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管理论文范文,教育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聆听,架起音乐与心灵之问的桥梁

  • 投稿戒了
  • 更新时间2017-06-06
  • 阅读量990次
  • 评分4
  • 79
  • 0
【提要】聆听是学习音乐的主要方式,而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聆听的时间却不是很充分,学生也无心去聆听。所以,培养学生的聆听兴趣,打开学生音乐学习的心门,迫在眉睫。我们要给予学生时间,带领他们走进音乐,让他们在音乐的世界中成长。

【关键词】小学音乐聆听兴趣时间

音乐,需要聆听,用心的倾听才能获得音乐教学的成功。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而审美情趣的获得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要充当好学生的引导者。聆听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非凡,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聆听的时间,让他们沉浸在倾听的精神愉悦中,培养聆听兴趣。

一、以趣为引,构筑心灵之桥

小学生的兴趣激发需要立足其心理特点,不能盲目选择一些无效的教学策略,更不能随意地将音乐推给稚嫩的学生。多媒体动画、故事、实物展示等都可以作为培养学生倾听兴趣的途径。.例如在《七子之歌》的教学过程中,我就将聆听兴趣的培养作为了教学的主要内容。这首歌曲中蕴含着一个赤子远离故土、渴望回归的强烈爱国热情,但是小学生可能体会不到,于是我为大家讲述了《妈妈,再爱我一次》电影中的故事,孩子们在我的讲述中潸潸落泪,他们被那种母子情感深深地打动了。在这样的情感基础上,我又讲述了澳门离开故土的背景,音乐在学生的心灵中成为了一个情感的外显,对于倾听这首歌曲产生了强烈的欲望,甚至有的学生在听完两次后就会跟唱,课堂效果非常明显。趣味永远都是学习的基本保障,对于聆听音乐而言,培养学生倾听的兴趣是打开他们音乐心门的金钥匙,教师要不吝啬自己的聪明才智,竭尽自己所能去为学生的聆听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以闲为路,空出自主时光

聆听,需要时间,而这时间的获得也是教师给予的,课堂节奏的快慢把握完全掌握在教师的手里,所以我们常说,教师是课堂这部剧的导演。角色如何进行演绎,全靠导演的安排,当然我们也要重视角色自身发挥的因素,他们会在自己的角色扮演中有着自我独创性的发现。教师要给予学生闲下来的时间,让他们在欣赏音乐的时候能够做到任情恣肆,可以在倾听中毫无顾虑地投入自己的情感。

例如在《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这首歌的欣赏过程中,我就依据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去充分聆听,给予学生这样的机会,也是我开展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辅助力量,只有不断地聆听,学生了解了歌词的大意,在歌词的引导和音乐的情感熏陶中,对于歌曲的看法才会更加独特。有的同学想象出了在一堆篝火旁的温馨画面;有的同学听出了故事中的悲欢离合;还有的同学想到了自己妈妈温暖的怀抱……如果学生只听一遍歌曲,很可能无法感受到这样深刻的情感,因为他们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学生思考的空间是需要教师给予充分保障的。课堂时间的分配要立足于学生的聆听基础,有的时候学生一遍听不懂,我们可以让其两遍甚至三遍地反复倾听,不要吝啬那些自己设置好的教学进度,也不要将自己的教学思想固化,只有灵活地掌握课堂学习时间,才会有高效率的课堂教学。

三、以思为方,化解盲目难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音乐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故而,思考是课堂中的必备品,在聆听中同样需要学生去思考。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在学生聆听的时候,可以适当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去倾听。教师设置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散。例如在《月光下的凤尾竹》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去聆听。这首歌曲中饱含着纯洁而又真挚的情感,在舒缓的音乐享受中我们可以得到一种心灵的净化和洗礼。学生在倾听的时候,我建议大家闭上眼睛去思考:这首歌曲可以使你想象到怎样的一个画面?你是否喜欢置身于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们第一次倾听完后,大家一起交流感受,有的学生想到了月夜下,美丽的凤尾竹散发着幽香,还有的同学想到了那个静谧的夜晚,我们一起互诉心事……种种美好的感受随着音乐一起流淌,在交流后我们再次聆听,仿佛有一种回味无穷之感,学生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思考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倾听中同样有效。每一个音乐作品的背后都有着令人回味的情感,这些情感的挖掘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必要的思考空间,尤其是在聆听的时候,要做到真切的投入,离不开学生的自主性思考。只有学生自主聆听的效率提升了,他们的思想情趣才能得到提升。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倾听,让他们懂得自己是音乐的主人,为他们创造倾听的机会,调动他们聆听音乐的主动性,这将是音乐教学的本质回归,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冯丹.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聆听习惯的培养策略[I].江苏教育.2013(21)

[2]陈金弟.音乐欣赏教学——聆听音乐Ⅱ】中国校外教育.2010(15)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刘浩小学)