学生思维的螺旋式上升,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多学和高效。

薛法根老师说:“让学生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源泉,关键在于教师要树立起生活课程的意识。如果教师把教科书当做一个不可更改的景点,就会坐拥一棵大树,却放弃了整个森林。”是啊,只有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带着全新的创意和教师个性去科学地解读,才会使阅读教学常读常新,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个恰当的教学切入点,抓住文本的筋脉,教学自然就会纲举目张,最终达到事半功倍,从而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和多学。

(作者单位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藏经寺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