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管理论文范文,教育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语文课堂: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 投稿南木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590次
  • 评分4
  • 18
  • 0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剃头匠》教学反思

◎王珺芳

开学初,初中部教导处安排了,“初中各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实践”系列教学研讨活动,教研组在活动实施中,给我安排了一堂诊断课,我选了《剃头匠》一文。备课时,本着立足单元、多角度比较的考虑,计划在一堂课内完成这篇长达三千字的记叙文的教学任务,为教研组提供一个有效性课堂教学的范例。

《剃头匠》是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当代视线”中的一篇拓展阅读篇目。文章篇幅较长,教学中如果导读不当,就可能导致学生对文章理解不到位,并损失一次极好的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机会;如果耗时太多,又会导致教学进程拖沓,影响到教学进度计划的落实。备课时,我没有简单地把教材处理成一篇今昔对比的、怀念昔日剃头师傅的文章,而是从整个单元角度出发,把它作为单元话题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由回味单元话题着手,为有深度地挖掘文本的主题选择了一个极好的切人点,为完成教学任务打好了基础。

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既然单元话题是“当代视线”,那么阅读中我们应当能够看到当代社会的种种生活现象:《细菌的启示》中,小小细菌可能会威胁到我们的健康;《保修》中过分细致的售后服务,反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尽烦恼;《剃头匠》又叫我们看到了随着新型理发店的诞生,人们反倒越来越不方便了,剃头匠时代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也日益被金钱冲淡了。就是说,透过“当代视线”,我们看到社会进步了,但人们的幸福感却下降了,这究竟是为什么?请同学细读《剃头匠》一文,看你能否找到原因。

思考:1、作者笔下的剃头匠是些什么样的人?他们和今天的美发师傅有什么不同?2、如果把文章分为四层,具体内容是什么?参照老师的处理,初读课文。

从一至八段的叙述中,我们看到的是地位卑微的剃头匠们,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在技艺高超、待人和善的能人群体中成长的条件,这些剃头师傅,他们用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大人们的信赖,用善良朴实陪伴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他们的办法是:用剃头服务让大人们感受到做人的尊严,通过剃头服务,叫孩子们感受到自己是最聪明的人。这一点在一个孩子的成长中是何等可贵啊!

九至十二段,作者动情地叙述了剃头师傅们的生活情形——身为平民,互相尊重,身怀绝技,无怨无悔,尽心尽力地为人群做着他们力所能及韵事情,为自己年老的时候留下了值得回忆的怀旧内容。透过这些平静的叙述,我们看到的是作者作为一个文化人流露在字里行间的对这些剃头师傅们无限的同情和由衷的敬佩。

十三至十五段中,我们看到的是:剃头匠叶天士,给大家剃头时,不但态度好手艺精,还时不时地用自己的智慧义务地为乡邻们解除病痛。从叶天士遇到的两件麻烦事:做完医生的活反复洗手,害怕影响剃头服务;因剃头服务太周到,剃义务头还要挨打,我们感受到:剃头匠叶天士,是平民中的能人、好人,一个一心一意追求美的剃头师傅!

第十六至二十五段中,作者写下了对新型理发店的诸多不满:服务不热情、让人不轻松、服务不到位。既不经济又不安全。正是现代美发师唯利是图的冷淡,才叫人越发怀念昔日剃头师傅们热心细致周到的服务,怀念他们温和的态度、精湛的技术、讲究职业道德的操行。

从对文章内容的回顾可以看到,作者笔下的剃头匠们确实是和今天的理发师不能够相提并论的手艺人。作为劳动者,他们智慧超人、手艺超人、胸怀容人、懂得爱人,是平民阶层中真正的能人。

昔日的剃头匠,是平民阶层的代表,是善的启蒙者、美的维护者、纯朴敦厚的传统民风的传播者!

《剃头匠》一文,作者用朴实鲜活的语言,再现了昔日中国大地上的工匠们精湛的手艺、热情周全的服务、宽厚待人的品质,以及脚踏实地、勤劳朴素的生活情形。而这些,恰恰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统中最为优良民风的积淀,也正是当代社会显而易见的缺憾。

作者在叙述剃头师傅们的故事时,那委婉含蓄的文风中所流露的对他人的理解、宽容和尊重,也恰恰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崇尚的做人风格。

纵观全文,从作者满怀深情的叙述中,我们看到,在剃头师傅们生活的时代,物质生活虽然简朴,生活条件尽管简陋,但是昔日的剃头师傅却能把最优质的服务提供给大家。他们在一、两毛钱的收费状况下,不仅能给孩子们细致周到的剃头服务,还叫孩子们从朴素的生活中懂是非、明善恶,为生活在平民阶层清贫生活中的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天地和丰厚的成长土壤。叶天士虽然只是一介平民,但他身上却有着很多令人永远怀念的优秀品质。今天,尽管社会发展了,物质丰富了,挣钱渠道多了,但人们心中的遗憾也越来越多了,原因大概是生活中遭遇“美利坚”的概率太高,离剃头匠时代的淳朴民风渐远!

在我看来,作者笔下的《剃头匠》,当之无愧是一曲唱给平民阶层的赞歌,更是一支对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的颂歌,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民间艺人精湛的技艺、宽厚待人的品格、执着的职业操守。它也带领我们品味了剃头匠时代中国平民身上的朴素光华、中国传统文化中温良敦厚的民族风情。因此,只有细心品味,静心研读,才能感受到作者心中对传统美德的崇尚、对传统民风的渴望、对剃头匠时代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的怀念,也才能充分利用文本中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对学生进行最为有效的人格教育、人文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

(作者单位 甘肃省酒泉市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